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公司拟赴创业板IPO:聚合支付第一股冲刺IPO

2024-03-12
来源:网络整理

“收钱……五点五块钱。” 很多人在买完早餐后扫二维码支付时,都听到过商家小音箱里传来的这种支付语音提示,而这个语音中的“收钱”将是抢先抢购的聚合支付股。首次公开募股。

2020年12月30日,据上海监管局官网消息,中金公司发布了关于上海搜前霸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搜前霸”)的辅导及备案情况报告。 公告显示,中金公司于2020年12月与书钱吧签署上市辅导协议,并于当月开始项目辅导。

作为聚合支付龙头企业,水钱吧的上市辅导也意味着第四方支付规模已发展到一定阶段。 尽管聚合支付的风险问题一直被市场诟病,但有业内人士向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表示,虽然有商业前景,但聚合支付领域也将迎来更多竞争。 “对于小微商户来说,这是最方便的,但很多银行已经开始这么做了,这些所谓的聚合支付平台的市场可能会更小。”

计划创业板IPO

公告显示,2020年12月,中金公司与搜千霸签署了《上海搜千霸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辅导对象)与中国国际金融公司(作为辅导机构)关于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的协议》。 ” 股票及A股上市辅导协议(A股)。 该项目咨询将于2020年12月开始。

从公告披露的辅导内容来看,中金公司对搜钱霸的上市辅导主要包括十一个方面,包括系统的法律知识以及对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有5%股份的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培训等。 证券市场知识培训。

此外,公司的主营业务、独立经营、内部决策和控制体系也有相关培训要求。 例如,督促公司按照有关规定初步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公司治理基础,鼓励接受辅导人员增强法律观念和诚信意识; 对公司设立、改制和重组、股权设置和转让、增资扩股、资产评估等进行审核。 、验资等方面是否合法有效,产权关系是否清晰,股权结构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等。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作为聚合支付机构中的龙头企业, 是第三方支付平台服务的拓展。 “第三方支付是银行和商户之间的支付,而第四方支付是中介。 第三方支付与商户之间不存在支付牌照限制。”

或支付第一份额进行聚合

树千霸成立于2013年6月14日,注册资本1万元。 于2020年12月15日全面变更为股份制公司。

从主营业务来看,手前霸作为数字化门店综合服务商,为商户提供智能门店系统、营销推广服务、基于移动聚合的共享充电宝等智能化、综合化、多元化的增值服务。支付服务。 服务。

目前,该收钱酒吧的实际控制人为陈浩。 从个人履历来看,70后的陈浩已经从事支付领域多年。 陈浩曾就职于拉卡拉(30.770, 0.02, 0.07%)支付有限公司、上海卡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卡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海南银联商务有限公司分支。 2014年5月起担任书前坝总经理; 2015年5月起担任书千霸董事长。

从股东角度来看,持有书千霸5%以上股份的股东为陈浩、上海奥蒂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杭州中金丰泰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北京考拉昆珞互联网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有限合伙)、上海德天股权投资基金中心(有限合伙)。

据双千把官网显示,截至2020年7月,双千把在全国近40个城市设有分支机构; 同年11月,双千吧日交易量近3200万笔,服务商户超过400万,产品覆盖全国660个城市。

作为聚合支付龙头企业,水钱吧的上市辅导也意味着其作为第四方支付公司的规模已达到一定阶段。

聚合支付成“紧缩魔咒”

聚合支付实际上聚合了第三方支付、银行等多种支付渠道接口。 也称为第四方支付。 它基于第三方,基于第三方支付渠道为收款人提供资金。 结算的支付模式。

近年来,随着社会零售消费的扩大和支付领域的发展等因素,聚合支付行业逐渐加速发展。 据易观发布的《2019中国聚合支付市场专题分析》显示,2018年以来,聚合支付相关投资已有10余起,金额超过15亿元。 产业规模已从2014年的1000亿元增长到2019年预计将达到40万亿元。

然而,聚合支付的风险问题却常常被诟病。 由于没有资金的直接结算和清算,因此不需要支付牌照。 但总体支付仍与金融支付密切相关。 虽然不直接触及资金,但仍有少数企业涉嫌违反“二次清算”规定。

“二次清算”是指未获得央行支付业务许可的单位或个人在持牌收单机构支持下实际从事支付业务和资金清算的模式。 例如,是指具有清算结算资质的机构向网络上的商户结算资金后,商户再将资金清算结算给下游子商户。

一些支付机构从业人员告诉记者,不具备清算结算资质的商户收到资金后,可能不会将资金结算给下游商户,或者挪用下游商户的资金,很容易造成子商户的资金被非法占用。 。 “子商户还可能陷入无法追收债务的困境,还可能导致洗钱、套现等违法行为。”因此,相关违规行为的巨额处罚和罚款也时不时被披露。 。

2017年1月,央行发布《关于开展非法“聚合支付”服务清理整顿的通知》。 聚合支付明确定位为“收单外包机构”。

2020年8月,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收购外包服务机构登记管理办法(试行)》

紧接着,9月16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收单外包服务机构备案制正式上线,收单外包市场进入备案制时代。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副秘书长康林曾表示,收单外包服务机构的登记管理是协会加强支付行业自律管理的重要举措。 这也是协会加强收单外包服务业务自律管理的出发点。 有利于规范收单市场秩序,打击赌博、诈骗等违法行为。

前述业内人士也向记者表示,目前聚合支付仍有商业前景,未来还会有很大的竞争空间。 “我们肯定会慢慢清理那些有问题的公司和业务,因为对于小微企业来说,这是最方便的,但很多银行已经开始这么做了,这些所谓的聚合支付平台的市场可能会更小。 ”

事实上,对于小微商户来说,第一款支付应用产品的需求并不高,只要上手快、操作简单、稳定可靠即可。 对于聚合支付平台来说,不仅提供移动支付收款硬件设备服务,数字化服务的延续也是提升其竞争力的关键一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