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软件开发,结束所有硬件开发业务,将硬件业务外包给合作伙伴。
黑莓CEO程守宗的声明结束了黑莓自己的硬件研发业务。 该品牌保留了其他业务,但外包了其最著名的硬件业务。 这看起来又是一个诺基亚式的英雄结局。
在昨天发布的黑莓2017财年第二季度财报中,黑莓第二季度营收为3.3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4.9亿美元下滑31.8%; 其净亏损为3.72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净利润。 5100万美元。
整体亏损的环境掩盖了软件和服务收入的大幅增长。 黑莓第二季度软件和服务收入为1.38亿美元,同比增长89%。 软件和服务收入占比约44%,服务使用费(SAP)收入占比26%,移动解决方案收入占比26%。 比例为26%。
软件服务收入翻了一番,但该公司普遍正在迅速亏损。 黑莓再也无法承受硬件的沉重负担。 一年前,黑莓CEO程守宗做出了这样的承诺,如果手机部门在一年内无法盈利,该业务将被关闭。 今年年初接受CNBC采访时,程守宗再次确认手机部门没有盈利,并于9月份彻底将黑莓变成了一家软件公司。
如今,承诺已经实现,黑莓自研手机也无奈在市场大潮中向消费者告别。
事实上,今年发布的黑莓手机已经成为“代工”产品,没有黑莓手机的设计灵魂。 外观方面,除了边框和背面的黑莓标志外,其外观和配置与阿尔卡特偶像4相同。 事实上,这款机型是TCL生产的。 将硬件外包给其他厂商后,类似的产品将会越来越多。
从10到,黑莓的英雄结局与殊死搏斗
2016年的黑莓有点像2010年的诺基亚:辉煌不再,陷入困境,不得不对未来的选择犹豫不决。
今年7月,黑莓在官方博客上宣布将停止生产其经典机型。 其表示,停产原因是智能手机的平均寿命已远远超过。 黑莓希望利用其在安全性和生产力方面的深厚积累与生俱来的基因,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 如今,黑莓恐怕只能提供更好的软件服务,而无法提供出色的硬件。
总有人说,如果黑莓早点改用新系统,情况可能会更好。 事实上,智能手机技术的进步预示着黑莓的衰落。 正如爱范儿读者兰兰所说:
黑莓在智能手机兴起之初和蒙昧时代蓬勃发展。 当时,2G低带宽下的强加密和完整实时的电子邮件推送是黑莓手机的最大亮点,而通讯功能也是黑莓手机的核心竞争力。
然而,随着iOS将智能手机引向应用,以及HSPA和LTE带来的高带宽,追求类似PC的用户体验已经成为新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iOS花了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逐步实现这个目标也需要时间。 这个时候,智能手机进化成了智能终端,而电子邮件和通讯只是一个功能,甚至是一个应用程序。
回归正题,由于缺乏足够的差异化,即使早期黑莓移植的安全特性可以作为卖点,但随着它的发展,安全特性也会逐渐完善,并原生替代第三方是趋势。 在硬件方面,黑莓的优势将会非常小。 这样看来,+组合并不存在封闭的利润链,因此正是技术的演进拉开了黑莓衰落的序幕。
尽管在转投另一个阵营后,黑莓又推出了带有滑动全键盘和双曲面屏幕的 Priv。 从小编艾范儿的真实体验来看,黑莓Priv无论是在硬件做工、系统流畅度、屏幕显示还是拍照方面都表现出色。 质量甚至通话效果在整个阵营中都是非常顶尖的,更何况这款手机还拥有触摸感应滑盖全键盘。 但高昂的价格和几乎不引人注意的营销意味着Priv最终的市场表现并不好。
这不仅仅是Priv。 黑莓的市场表现到底差到什么程度呢? 上个季度,黑莓手机仅实现了50万部的销量,这个数字恐怕还不到三星、苹果,甚至还不到一些国内厂商的零头。 至于公司为这种难看的市场表现付出了多少资金,答案是:65%。
其实准确来说,黑莓并没有完全消失,只是黑莓不再做研发了。 相反,它将硬件业务外包给其他合作伙伴,并自行提供软件服务。 虽然具体接受黑莓手机的厂商尚未确定,但未来你还会喜欢黑莓吗? 恐怕大多数人怀念的就是可以把玩的小巧机身,以及分分钟勾起人们打字欲望的最经典的物理键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