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方便家校沟通,现在几乎每个班级都有班级小组。 如果老师在群里有话要说,家长可以看到。 家长和老师可以在群里讨论班级里的任何事情,相当于召开了一次网上家长会,大大提高了沟通效率。
但对于班级群体,老师和家长却有很多抱怨。 例如,家长抱怨群消息经常刷新屏幕,很容易错过重要通知。 但老师觉得重要通知发出后,家长并没有积极回应,也不知道哪些家长没有收到通知。
发出一些需要反馈的通知就更困难了,比如收取班费。 每次老师清点家长的付款截图时,都要一一清点。 本来就够累的,但有的家长会质疑收费的合理性,直接怂恿班级群里的大家不要交……
其实,老师和家长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教育好孩子,班集体中一些不愉快的沟通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以下是班级小组管理的一些准则。 只要记住这 6 条准则,班级小组就会变得耳目一新。 让我们来看看!
1.班级群不是工作群,每个群员都是平等的
班级群的成员主要是本班学生的老师和家长。
教师是学生的管理者,但不是家长的管理者。 他们无法从上面发出通知并要求立即回复。
同时,老师也不是家长的服务人员,家长不能对老师的提醒视而不见。
班级小组不是工作小组。 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我们要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共同努力把孩子教育好。
2、班级群里尽量不要谈论与班级无关的事情。
日常生活中,我们屏蔽或者静音很多群聊,但是为了孩子,我们一般不会屏蔽班级群。 即使我们屏蔽了他们,我们也会经常查看群里的消息。
如果经常有人发不相关的信息,甚至在班级群里聊天,就会浪费大家的精力和时间。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尽量不要谈论与班级无关的事情,保持群里的内容简单明了。
3.不适合公开披露的内容将不会发布到班级群中。
班级群是公共场所,个人问题可以私聊,不适合公开的内容不能在班级群里交流。
无论是家长对个别老师的小意见,还是老师对个别孩子的小建议,私下沟通都比较合适。 这样既不会影响其他人,又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例如,之前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一位老师将自己班级的成绩发布到微信群中,引起了一些成绩不好学生家长的不满,要求当事老师前来道歉。
虽然老师心里很委屈,但不公布学生成绩是上级明令,家长的要求并不过分。
4.善用一些提高效率的小工具
在微信生态中,其实有很多可以提高班级群管理效率的小工具。
比如接龙管家小程序,它的反馈接龙可以收集各种需要反馈的信息,比如各种重要通知、健康码截图、行程码、各种APP下载截图等,你可以用它轻松处理。
小程序可以预设学生名单。 已提供反馈的学生姓名显示为绿色,未提供反馈的学生姓名显示为灰色。 谁反馈了、谁没有反馈一目了然。 还可以一键提醒未反馈的学生。
对于一些不适合公开披露的内容,您可以使用 将反馈设置为仅发布者和管理员可见,这样其他人就看不到反馈信息。
一些日常的通知和反馈收集基本上都可以用 来完成,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让班级群更加清爽简洁。
5、班里不要刻意讨好老师
每个班级群里总有那么几个家长,会走出家长的身份,想方设法讨好老师。
老师一出现,就会故意在群里跟你打招呼,一连串的“谢谢老师!” 淹没了屏幕。
这些行为不仅在群内产生大量重复的无效信息,浪费其他家长的精力,而且破坏了班级风气。
班级群信息要简单明了,少而精。 当老师在群里发送一些消息时,可以使用接龙管家小程序来有效避免这种现象。
6、课堂上发群消息要有时间感
家长想随时了解孩子的情况可以理解,但老师也有自己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不可能及时回复所有消息、及时见到他们。
因此,家长在发信息时,应尽量避免休息,避免给老师造成麻烦,说话的语气要礼貌。
相比之下,老师布置任务或者安排事情的时候,也应该考虑家长的实际情况。 不要一想到就送出去,以免增加父母的负担。
从本质上来说,微信和电话一样,只是一种沟通工具,每个人都要有最基本的礼貌。
一般来说,建立班级群有利于家校沟通,给老师和家长带来方便,提高大家的沟通效率。
只要大家牢记这些基本规则,班集体只会成为班级管理的好助手,而不会成为大家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