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微博)记者付碧霄北京报道
近日,国际跨境支付巨头(盘银)宣布与eBay合作,成为eBay大中华区独家代收代付服务商。 但官网并未显示其持有我国跨境支付牌照,在业务合规方面面临一些质疑。
企业是否合规?
过去,中国电商企业通过亚马逊等平台向海外消费者销售商品,收到的货款转入国内账户。 这一过程沿袭了传统的转账方式,需要多家金融机构,耗时较长。 针对这一痛点,从事跨境支付收款的金融科技公司应运而生。 除此类公司外,还有:
成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纽约。 目前服务覆盖200多个国家,拥有超过400万用户,包括跨境电商、自由职业者、民宿房东等,支持150多种货币兑换,可将资金分配到客户银行在其本国的账户。
2013年进入中国市场,初步为亚马逊中国卖家提供收款服务。 在中国设有分公司——拍影盈(广州)商务服务有限公司。
此次与eBay的合作,帮助商家获得在eBay平台销售的收益。 资金首先以美元形式进入商户账户,然后将收据兑换成当地货币提取至商户银行账户。
商户还可以通过其账户向供应商、外包商和其他业务合作伙伴付款,向供应商进行采购,并完成全球增值税支付。
但在业务合规性方面,官网并未显示其拥有我国颁发的跨境支付牌照。
客服人员告诉记者,其拥有美国货币服务企业牌照()和欧洲电子货币报纸牌照(E-)。 遵守各国金融法规,保护客户资金和数据安全,在中国开展的业务合法合规。 但其并未透露是否持有中国跨境支付牌照。 关于合规等问题,记者也致函该公司进行采访,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据官方网站介绍,“拥有国家外汇管理局颁发的外汇结算牌照的金融机构有权办理外汇结算业务,确保人民币到账安全、专业、快捷,合规无压力。”
此前,该CEO向媒体透露,其已通过与花旗银行、德意志银行等多家跨国银行合作,完成国际跨境支付服务。 在一些国家,它将与当地银行合作,如日本三菱东京UFJ银行、澳大利亚国民银行等。 在中国,它与平安银行合作。
其还表示,其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等地接受直接监管,但在中国等市场不受直接监管,但其业务和产品将遵守规定。 在中国,我们会和一些金融机构合作,以满足中国的监管要求。
可见,为了合规在华开展业务,采取了与持牌机构合作的模式。
跨境支付监管收紧
这种合作模式并非独一无二。 易观《2020中国跨境支付行业年度分析》报告显示,境内持牌支付机构与境外收款机构合作开展收款业务的模式较为普遍。 国内持牌机构拥有丰富的本地经验,海外收款机构在全球支付网络中具有优势。 拥有多国支付牌照,布局较早,拥有较为完善的产品和服务体系。 这对国内支付机构也具有吸引力。
有分析认为,“无证经营发展”也是跨境支付链条的一部分。 境外持有支付牌照的机构在合规前提下与我国持牌支付机构合作也无可厚非。
不过,这种模式在业内存在一些争议。 中国商家在网上开户、收款时,是直接为中国用户服务吗? 用户的资金和信息安全能否得到有效保护?
毕竟我国对跨境支付业务实施了明确的牌照规定,支付行业整体监管形势日趋严格。
2007年9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允许支付宝办理境外收单业务,我国跨境支付行业正式起步。 国家外汇管理局于2013年在北京等5个地区开展跨境外汇支付试点,2015年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试点机构数量从原来的17家增加到30家。
2019年4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支付机构外汇业务管理办法》,强调跨境支付业务的合法资质。 2020年3月,支付宝、财付通、汇付天下、易宝支付、连连支付等试点支付机构正式在名录注册。
支付行业高级分析师王蓬博告诉记者,境外跨境支付机构通过与持牌机构合作开展业务,在资金安全等方面仍不如自身牌照可靠。
未来,无牌国际跨境支付公司在中国将如何发展,值得关注。 尤其是前不久,它完成了对国付宝的收购,成为我国首家获得牌照的外资支付机构。 在金融市场逐步开放的背景下,不排除其他外资企业也会选择同样的道路。
随着国外巨头等企业加大对中国市场的关注,跨境支付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
近年来,跨境电商的发展带动跨境支付业务大幅增长。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第三方支付机构跨境互联网交易额突破7400亿元,较2018年增长近50.0%。
2020年,-19疫情在全球爆发,国际物流受阻,跨境支付服务量受到较大影响。 但长期来看,全球化仍是主流,业内人士普遍看好跨境电商和跨境支付的发展潜力。 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2021年我国跨境电商产业规模将达1亿元。
易观报告还指出,未来跨境支付交易规模将持续增长,不同类型客户的需求将呈现多元化。 国内银行、境外收款机构、国内持牌支付机构纷纷进入市场,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而能够提供专业化服务的支付机构,尤其是能够在支付的基础上提供更多增值服务的支付机构,未来将更具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