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个月的内部测试,华为钱包的余额功能终于正式上线了! 此前,移动支付网络在内部测试期间曾讨论过II类和III类账户的开发及其在华为钱包上的实现。 (链接:华为钱包将内部测试余额功能并讨论II、III类账户的开发)
24日,华为钱包正式宣布基于二、三类账户的“找零”业务正式上线,确认合作银行包括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广发银行、民生银行、和中信银行。
据移动支付网了解,零钱业务尚未向所有用户开放。 另外,只有广发银行在线。 少部分用户可以选择招商银行,其他银行也会陆续上线。
那么什么是薪资找零功能呢? 我们来看看激活和使用体验。
激活简单,但需要“升级”才能体验全部功能
打开华为手机自带的“华为钱包”应用程序后,如果你已经获得了“换币”测试资格,可以非常显眼地看到界面中带有“测试版”字样的“换币”功能。
点击进入变更账户的开通链接。 该链接需要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并绑定银行卡,因此系统默认不支持截图。
首先,用户需要在个人名下绑定借记卡,并输入银行卡预留的手机号码信息。 众所周知,绑定用户借记卡(一类账户)是为了验证身份,以及方便从已开立的二类、三类账户中自由划转资金。 这也将反映在相关银行的II类和III类账户中。 开业协议中注明。 目前支持绑定的银行很多,几乎覆盖了各大银行的所有借记卡。 不过,目前支持开立II、III类账户的银行只有广发银行一家,这也验证了移动支付网此前获得的消息。
其次,在身份验证过程中,要求用户输入身份证号码、姓名,填写预留银行卡手机号码的验证码,并填写专业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用户选择只填写身份证号码而不上传身份证图片,将无法享受完整的更改账户功能。
这里,小编选择不上传证件照来激活更改功能。 账户开户成功后,会出现“账户开户成功”的提示,您将收到相关银行的短信。 由于没有实名认证,下方会出现一个按钮,提示用户上传照片进行认证,以“升级账户”,并告知用户只有实名认证后才能享受名为“账户升级”的理财功能。灵活时期。” 值得注意的是,开户需要从绑定的银行卡转1分钱到找零余额进行账户验证,才能开户成功。
至此,基本的“改账户”开户就结束了。 但通过观察移动支付网络,我们发现,未上传身份证照片的“变更账户”只是三类账户。 账户余额需小于或等于2000元。 由于华为钱包的线上线下支付都需要通过Pay完成,而找零账户的支付功能(支付码和找零卡)需要与找零卡绑定,所以目前除了充值和存钱之外, ,该III类账户的找零账户没有特定的支付能力。
因此,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小编建议您在激活华为钱包的找零功能时,可以选择上传身份证照片,一步完成账户升级。
从支付到理财,零钱卡功能全面
有了基础变更账户(即广发银行二类电子账户)后,账户升级就非常简单了。 您只需上传个人身份证照片并输入手机验证码即可非常快速地升级您的找零账户。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升级后的账户会自动生成一张“改卡”,并默认绑定Pay。
那么升级后的找零账户有哪些功能呢?
1.NFC快速通行证。 零钱卡默认绑定支付宝后,用户可以在银行卡包中找到这张定制专属的“零钱卡”。 他们可以将其设置为默认卡。 他们还可以用它来完成NFC移动快速支付。
2.二维码支付。 用户可使用支付码在贴有银联标识的商户扫码支付。 而且,零钱卡还支持Pay的“卡码合一”功能,支持直接在零钱卡刷卡界面下拉二维码扫码支付。
3、碰碰等在线支付、在线消费。 零钱卡还支持所有支持Pay在线支付的场景,包括应用内支付、触摸支付等。 下图为小编使用零钱卡绑定的银行卡成功充值手机交通卡。
眼尖的同学可能已经注意到了,小编充值消费所使用的卡并不是零钱余额账户,也不是零钱账户绑定的中信银行借记卡,而是一张招商银行信用卡。 也就是说,用户开立并升级账户后,可以选择在账户中添加新的绑定卡,并在换卡支付时选择任意一张绑定卡或更改余额进行支付。 官方称之为找零账户绑定的银行卡联动扣费。 其实类似于京东闪付、美团闪付,都可以实现这个功能。
升级后,变更账户显然不再是III类电子账户。 它已成为无法亲自验证的银行II类账户。 我们回顾一下之前介绍过的II类、III类账户的具体功能和实现形式。
从三类账户升级为无需亲自验证的二类账户后的变化包括账户余额没有限额,可以进行投资理财,账户消费转账限额也有了质的提高。 我们在变更卡的功能上也可以看到这些变化。 例如,充值金额不再有限制,而是根据银行卡本身的交易限额; 新增“弹性期限”投资理财产品。 目前只能选择广发银行“活期”投资理财产品。 “零钱付”年化利率高达2.6%,高于一般支付机构推出的理财产品。 对于需要“灵活存取款”的用户来说,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II、III类账户的“变更卡”可作为参考
自2016年实施银行账户分类管理以来,基于二类、三类账户的申请频频落地。 保守估计,相关案件有近十几起。 初衷是互联网企业希望拓展支付场景,方便线上消费向线下市场转移,开发品牌个性化账户系统,而银行则希望开设更多二类账户,赚取手续费。 但实际情况是,除了京东闪付、美团闪付略有改善外,其他产品并没有得到大的反响。
但从移动支付网络的角度来看,手机厂商作为手机钱包的运营商,在推广二、三类账户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意义:
首先,优势在于手机厂商的钱包服务已经开始初见成效。 手机闪付在银联的带领下应用越来越广泛,而移动交通卡也因交通卡互联的普及而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得到支持。 。 此外,手机厂商近年来也逐渐认可NFC功能,越来越多的终端支持NFC。 在优秀的用户体验的支撑下,NFC支付取得了良好的发展。
其次,意义在于,具有变革功能的手机厂商可以建立自己的支付生态系统,这将有助于凸显自己的品牌特色和定位,也有利于未来推出更多增值服务和支付业务。 从这方面来说,Pay的“换卡”服务值得其他手机厂商学习。
当然,挑战也存在,最直接的就是消费者的接受度。
一方面,手机厂商需要考虑如何利用银联和银行的优势吸引流量、获客。 毕竟手机厂商并不具备与生俱来的支付和社交属性。 总之,别人有你有的支付能力,别人还有你没有的社交能力。 除了粘性稍大的移动交通卡之外,“换卡”如果想单纯依靠年化率稍高的银行提供的理财,显然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不切实际。
另一方面,在小额移动支付领域,以支付宝、微信为首的第三方支付拥有巨大优势。 “换卡”始终依赖银联和银行渠道进行支付。 银联自有云闪付目前线下和线上均无法使用。 如果各大巨头相互竞争,手机钱包应用很可能会陷入“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 因此,如何联合金融机构扩大影响力、实现突破也将是关键。
不久前,移动支付网报道称,“来车来了”已推出基于银联支付码的乘车码服务。 这也是一条基于银联标准二维码,通过申请浦发银行二、三期账户完成的“曲线救国”。 线下使用的空间更大,这其实是一种创新。
对于手机厂商来说,别人没有的东西自己可以有,别人有的东西自己一定要有。 基于钱包的支付服务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如果你不跟上,你就会落后。 至于二、三类账户的创新应用,互联网企业的在线支付需求已经饱和,手机厂商和电子账户似乎是绝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