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微信转账错误,如何恢复?律师:协商不成可以起诉
核心提示:“国庆”马上就要到了,又到了旅游、吃饭、同时“买买买”的时候了。 如今,使用支付宝、微信等手机付款非常方便,但如果转账给错误的人,协商失败,对方又不愿意退款怎么办? 记者获悉,近日,洛阳市洛龙区法院就支付宝错误转账纠纷一案作出判决。 法院认为,被告在没有法律依据的情况下取得了该笔款项,给原告造成了损失,符合不当得利的特征。 判决被告退还全部款项。 转错了金额,5500元。
9月11日,无人便利店内设立收银室,顾客可通过微信或支付宝扫描二维码进行支付。中新社记者 罗云飞 摄
【争议】通过支付宝转账错误账户,对方拒绝退回,是否违法?
随着移动支付和转账的普及,这样的小错误并不少见。 近日,记者接到市民马女士投诉,因输入错误号码,误将500元转给陌生人。 经过几次交涉,对方都没有理睬。
“确实是我的粗心,导致了这个错误。” 马女士无奈的说道。 如果对方执意不还,她似乎也只能承认自己倒霉了。
转账到错误的账户、用错误的手机号码充话费……这样的错误受益者能安心吃这个“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吗? 错误转账的钱拒不退还违法吗?
郑州法律援助中心律师徐苏表示,这种情况与挪用公款的概念类似。 贪污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非法收受他人保管的财物、遗忘物、埋藏物,数额较大,拒不返还的行为。 但目前法律界对于贪污罪中“羁押”的含义存在争议。 基于刑法没有明文规定不构成犯罪的原则,对于错误转移财物且拒不返还的行为是否构成贪污罪,法律界尚存在争议。
9月19日,杭州一家餐厅宣传支付宝刷脸支付。中新社记者 王媛 摄
【案例】账款收错未还款,法院责令全额退还
那么,错误的转账就不能通过法律途径追回吗? 近日,洛阳市洛龙区人民法院就支付宝错误转账纠纷一案作出判决。
安徽省舒城县的孟先生通过一家公司购买了一辆汽车,打算用于网约车。 由于提车需要购买车辆保险(商业保险和交强险),2016年10月9日5点左右,孟先生向公司业务员转账5500元,对方提供了支付宝帐号形式为QQ邮箱。 由于疏忽,孟先生输入了错误的号码,误将5500元转入陌生人账户。
随后,孟先生立即通过QQ、淘宝旺旺联系对方,希望对方能够尽快归还5500元。 但对方却没有回应。 无奈之下,孟先生得知该陌生人位于洛阳市,并向所在城市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经审理认为,本案被告在没有法律依据的情况下获取5500元,给原告孟先生造成损失,符合不当得利的特征。 为此,法院判决被告返还原告5500元。 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不履行金钱支付义务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的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
【辩解】起诉不当得利,需要到被告所在地法院
上述案例说明,当使用支付宝、微信等转账出现错误时,可以积极与对方协商。 如果协商不成,您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那么,面对此类诉讼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记者请徐苏律师为您提供“建议”。
问题一:如果支付宝、微信等转账错误账号并提起诉讼,相关法律依据是什么?
徐苏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二条规定,“没有合法依据,获取不正当利益,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将所获取的不当利益返还给他人”。遭受了损失。” 因此,拒绝返还错误转账的行为构成不当得利。 收款人有义务全额退还。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实施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规定:“返还不当利益,应当包括原物以及因原物而取得的利息”。 徐苏表示,这意味着当事人在追回全额款项的同时,还可以要求返还所产生的利息。 另外,如因配合退货而产生交通费、误工费、手续费等必要费用的,当事人可以向对方索赔。
徐苏提醒,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不当得利纠纷有管辖权的法院为被告住所地。 受害人所在地法院无管辖权。 因此,需要向被告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法院提起诉讼。
问题二:如何获取提起诉讼所需的基本信息?
根据《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一旦提起诉讼,起诉状中需要写明被告人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 如果钱在网上转给陌生人,如何才能知道对方的真实信息呢?
对此,徐苏建议,如果是微信转账,需要先添加对方的好友,才能转账成功,这样对方的基本信息当事人基本都清楚了。 很多微信还绑定了对方的联系方式; 至于支付宝方面,您可以联系客服寻求帮助。 如果您仍无法获取对方信息,可以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或报警。
问题三:想要成功维权,需要准备哪些证据?
如果你想成功地维护自己的权利,你需要向法庭提供各种证据。 徐苏提醒,当事人应保留相关证据,如转账凭证、举报收据、对方身份信息等。 如果涉及金额较大,为防止对方挪用或挥霍,可以向法院申请诉前财产保全,冻结对方账户,以保证财产安全,将损失降到最低。
温馨提示丨记者体验“延迟付款”功能,错误转账无法逆转
针对这种情况,网上有传言称微信和支付宝都推出了“延迟支付”功能。 该功能可以有效避免误转账。 那么,这个方法有效吗? 昨天,记者体验到了这一情况。
以微信为例,点击“钱包”、“支付管理”、“转账到账时间”即可设置转账时间。 目前分为“实时到达”、“2小时到达”和“24小时到达”三种模式,大多数人默认为“实时到达”。 若误转账,对方点击“收款”后,款项将立即到达对方账户。 如果设置了延迟,即使对方点击“到账”,钱也不会转账。 它将在设定的时间后到达帐户。
有了这个“时差”,我能追回误转的钱吗? 记者多次尝试,发现无法做到。 随后,记者拨打官方微信支付服务热线获悉,除非对方没有点击“到账”,否则钱款将在24小时后退回账户。 如果对方已收取货款,则无法撤回。
徐苏提醒,如果法院民事判决退回不当得利,当事人被申请强制执行,仍隐匿、转移、故意损毁财产,或者无偿转移财产、以明显不合理低价转移财产或者具有执行能力的人拒绝执行判决而判决无法执行的,可能违反我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规定,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该条规定:“能够执行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拘役。美好的。”
□记者段伟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