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大,入境旅游市场正在加速复苏。 外国人来华支付便利化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消费支付不够便捷”成为境外游客入境消费的痛点。 “外国人在中国赚钱很难。” “花”这个话题最近成为了热搜话题。
记者近日走访调查发现,外国人来华短期旅游主要依靠信用卡和现金两种传统支付方式。 不过,在一些商圈,支持外卡的店铺并不多。 使用现金支付时,商家经常抱怨不能找零。 困境,在使用国人常用的移动支付时经常遇到障碍。 如何防止外国人付款时“见外人”? 人民银行等部门近期推出一系列便民措施,切实解决“不能用”“不好用”“不想用”等支付问题。
实测:25家店铺中只有8家可以接受外卡
“我去了7家店,没有一家刷卡成功。” 站在王府井东方新世界“北京最卷曲的咖啡角”,25岁的美国女孩艾尔莎·米尔顿(Elsa )有些沮丧。 这是她第一次来中国探亲。 她原本想和中国朋友赶紧去买咖啡,但当她出示摩根大通Visa卡时,却得到了店员的回复:“抱歉,我们只收二维码或现金。”
外国人在中国使用境外银行卡支付有多难? 3月7日,记者使用境外银行发行的Visa卡在王府井东单商圈进行测试,覆盖餐饮、服装、珠宝、便利店、旅游纪念品等25家商铺,发现有17家商铺拒绝野生支付。卡片。 支付或刷卡后支付失败。 另外8家接受Visa卡的商店中,有5家是人均消费在500元以上的国际大牌商店。
商店内缺乏POS机是许多商店拒绝使用外国卡付款的主要原因。 “不是我们不能刷国外卡,而是所有银行卡都不能刷,所以我们没有POS机。” 肯德基王府井步行街店一名店员表示,目前店内只接受扫码或现金支付。 “我这里刚刚接待了一个外国人家庭,他们不能刷卡,我只能请你走两步,去隔壁银行取现金。” 店员提议道。
现金支付顺利吗? 记者走访发现,在景区周边商铺以及中小商户聚集的市场或美食街,现金使用时有受阻。 王府井步行街的书市里人头攒动,几辆快闪车列队迎接四面八方的游客。 “这张大熊猫明信片太漂亮了!” 艾尔莎·米尔顿指着外文书店快闪车货架上一盒售价28元的明信片说道。 不过,店员表示,他手头没有零钱,对顾客更感兴趣。 扫描二维码即可接收付款。
友信旅游集团入境旅游部门总监赵佳接待了很多外国游客。 他注意到,大多数商场都接受信用卡或现金,但故宫、前门、长城等著名景点周边的中小企业往往不能接受外卡,而且现在还不能接受外卡。 可能存在找零钱不够,不方便找零钱的情况。 旅行团领队常常要帮游客提前付款。
打破游戏规则:打通支付服务“最后一公里”
记者当天来到秀水街进行检测,得到了完全不同的结果。 随机走访的十余家店铺均支持外卡、现金、手机支付。 “刷信用卡的外国人比较多,我们也接受外币,支付没有障碍。” 凯伦生活店总经理夏群专正忙着接待一群购买丝绸床上用品的外国游客。
秀水街的几位商户透露,此前不少外地顾客较少的二楼店铺不支持外地卡支付。 春节前,银行与支付机构联合升级POS机系统,支持各类境外卡支付。 此外,大楼内商铺ATM机将于2023年支持境外卡提取人民币现金。
宝丽珠宝工作人员最近发现,越来越多的欧美游客开始使用二维码支付。 但多数商户仍反映,短期来华的外国游客对实名认证、绑定信用卡等步骤存在顾虑,很少开通移动支付。
为什么各个商圈外卡POS机分布差异如此之大? 为什么外国人不习惯使用移动支付? 不少接受采访的商户和支付业内人士都提到了几个关键词——境外刷卡手续费、移动支付限额和认证流程。
“移动支付在中国太强大了。疫情期间,外国人来的少了,外卡POS机逐渐退出市场。现在入境旅游已经恢复,但外卡POS机的数量却没有跟上。” 一位支付领域的业内人士提到,境外刷卡商户承担的手续费并不低。 单笔交易手续费基本在2.5%到3.5%。 移动支付单笔交易手续费仅为3.8‰。 因此,一些商户更倾向于外国人使用现金或移动支付,并积极使用国外卡POS。 机器不是很强大。
与中国相比,移动支付在很多国家并不普及。 绑定卡过程涉及实名认证、手机号码验证等,需要一定的中文阅读和操作能力,且有限制。 针对支付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在2023年提出“大额刷卡、小额扫码、口袋现金”的解决方案,包括改善境外银行卡受理环境、丰富移动支付供给等。支付产品,改善现金使用环境。
以移动支付为例,外国人在中国支付时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正在得到有效解决。 近期,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支持和指导下,支付宝、财付通联合商业银行、清算机构、卡组织实施了一系列优化措施。 例如,支付宝与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中国网、海外钱包合作推出“境外卡绑定”和“外包内部使用”两套移动支付解决方案,服务入境人员。
