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两极争霸,腾讯与阿里的投资之争

2024-03-16
来源:网络整理

如今,中国互联网已是两极争霸。 以腾讯(北约)为首的,以阿里巴巴(华约)为首的,各自带领着自己的集团公司,在互联网的各个领域频繁角逐。 对于这些公司来说,如果运气好的话,很多公司都会被合并。 如果运气不好,很可能会被无休止的同质化竞争所消耗。

滴滴属于骑墙派

迪迪是公认的骑墙派。 程维出生于阿里巴巴,但接受了腾讯的投资。 在发展过程中,腾讯给了滴滴流量、技术和资金,而阿里巴巴则在最后一刻将快渡送入公司。 投入迪迪的怀抱。 如今,滴滴是少数同时拥有微信和支付宝入口的公司之一。 或许可以说,滴滴与腾讯走得很近,但在此之前,滴滴并没有选边站队,而是坐在阿里巴巴和腾讯之间的墙上。

阿里将快得投入滴滴怀抱后,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承诺

本周,内部消息显示,ofo已完成阿里巴巴领投的新一轮10亿美元融资,并将推出共享汽车业务。 要知道上周美团在多个城市推出打车服务后,私交甚好的王兴和程维直接反目成仇。 目前,ofo正在从事打车业务。 虽然其初衷很可能是效仿竞争对手摩拜,但在滴滴看来,这只是雪上加霜。 在出行领域,滴滴与Uber中国合并后处境艰难。 在鼎盛时期,它已经实现了国内旅游市场名义上的垄断。 这个时候,任何一家公司宣布进军网约车,都将是对滴滴名义上的垄断地位的巨大损害。

马云和马化腾的投资逻辑完全不同

与滴滴进军打车领域后的激烈反应不同,阿里巴巴和腾讯的投资策略导致了两家公司截然不同的管理风格。 美团站在腾讯一边并不意味着腾讯可以影响美团的战略方向。 腾讯的投资更多在于参与和商业护城河的建立,而阿里巴巴更喜欢完全控制相应的企业,这足以对被投资企业产生足够的影响力。 影响和干扰,简单来说,美团进军打车领域更多是美团管理层的个人意愿,而ofo则很有可能来自阿里巴巴的授意。

事实上,滴滴合并快的后,滴滴与阿里巴巴之间的摩擦就非常频繁。 在支付渠道的选择上,滴滴将微信列为首选支付方式。 这让滴滴以为就可以让滴滴来了。 推广支付宝的阿里巴巴对此非常失望。 而且,在与快的合并后,滴滴本来承诺将应用内置的腾讯地图替换为高德地图,但一拖再拖。 后来在阿里的强烈要求下换成了高德地图,但很快又换回了腾讯地图。 随后,高德起诉滴滴出行恶意挖角。 高德起诉滴滴,理由是滴滴及高德内部高级管理人员曾劝说六名掌握核心机密的员工辞职,给公司造成严重损失。 “索赔总额为7500万元。需要了解的是,高德是阿里巴巴的全资子公司,其任何行为均得到阿里巴巴的完全授权。目前来看,阿里巴巴很可能还没有兑现承诺。”滴滴的支付和地图上。一种敲门声。

滴滴一直想获得ofo的控制权

昨天,有媒体透露,滴滴一方面收购了小蓝单车,另一方面开始在内部孵化“共享单车”业务。 这是为最坏的情况做准备。 滴滴原本是ofo的大股东。 此前,滴滴曾向ofo派出高级副总裁付强、营销总监南山、财务总监刘等三名高管,分别担任执行总裁、营销总监、CFO,但没过多久,这三名高管就被请假。 以为代表的创始团队掌控ofo远远超出了滴滴的预期。 据称,滴滴一直寻求获得ofo的控制权,但遭到了ofo创始团队的鼓励和抵制。 为了驱逐滴滴的高管,大卫这次引入了阿里巴巴作为新的合作伙伴。 有消息称,阿里巴巴未来将寻求ofo的支持。 投资10亿美元。

赶走了滴滴的ofo,下一步很可能继续受到以阿里巴巴为首的资本体系的控制。 但共享单车的合并趋势是大家的共识,没有人愿意在同质化竞争中继续烧钱。

滴滴体验了支付方式和内置地图后,与阿里巴巴的分歧和利益摩擦已经非常大了。 此次ofo的权益之争是一个导火索,很可能会让原本坐拥壁垒的滴滴彻底走向腾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