作者|钱志良
身份证号|
2019年,法国国民议会通过法案,禁止幼儿园、小学和初中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
孩子对手机的依赖和成瘾似乎是全世界家长和老师面临的共同问题。
家长的“难”体现在我们很难像学校那样明确禁止孩子使用手机,因为你会发现:
有时候,父母越是禁止某件事,孩子就越会去做。
盲目禁止孩子玩手机
这变成了一场权力斗争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对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不”、“不要”。 然而,很少有孩子能够遵守命令和禁令。
有些孩子只是做父母禁止的事情。 如果你说不,他们就会越来越多,像个叛逆的小恶魔一样。
例如,这样的对话:
妈妈:“从明天开始你不能玩手机了!”
孩子:“我不要!”
妈妈:“别没用,我是你妈妈,我说了算!”
第二天,手机还在他手里。
结果,父母和孩子陷入了权力斗争。 妈妈想:“你一定要听我的!” 孩子想:“我也有独立的权利!”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认为:
每当父母命令或强迫孩子做某事时,就会发生权力斗争。
这种对抗通常发生在个性较强的孩子之间。
许多父母凭着天然的权威,简单粗暴地要求孩子服从、配合。 然而,随着孩子逐渐长大,这种方法的效果就越来越差。
因为孩子也是有独立人格、有自己需求的个体。 为了反抗你,他们会拖延、哭泣、不合作。
这些权力斗争发生得越多,孩子们就越容易叛逆。
因此,当你过度禁止孩子玩手机时,孩子往往会坚持玩。 本质并不是因为手机的诱惑太大,而是孩子不想屈服于你。
盲目禁止孩子玩手机
反而变成了一种诱惑
我曾听一位母亲抱怨:最近她10岁的儿子放学回家,坐在沙发上玩手机。
我叫他做作业,吃饭。 我给他打了好几次电话,他总是说: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有一次,母亲气得把孩子的手机抢过去,当着孩子的面摔得粉碎。
孩子被妈妈吓坏了,好几天都不敢要手机。 然而一周后,孩子还是找到了玩手机的方法。
他妈妈不让他玩,他就偷偷地玩。
有一次,我什至把同学的手机拿回家,晚上躺在床上玩。
这位妈妈的经历是很多家长都熟悉的。 大人没收、扔东西、监控,孩子们对手机的兴趣却没有丝毫减弱,反而愈演愈烈。
心理学上有一个术语叫“禁果效应”,意思是:
越是被禁止的事情,人们就越是好奇; 越是得不到的东西,他们就越想要。
当孩子因为外力而被迫回避某些事物时,他就会对这些事物变得更加好奇。
例如,如果你把巧克力放在高柜子里,不让孩子吃,孩子就会更想吃。 这种禁令成为另一种形式的“食欲伤害”。
手机也是如此。 你越禁止它们,就越会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和关注。 他们会千方百计地把手机拿到手,争分夺秒地把玩,对手机的渴望也会越来越深。
这就是所谓“忍不住不做”、“越禁越做”。
想让孩子彻底远离手机
不实用
孩子们对手机的好奇心并不能因为简单的禁止而被浇灭。
如果所有的禁令都有效的话,教育就不会那么困难了。
在当今时代,完全禁止儿童接触电视、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并不现实。
即使学校禁止或家庭禁止,孩子仍然可能从朋友和同学那里接触到它。 我们不能保证孩子在学习生涯中完全不会接触手机。
不仅如此,我们的世界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技术进步的速度令人惊叹。 今天,如果你严防手机,家长们还能防备下一个智能产品吗?
电子产品确实是拥挤多于稀疏。
我们能做的就是防沉迷,让孩子合理分配玩手机和学习的时间,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是关键。
毕竟手机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 它给孩子们的生活增加了很多便利,孩子们通过手机获取的信息也不全是坏事。
预防手机成瘾的关键是
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如果你问你的孩子为什么沉迷于手机怎么办?
大多数家长认为这是孩子自控力的问题,或者把所有的责任都归咎于手机。
事实上,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手机上的世界之所以吸引孩子,往往是因为他们的很多需求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满足。
以游戏为例。 游戏比成人更懂孩子的心,提供过关奖励,对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积极及时的反馈;
游戏中也有很多朋友。 当你拿起手机,他们就能立刻回复你,你所有的委屈和压抑都可以在游戏中得到释放。
这种成就感是他们在家里无法体验到的。
有些孩子想逃避现实的压力。
我曾经看到一组数据表明,在稳定的家庭中,孩子沉迷手机的风险较低。
相反,家庭越是动荡,比如父母离婚、单亲家庭、家庭氛围压抑等,就会加剧孩子对游戏的沉迷。
简单来说,如果孩子经常感到孤独、沮丧、挫败,他们就会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寻求安慰。
孩子沉迷手机只是一个表象,背后还有很多复杂不易察觉的原因。
我们总是尽力改变这样的孩子。 其实,最需要改变的是我们和孩子的关系。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小学生及家长网络游戏认知与态度研究》报告。 报告显示:
孩子沉迷游戏与亲子关系密切相关。 亲子关系越差,孩子就越容易沉迷网络游戏。
相反,父母与孩子越亲近、越关心孩子,孩子就越不可能沉迷于网络游戏。
在不好的亲子关系中,很多小事都会导致孩子逃避甚至逆反,进而在手机上寻找快乐。
电子产品带来的感官刺激确实会深深吸引孩子。
但家长能否及时将孩子从屏幕中“拯救”出来,就考验着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信任。
当你们的关系出现问题时,你的孩子将不再信任你的教育。
禁止使用手机,在孩子眼里就是你的暴政,你对他的压制,你只许国家官员放火不许人点灯的暴政,孩子不认为你是为了他自己好的。
有了这个认识,任何推理都是徒劳的。
想要彻底预防手机成瘾,家长首先要从家庭环境和亲子关系入手。
改变我们与孩子沟通的态度,改变我们陪伴孩子的方式,用爱来填补孩子内心的空虚。
辅以合理引导,手机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至于如何引导,我给大家提四点建议:
首先,和孩子讨论一下使用手机的规则:
比如,家长和孩子约定每天玩手机的时间并严格遵守; 手机不能带到学校; 吃饭、睡觉、走路等时不能使用手机;
其次,扩大孩子的接触面,培养一些健康的兴趣和爱好,让孩子发现比手机更有趣的东西。
第三,多花时间陪伴孩子,让亲子时间取代屏幕时间。
第四,不要树立坏榜样。 让孩子远离手机游戏的最佳方法之一是成年人树立好榜样。
在孩子面前,即使你再宽容,也应该少玩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