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上午,微信推出朋友圈广告功能。 一时间,大家都惊呼“这一天终于来了”,纷纷回避广告。 两天过去了。 朋友圈广告功能如何? 今天上午企鹅智酷发布了朋友圈广告用户研究报告。 事实上,人们对于广告的态度并不像想象的那么抵触。 我们来看看细节:
一则广告覆盖2.7亿用户
从上图可以看出,并不是每个用户都能第一时间看到朋友圈广告。 57.7%的用户表示看过“这是什么”微信朋友圈广告,34.4%的用户表示没有看过。 还有7.9%的用户表示不使用朋友圈。 微信每月有 4.68 亿活跃用户,因此广告投放到至少 2.7 亿用户。 朋友圈广告价格此前曾曝光,1000万起,看来还是值得的。
大多数人对微信推出广告并不感到惊讶
51.9%的用户表示并不感到惊讶,另有48.1%的用户表示感到惊讶。 原因可能是朋友圈广告以一种风格推送到用户朋友圈,而信息流广告是用户熟悉的。 事实上,早在朋友圈之前,新浪微博、太空就已经采取了信息流广告的形式。 下图进一步说明了这一点。 72.1%的用户表示曾在其他社交产品中看到过信息流广告。
频率过高是信息流广告的主要缺点
对于信息流广告我们并不陌生,那么用户对于信息流广告的主要观点有哪些呢? 可以看到,51.5%的用户选择了“广告出现太频繁”。 27.1%的用户选择“不良广告无处投诉”,22.6%的用户选择“劣质假货广告太多”,“广告展示形式突兀生硬”在六大问题中排名最低。 因此,用户反感的不是广告本身,而是广告的内容和推送的频率。
用户需要“屏蔽并投诉不良广告”的功能
如果广告让您不高兴,您该怎么办? 以往没有发言权的用户只能忍着,最后抗议离开。 但在当今强调交互、快速迭代改进的时代,用户是可以拥有话语权的。 对于朋友圈广告,用户最迫切的功能改进是“屏蔽和投诉不良广告”。 这表明了用户的心态:我可以接受你的广告,但你必须给我投诉和屏蔽的权利。
广告越准确越好。 电子商务和应用程序下载广告是最烦人的。
广告的类型有数千种。 哪一个更烦人? 上图告诉我们,与用户相关的广告和实际折扣的广告最受欢迎(确实),而电子商务和应用程序下载广告则最不受欢迎。 看来,多年的寻死,终于获得了名声。
其实微信已经是一个广告平台了
上图清楚地告诉我们,绝大多数人其实都看过朋友圈里发的广告,“广告党”的力量是强大的。 那么为何用户对微信官方此举反应如此强烈呢? 这可能就是人们放火和国家官员点灯笼的区别。
不要期望有很多互动
微信官方推出的广告不可能引起很多人的互动和参与,因为即使是朋友圈的广告也只有35%的人参与,而经常参与的用户只有5.2%。
细看之下,并不是用户不能理解和接受朋友圈广告,而是太多的好产品被广告和营销毁掉了,这让人担心微信是否会重蹈覆辙。 唯一的希望是,微信官方在今后对广告内容和广告主的审查上不要降低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