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买菜不再需要带零钱了。 扫描二维码即可找零结账。 不仅方便了企业,也方便了个人。 说到 QR 码,它们是从我们日常看到的条形码演变而来的。
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了许多技术变革,尤其是超市购物形式的趋势。 通过现金收钱的人,往往会因为收钱的动作而患上职业病“腱鞘炎”,于是条形码就诞生了。 但由于条码容量有限,英文数字最多只能容纳20个字符。 于是二维码的发明者原昌宏以数字等编码形式创造了今天的二维码。
后来,随着技术的演变,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逐渐取代纸币,成为主流。 当然,有些团体仍然使用现金支付。
热门二维码支付
你可以发现,即使是在落后的三四线小城市,人们仍然知道如何在摊位前放支付码。 这大概就是科技的传播吧。 中国有腾讯和阿里巴巴两大巨头,在支付领域名列前茅。 微信支付是腾讯微信的子公司,支付宝是蚂蚁集团的子公司。 在推动支付普及的过程中,两大巨头相互竞争、相互探索。 这种良性竞争也让中国移动支付的发展速度超过任何国家。
科技的魅力就在于,当你以为自己领先的时候,其实还有第三个角色在背后默默努力、奋起直追。 当我们回望现在所熟悉的二维码支付时,是否会像现在回望纸币交易时一样拥有超前的优越感呢? 是的,最新的支付方式——刷脸支付,已经小范围测试了。
央行重新定义支付方式
事实上,早在2018年12月,蚂蚁集团旗下支付宝就已经尝试在全国推广刷脸支付。 对于新事物,老百姓必须有一个接受的过程。 人脸扫描的优点是响应速度更快,可以比对人脸并建立轮廓,并完成数据的积累。 许多专家也提到了这个缺点。 人脸被盗后,财产甚至生命都可能受到威胁。
目前还不能说刷脸支付一定会取代二维码,但有一种感觉,如果这些缺点能够得到解决,那么中国的交易速度和场景将会提升到另一个维度。 届时,西方国家将无法跟上中国的技术创新趋势。
无论是刷脸支付还是扫码支付,都存在风险。 不过,最近有消息称,央行还计划推出一种新的支付方式——数字人民币。 原来,这种支付方式的引入从2014年就开始研究了。数字人民币简单来说就是人民币的数字版本。 最大的优点就是不需要银行卡,也不需要扫描二维码,直接通过手机即可支付。
支付宝和微信最大的竞争对手都在这里
据统计,自从支付宝和微信诞生以来,整个移动支付市场就被这两个巨头瓜分。 央行现在制定的数字人民币可能会重新洗牌市场。
依靠强大的执行能力,数字人民币在深圳已经走在了前列。 首批发放1000万枚,5万人领取200元数字人民币。 苏州市民在此期间还收到了10万个红包,单个红包价值200元。
数字货币(DCEP)因其无手续费、无需绑定卡等特点,已初步具备上市条件。 您只需在手机上安装央行指定的数字钱包即可使用。 跨平台免费,无网络、信号限制。 无网络时进行预交易,有网络时自动补充结算。
这一次,支付宝和微信的最大竞争对手终于来了。
写在最后
未来首批试点城市包括深圳、成都、苏州、雄安新区。 如果运行顺利,将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广。 笔者认为,良性竞争是实现良好报酬的唯一途径。 无论哪种支付方式,便捷性和安全性是最关键的。 你怎么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