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支付牌照花落谁家?产业资本趋之若鹜

2024-03-21
来源:网络整理

走进经济生活的一切

8月、9月以来,完成了多起支付牌照相关并购,且频率较之前有所提高。

其中包括恒大集团收购广西吉富通并更名为恒大万通、美的集团收购深圳神州通富100%股权、唯品会收购浙江北富、美团点评完成全资收购钱袋宝等。 据媒体报道,奇虎360还计划收购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

其部分逻辑是“现代零售支付系统是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基础和支撑”。 一些机构人士如此表示。

“去年支付牌照才几千万,但价格不稳定,现在市场价格在5亿左右。” 一位支付行业人士表示。

在产业资本纷纷涌入之际,另一个奇怪的现象值得反思。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全国267张支付牌照中,不少没有实际业务运营。

随着支付宝、财付通等占据了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的大部分市场份额,通过支付机构形成产业闭环、“服务自己的产业圈”成为产业资本的一种选择。

“天价”支付牌照

10月21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广州唯品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VIPS.N,简称“唯品会”)获悉,互联网电商平台唯品会已全资收购浙江北服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北服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浙江北服”),并已获得央行批准。

工商登记信息显示,浙江北服股东于9月28日变更为唯品会。央行网站信息显示,浙江北服于2012年6月27日获得支付牌照,业务类型为互联网支付,有效期至2017年6月26日。

10月19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家电巨头美的集团(.SZ)继8月份收购一半股权后,完成对深圳市神舟通富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神舟通富”)的收购。同富”)于10月14日。”)收购100%股权。

中国通付持有的支付牌照包括互联网支付和手机支付,有效期至2017年6月26日。美的集团在回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询问时表示,美的集团确认已完成100元变更%的股权,暂未公布其他信息。

今年8月,恒大集团收购吉富通支付有限公司,并更名为广西恒大万通支付有限公司。目前尚不清楚美的集团与恒大收购支付机构是否已获批中央银行。

8月份央行宣布不再批准设立支付机构后,市场上剩余的267张支付牌照成为稀缺资源。

央行等部委10月13日公布的《非银行支付机构专项风险整治实施方案》显示:“一般不再受理新设机构申请,重点关注对已取得许可的机构进行监督指导和整改。”

监管机构持谨慎态度

支付牌照包括银行卡收单、网上支付、预付卡发行和受理三类。 网上支付又细分为互联网支付、手机支付、数字电视支付和固定电话支付。

截至目前,央行已发放八批共270张支付牌照。 除去因违规被吊销的3家公司,支付牌照共计267张。 2015年7月以来,央行收紧了新牌照的发放。

由于禁止买卖支付牌照,新企业想要进入支付领域只能收购原来的持牌企业,这成为后来者进入支付领域的主要方式。

中国支付网创始人刘刚表示,支付牌照需求旺盛,互联网支付业务类型最受欢迎。 一般来说,获得某个支付牌照的控制权需要3亿至6亿元人民币。 之所以这么贵,是因为许可证稀缺。

这可以从收购交易中看出。 9月,鸿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雷股份”)发布公告称,拟以现金14亿元收购广东合力金融科技服务有限公司90%股权,并表示将积极洽谈收购事宜。收购目标公司剩余10%股权。 14亿收购中的绝大部分是合力宝支付的。 2014年7月,合力宝获得央行颁发的全国范围内互联网支付、手机支付、银行卡收单业务许可证。

新立金融(.SH)9月6日披露的重组方案显示,将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以23.78亿元收购海科融通100%股权,同时募集配套资金15亿元。

某支付机构负责人表示,目前获得支付牌照的机构主要有两类。 一是机构未来发展金融业务是出于战略考虑,二是支付机构股东想要“变现”,上市公司获得稀缺牌照可以拉高股价。 因此就有了收购行为。

不过,目前央行在审核支付牌照交易方面较为谨慎。

央行2010年6月发布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规定,支付机构发生主要投资者变更、合并、分立等行为,须报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前。

今年8月12日,央行表示,将支持有资本实力、资源优势、技术能力、合规意识和发展前景的机构通过兼并重组适当加快发展。 坚决停止回购、倒卖支付业务牌照的行为。

记者在央行网站查询显示,上述收购支付机构尚未完成《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信息变更。

拓展产业圈“阳谋”

对于支付机构来说,尴尬的是,由于支付宝和财付通(微信支付)占据了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的绝大多数市场份额,各支付机构的业务难以持续。

所以,“支付只是一个工具,单纯的支付已经不够了,买了之后都是为自己的行业圈服务的。” 华南地区一家支付机构负责人表示。

上海一家支付机构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所有的生意最终都需要交易,而交易的最后一步就是支付。 但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就会对支付机构产生一些担忧。

“支付机构对其客户的业务模式和操作系统非常了解。一是客户担心支付机构复制其业务模式;二是支付机构可能与其他类似客户合作,业务模式可能被模仿”。 该负责人表示。 另外,在引入会员制度、积分兑换、折扣促销等具体业务时,更换支付机构成本太高。

“因此,企业就会产生收购支付机构的想法,收购之后,他们对支付机构的运营拥有发言权,这样他们就可以放心地经营自己的业务。至于价格支付牌照,这取决于牌照业务的类型、整体经营情况以及双方的需求。这都很重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