所谓“绑定境外卡”,是指入境用户下载支付宝并绑定国际银行卡后,就可以像中国人一样消费。 “外包内用”是指境外钱包用户入境后直接扫描二维码进行支付。 目前已推出HK(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n Go(马来西亚)、Pay(韩国)、MPay(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蒙古)、Pay(新加坡)、华侨银行(新加坡)、Pay(韩国)、Toss Pay(韩国)、(泰国)等海外钱包可以满足在华外国人使用移动支付的需求。
据中国人民银行介绍,支付宝、财付通目前已推出13款境外钱包,满足外国人在华使用移动支付的需求。 据统计,2023年有近400万移民使用移动支付,实际交易笔数超过7000万笔,金额超过100亿元。
随着两个计划的并行,中国的海外支付交易量大幅增长。 2024年春节期间,境外游客使用支付宝在华消费金额同比增长500%,境外钱包扫描支付宝二维码消费金额同比增长32倍。 支付宝负责人表示,2023年第四季度日均交易笔数是第三季度的近两倍,单日交易笔数峰值也持续创出新高。 据统计,外国人在北京使用支付宝扫码支付的主要场景是百货商店、中餐馆、旅游服务、超市等。 外国人入乡随俗。 1、2月,火锅店使用支付宝的消费金额同比增长460%。 其中,以老北京铜锅涮锅最受欢迎。
据最新消息,支付宝和微信涉外卡支付均已完成对外国人交易限额的提高和优化。 单笔交易限额从1,000美元提高到最高5,000美元,年度交易限额从最高1,000美元提高到1,000美元。 除了提高外国人交易限额外,财付通表示,将进一步简化外国人来华绑定卡支付流程,基于“分层验证”方案,即用户无需提交完整身份即可绑定国外卡信息,并在一定限度内进行尝试。 微信支付。
建议:加强移动支付海外推广
然而,在移动支付和数字钱包方面,外国人在使用 Pay、 Pay、 Pay时仍然面临一定的障碍。 接近苹果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收单银行和清算。 “只要商户的POS机具备国外卡的收单能力,就可以使用 Pay。” 对于现金支付的问题,秀水街工作人员认为,目前ATM机对外币取款的支持有待加强,且机器不支持部分种类的外币卡。
如何更好地满足外国人的日常支付需求? 招商联盟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有必要进一步优化银行卡境外受理环境。 重点城市和重点商圈逐步增加受理境外卡的POS机。 卡组织应适当降低境外卡受理率; 在机场等重点场所,增加货币兑换柜台和机器,在ATM机上增加货币兑换功能,方便外国人兑换人民币现金; 丰富移动支付产品,简化境外卡与移动支付工具绑定的要求和流程,扩大数字人民币试点应用; 同时,稳步引入外资进入境内支付机构和银行卡清算市场,进一步优化我国支付领域的竞争环境和格局。
由于中外支付习惯存在明显差异,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在不断优化支付环境的同时,向海外推广我国先进的移动支付方式也很重要。 赵佳每次接待入境游客,都会提前给他们发一份如何在中国使用移动支付的介绍文件。 许多年轻的外国游客会尝试扫描二维码支付,他们也会主动向家人和朋友推荐移动支付方式。 他认为,有关部门和旅行社可以加大中国移动支付方式在海外的推广力度,提前了解如何更便捷地“游中国”。
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金力建议,在各国开展赴华旅游推介活动,并在相关活动中提供《赴华旅游指南》,加强驻外使领馆行前宣传,并在口岸显着位置设立公益告示牌。 让游客一入境就知道中国的移动支付信息,并提供纸质指南。
多位受访者表示,外国人在华支付问题涉及商务、金融、文化旅游、交通、外交等多个领域,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克服支付拥堵。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透露,将进一步加强与各方协调,细化工作措施,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建立跟踪监管机制,聚焦重点城市、重点场所,刺激商业银行、支付机构、清算机构机构、外币兑换机构等支付服务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要紧紧围绕银行卡受理、外币兑换、现金支付、移动支付、宣传推广等重点工作,着力做好短期内取得明显成效。
值得注意的是,3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高支付便利性的意见》,其中再次提到要切实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持续优化现金支付服务。使用环境,进一步提升移动支付的便利性。 等待。
博通咨询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王蓬博认为,我国一系列便利外国人支付的举措,为中国扩大开放提供了有力支撑,也能带动中国支付行业被更多人了解扩大影响力,扩大外资参与。 水平,为中国支付机构进一步走出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