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第二代支付系统技术介绍

2024-03-12
来源:网络整理

中国人民银行清算中心第二代支付系统技术引进与开发中心 内容 中国人民银行清算中心概述 中国人民银行清算中心 清算中心报文标准中国人民银行清算中心不采用国际标准。 中国人民银行综合清算中心注重数据分析和信息挖掘。 中国人民银行总清算中心支付系统发展安全标准化、智能化中国人民银行总清算中心序言第二代节点部署示意图如下:PMTS- -(第一代大额、小额)PMTS-(第二代大额、小额)-(一代--MBFE 中国人民银行清算中心建设风险可控:需充分消化一代支付系统的成功经验;要保证所选技术必须成熟、可靠、有前景,并在国内外同类关键业务系统中得到成功应用;体现了二代支付的先进性-代支付系统:需要优化系统架构,完善系统功能,完善运维管理,方便运维,提高处理效率; 需要以一定的前瞻性结合未来几年的技术和业务发展趋势,以适应支付清算业务未来的发展和创新需求; 统筹规划:借鉴和吸收其他系统建设经验,各个应用系统的建设要统筹考虑,避免资源浪费。

中国人民银行总清算中心国际业务标准 中国人民银行总清算中心 内容概述 中国人民银行总清算中心 10 应用系统设计:设计思路 子系统衔接原则 结构 商业银行 TCBS 清算组织国债支付消息传输平台 大额支付系统 小额支付系统 网上支付 银行间清算系统 清算账户管理系统 公共管理系统 消息传输与业务处理分离 中国人民银行清算中心 12 项应用系统设计:应用功能分布 参与者业务管理子系统(互联参与者) 中国人民银行清算中心13应用系统设计:支付消息传输平台热备 HA热备....--MBFE业务系统 PMTS-NPC行内系统 第二代PMTS-----MBFE 银行内系统 第二代银行内系统 第二代 PMTS-CCPC 参与者 PMTS-MBFE 银行内系统 第一代 MBFE 银行内系统 第一代中国人民银行清算中心 14应用系统设计:支付消息传输平台高可用 15 中国人民银行清算中心应用系统设计:支付消息传输平台支持横向扩展部署。 单台服务器宕机不会影响消息传输平台的持续运行。 传递的消息同时存储在本地和远程。 ,确保灾难情况下支付消息传输平台业务数据的完整性。 支持水平集群部署。 同一接入点的消息传输平台接入服务器可以并行工作。 单个服务器的故障不会影响其他接入点。 服务器的持续运行支持AIX和操作系统、MQ和TLQ中间件。 中国人民银行清算中心1616应用系统设计:第一代参与者兼容策略。 第二代支付交换机上线后,第一代支付系统参与者无需修改内部系统。 通过原有的MBFE,可以接入二代支付系统,办理原有第一代支付系统的相关业务; 对于已按照第二代支付系统互联规范完成改造的参与者,支持通过第二代PMTS-MBFE接入第二代支付系统并同时办理。 第一代、第二代相关业务; 支付系统NPC和CCPC不负责消息格式转换。 第二代参与者需要根据其交易对手银行可以接受的消息类型选择发送第一代或第二代消息。

注:第一代业务标准采用CMT/PKG格式消息; 第二代业务标准使用XML格式的消息(其中一些是标准采集消息)。 17 中国人民银行综合清算中心应用系统设计:与第一代支付系统的主要变化。 业务处理分为业务处理子系统(包括大额、小额、网银)和账务处理子系统: 为支付系统业务人员提供服务 单一入口,各业务系统可单独操作、监控和管理用户身份认证后根据其授权; 随时了解系统运行状态,提前发现系统故障或异常,有助于提高运维水平; 通过消息传输平台可以支持参与者灵活的接入需求,降低前端机的复杂度和维护难度; 建设参与者业务管理系统,支持中小参与者特别是农村金融机构的低成本接入、业务收发和业务管理。 18 中国人民银行综合清算中心数据管理设计:设计思路是根据数据的重要程度进行差异化存储和保护。 关键数据应集中在NPC; 注重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可用性,统一数据的定义、变更等管理; 建立有效的数据备份和归档机制。 中国人民银行总清算中心数据管理设计:数据生命周期管理PMTS-----DB日志日志在线数据(存储周期30天)数据镜像(存储周期30天)CDC查询库批量采集与归档数据永久存储 统计分析库事实表永久保存业务监控库(保存2天) 属地业务数据主机交易系统信息系统 19 中国人民银行清算中心 20 数据管理设计:字符集和数据编码更好地适应国际化标准并适应第二代支付系统的国际化趋势。 第二代支付系统的数据交换和存储格式统一采用UTF-8编码。 UTF-8 是最常用的可变长度字符编码。 它可以根据不同的符号自动选择编码。 长度。

在UTF-8中,字符被编码为8位序列,使用一个或多个字节来表示一个字符。 UTF-8编码集包含了世界各国需要使用的字符,字符集庞大。 也是国际上通用的编码方式,几乎所有系统软件都支持,通用性很强。 UTF-8编码的文本可以在各个支持UTF8字符集的国家的浏览器上显示,无需下载IE的中文支持。 21 中国人民银行总清算中心数据管理设计:建立查询库,减少业务随着第一代支付系统的重大变化而进行的管理、查询、监控、统计等对交易的影响系统; 建立统一的数据归档和检索平台,为未来支付信息的再处理和再利用提供基础设施和技术条件。 字符集、数据编码和消息标准支持国际标准。 NPC拥有完整的业务数据。 CNCC CNCC CNCC CNCC CNCC 22.计算机部署方案的基本思想借鉴了第一代支付系统的成功经验。 基于应用系统设计和数据分布设计的成果,通过区分计算资源、在线交易系统的核心处理逻辑(如净额、记账)和关键业务数据(包括清算账户信息、参与者交换的消息信息、等)部署在主机平台上,而计算复杂、消耗CPU资源高的处理将部署在主机平台上。 将XML消息解析、业务流程控制、业务数据验证等逻辑部署在开放平台上,实现在线交易系统数据集中和应用分发的混合平台架构。

统计分析等子系统的应用程序和数据均部署在开放平台上。 实施时遵循以下原则: (1)网上交易系统所依赖的业务数据集中存储在主机平台上。 (2)所有对主机平台数据库的修改操作均应通过主机核心应用服务完成。 分布式平台业务系统通过IPIC一级方式访问主机上对应的子系统核心服务,完成数据更新操作。 (3)开放平台可以通过数据库客户端访问主机数据,但仅限于只读操作。 中国人民银行清算中心 CNCC CNCC CNCC CNCC CNCC 23 主机上的会计业务处理子系统和各业务处理核心服务层基于成熟的 CICS 交易管理器和 DB2 数据库来维护和管理各自的业务数据主机平台 存储SAPS会计数据、特殊业务数据、小额业务数据、网银业务数据、大额业务数据、公共管理(含计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