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火车站停车场。
近日,有市民向上海调查报记者反映,前不久在上海虹桥枢纽P10停车场遇到了重复扣费的问题。
据上述市民介绍,9月下旬,她和家人开车驶出虹桥枢纽P10停车场,在收费处用支付宝扫描二维码缴纳了10元停车费。 然而,离开停车场后,他们的家人却收到了手机微信支付。 扣除10元的通知。
“我猜测,这辆车的车牌可能是绑定了我家的微信支付,我用支付宝支付停车费后,门口的停车费就被反复从我家的账户里扣除。” 市民质疑,“如果存在这样的漏洞,有多少司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停车场收取了两次费用?”
为什么会出现重复收费的情况? 经营者能否进行自查? 这种情况可以避免吗?
经媒体介入,虹桥枢纽P9、P10停车场经营者退还了上述市民多缴的停车费。
该运营商相关负责人告诉上海研究报记者,由于信号传输延迟,偶尔会出现重复扣费的情况,且扣费过程涉及多个平台。 停车场设备方正在积极调试,进一步完善系统。
以下是澎湃新闻记者与虹桥枢纽P9、P10停车场运营商相关负责人的对话:
澎湃新闻:为什么会出现重复扣款的情况?
答:为保证国庆大客流带来的停车需求,且由于系统需要更新升级,停车系统处于新旧系统切换阶段。 当使用手机支付时,系统会发送信号。 在某些时段,由于信号传输延迟,会出现重复扣费的情况。
澎湃新闻:重复扣除的概率是多少? 最近有没有人抱怨过类似的经历,甚至在不知不觉中被重复扣分?
答:概率不是很大。 这种情况偶尔会发生。 停车场每天进出车辆数以万计,目前我们了解到重复扣费的案例数十起。
澎湃新闻:市民发现重复扣款后该怎么办?
答:如果客人重复支付停车费,可以向经营者申诉。 经我们核实信息,发现确实存在重复扣款的情况,我们将按照同样的方式退还多缴的停车费。 上述市民多收的停车费已予以退还。
澎湃新闻:经营者为何不主动发现并退还赔偿金? 运营商目前有办法自查重复扣款吗?
答:目前无法自查,因为无法确认客人通过哪个渠道支付停车费,因此需要客人提供付款信息。 在投票过程中,我们不仅依赖自己的系统,还涉及多个平台。 如果没有相应的支付信息,停车场经营者只能查询自己的数据。
例如,当发生支付时,系统会向所有电子支付平台发送信息,检查客户的手机或车牌号是否有支付选项。 如果找到付款选项,付款将被扣除。 如果该客户同时拥有微信支付、非接触式支付等支付产品,这些产品绑定的信息是不同的。 哪些信息将首先提供给系统? 系统收到信息后,会响应其他软件和支付平台。 一旦产生隔离,就不再发生扣除。 只要系统完成隔离,其他产品就不会再被扣除。 但在此过程中,由于信号延迟以及其他支付平台未及时隔离,会出现重复扣款的情况。
如果有客人的支付信息,停车场经营者可以通过交易号查询该账户是否有相应的收据。 目前,经营者无法查看每位客人的付款信息,因为经营者不知道每位客人绑定了多少个银行账户。
澎湃新闻:重复扣除问题能否杜绝?
答:目前还无法完全杜绝重复扣除问题。 停车场设备方正在积极调试,进一步完善系统。
【编者的几句话】
10元车费被两次扣除,这么大的停车场停车费竟然是一笔“糊涂账”? 一次重复收费事件暴露了虹桥枢纽停车场的管理疏忽。
如果本案司机没有及时发现,会有多少重复扣费悄无声息地发生,多少人的权利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侵犯?
尽管案件已经结案,但留给运营商查找和填补空白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如何从源头上避免消费者为系统漏洞承担责任? 这就要求运营商在技术上建立起完整的、能够自检自纠的链路,堵塞漏洞; 它还要求经营者杜绝机会,真正尊重消费者的权利。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信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