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跨境支付行业优势明显,行业发展历程分析!

2024-03-17
来源:网络整理

第三方跨境支付行业优势明显

2014年以来,全球B2C跨境电商交易额保持了28.8%的年复合增长率。 第三方跨境支付在发展过程中,不仅通过技术手段降低了金融服务的成本和门槛,也通过技术手段降低了金融服务的成本和门槛。 提高了用户使用频率,同时具有快捷、方便、安全性高等优点,成为不可或缺的支付渠道。

1、全球跨境支付行业发展历史分析

纵观全球跨境支付的历史演变,跨境支付是随着国际产业分工和国际交流活动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 最早,贵金属在国际上用于跨境支付和结算。 随后出现了纸币、现金和纸质转账的结算方式,再到现代电子转账结算阶段,跨境支付随着整个国际社会的活动变得越来越频繁和频繁。 科学技术的变革和进步正在逐步向快速、安全、经济的方向发展。

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跨境支付总额达到125万亿美元,预计2022年将达到218万亿美元,可产生巨额利润。 我国已经基本跳过了信用卡时代,直接从现金时代进入了移动支付时代。 2019年,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226.2亿元,同比增长18.75%。 移动支付渗透率已超过86%,位居全球第一。 。

近年来,中国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以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的我国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蓬勃发展,为其后期参与全球跨境支付业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发展前景巨大。

目前我国外汇政策不支持境内第三方支付公司开展B2B业务,因此分析主要以B2C业务为主。 跨境B2C贸易具有金额小、频率高、对支付速度要求高的特点,而传统的跨境支付方式无法满足这样的需求。

传统银行电汇通常需要3-5天才能到账,但第三方跨境支付可以实现更快的到账。 快捷支付不仅大大降低了商户汇率损失的风险,也保证了商户资金的正常运转;

同时,银行电汇和汇款公司存在手续费高、流程繁琐的痛点。 第三方跨境支付机构可以通过聚合多笔小额跨境支付交易,有效降低交易成本,非常适合小额、大额的跨境交易。 电子商务交易。

2、2023年中国跨境电商产业规模或突破9万亿元

跨境电子商务是第三方跨境支付发展的重要领域。 2019年,中国跨境电商产业规模突破5.5万亿元。 其中,第三方跨境支付主要应用于跨境零售电商和少量跨境B2B电商领域,为商户提供收单、代收、结汇等服务。销售量。

2020年,由于疫情全球爆发,国际物流线路严重受阻。 截至2020年10月,海外疫情仍处于紧张状态,尤其是作为我国主要外贸国家的美国。 初步预计,跨境电商行业整体增速将大幅下滑,到2021年将逐步恢复。

注:2019年行业规模增速为22.6%。

3、我国跨境支付投融资已进入中后期

IT橘子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跨境支付投融资热情达到顶峰,发生投资事件19起,总投资金额28.06亿元。 随后,投融资热点在2019年开始减弱,2020年开始反弹。2020年1月至10月,我国跨境电商支付共发生投融资事件11起,总投资金额完成32.72亿元。 2020年与2018年相比,我国跨境支付投融资开始进入中后期,投资总体数量有所减少,但投资金额也在扩大。

4、未来C端线下跨境支付规模有望超过线上支付。

第三方跨境支付公司C端在线支付领域主要包括跨境进口电商和垂直支付。 在这一领域,第三方跨境支付的发展受到限制。 一方面是由于跨境进口电商市场饱和。 增速放缓,部分电商平台逐渐将国内支付业务交给支付宝、微信,然后自行处理后续购买和汇款;

另一方面,垂直支付领域的规模也将逐渐缩小。 由于单笔支付金额较大、部分交易无法还原真实性等问题,将面临更加严格的管控; 同时,2020年受疫情影响,虽然一定程度上会刺激消费者的网购行为。 但由于国际物流和经济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出国游学市场受到严重影响,预计整体线上规模将呈现负增长趋势。

线下部分主要关注中国人出国旅游的海外线下消费场景。 支付宝和微信近年来都重点关注这个方向。 2020年受全球疫情影响,C端线下支付规模将大幅萎缩。 但随着疫情后出境旅游和留学消费市场的复苏,其增速有望恢复到较高水平,规模有望最终超过线上领域。

注:2020年支付规模增速为-16%。

以上数据及分析请参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市场需求预测及投资策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等服务。 吸引投资、IPO 筹款和可行性研究的解决方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