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益普索()发布了《2018年第三季度第三方移动支付用户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本报告对第三方移动支付行业现状、竞争格局变化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的洞察和分析。
移动支付玩家发力,但银行卡支付依然强势
本报告对以微信支付、支付宝、银联闪付为代表的15家移动支付品牌进行了调查。 尽管移动支付市场被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两大巨头瓜分,但仍有不少移动支付品牌在不同场景中寻找获客机会。
从用户渗透率来看,除了财付通、支付宝依然呈现上升趋势外,还有很多其他移动支付品牌也呈现上升趋势,包括银联云闪付、京东钱包、移动宝等品牌。 但繁荣必定伴随着衰落。 如意支付、百度钱包、支付宝等已经出现下滑。
据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已达9.4亿。 16-59岁人群中,移动支付用户7.6亿,占总体用户数的80.9%。 在渗透率已经达到很高水平的情况下,移动支付用户增速正在放缓,这意味着国内移动支付市场的人口红利正在消失,市场增长将不得不更多地依赖移动支付的份额在其他付款方式中。 的蚕食。 因此,各方对移动支付的国际化寄予厚望。
注:括号内为2018年3月至5月调查数据。其他图表同理。
根据下图信息,移动支付正在不断蚕食现金支付的份额。 近三个月生活支出中,现金支付比例从3-5月调查报告中的25%下降至第三季度的19%。 第三方支付,包括移动支付和互联网支付,由48%增长至54%。 银行卡/信用卡支付比例维持在27%不变。 在很多人心目中,移动支付不仅冲击现金支付,还颠覆银行卡支付。 不过,益普索却为银行卡支付正名。 在日常消费中,银行卡支付依然较为重要,并保持一定比例的支付方式。 但不可否认的是,移动支付正在不断蚕食现金支付作为支付方式的份额。
财付通市场优势仍在扩大
微信支付与支付宝的竞争一直是移动支付市场的热门话题。 益普索报告显示,财付通的市场优势从多个维度持续扩大。
报告显示,财付通和支付宝的渗透率分别为84.3%和63.6%,预计用户规模分别达到8.6亿和6.6亿。 与2018年5月的调查相比,分别增加了4000万和1亿。
从移动支付交易金额占比来看,财付通从45%上升至46%,支付宝从47%下降至45%; 从移动支付交易笔数占比来看,财付通从52%提升至46%。 53%,而支付宝则从 40% 下降到 39%。
从数据来看,财付通的使用频率高于支付宝,这可能与腾讯近两年专注于交通支付场景有关。 日前,腾讯与中国交通报在北京联合主办的中国交通指挥大会上,腾讯公布了交通付费“记录”:截至9月28日,腾讯乘车码已覆盖北京、深圳、上海、厦门、宁波、济南在大理、大理等100个城市,全国超过5000万用户使用乘车码,覆盖BRT、公交、地铁、索道、轮渡等多个移动支付场景。
此外,腾讯也在不断发展线下商业支付。 8月15日,腾讯发布2018年半年度报告。 报告显示,基于智慧零售举措和高频小额支付使用场景解决方案,线下商业支付笔数保持快速增长,同比增长280%。 商业支付笔数首次占交易总数的一半以上。 为了增强在零售领域的影响力,腾讯于今年3月成立了智慧零售战略合作部。 其合作伙伴不仅包括永辉、家乐福、步步高、万达商业、海澜之家等,还有战略合作伙伴。 合作伙伴,例如沃尔玛。
得益于在零售领域的发力,益普索研究报告显示,财付通在线下超市零售和线下餐饮支付两个支付场景的交易金额和交易笔数均占据较大市场份额。 推动。 并且在所有线下支付场景中,财付通都处于优势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在益普索研究报告中,财付通和支付宝的海外支付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这表明两大巨头在海外支付场景上不断发力。 其中,财付通海外交易笔数快速增长,较一季度增长9%。
近期,腾讯在跨境支付方面动作频频。 9月26日,在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管局的指导下,腾讯携手银联开展双向跨境支付合作。 从今年10月开始,使用最新版微信的香港用户可以使用微信在内地购买高铁票、叫出租车、享受美食等。 首批接入的相关服务商户包括滴滴打车、美团外卖、大众点评等。
此外,腾讯还与香港最大的房地产公司新鸿基地产成为战略合作伙伴。 由10月起,新鸿基地产全港23间商场连同旗下流动网络营运商及一田百货将为消费者提供一系列阶段性活动。 打造智慧生活新体验,这是香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移动支付推广计划。
截至目前,腾讯跨境支付业务已支持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合规接入,支持13种以上币种(含人民币)直接交易。 此外,腾讯还将在近期向巴西金融科技初创公司投资2亿美元,开辟南美移动支付“新大陆”。
在一些个人交易场景中,社交属性让腾讯拥有了更大的优势。 其基于社交关系链的红包、转账等社交支付优势是其他移动支付品牌无法比拟的。 发红包分别占财付通交易金额和交易笔数的77%和76%。 凭借社交支付的优势以及在话费充值等其他高频支付场景的良好表现,财付通在个人交易场景中移动支付交易量领先行业,交易金额和交易笔数占比48%,分别为48%。 58%。
概述
虽然移动支付市场呈现两巨头的局面,但短期内几乎不可能出现实力雄厚的第三方。 不过,银联云闪付、京东钱包等品牌并没有放弃,仍在努力追赶。 其中,银联凭借其原有的银行卡网络和良好的线下支付受理环境,京东凭借其电子商务属性获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此外,自微信红包对支付宝发起“珍珠港偷袭”以来,业界普遍认为腾讯在移动支付方面除了社交之外缺乏其他强大属性。 然而,在线下商业支付、跨境支付、交通支付等各种支付场景的强势表现之后,腾讯实际上已经找到了自己的移动支付发展方向。 同时,社交属性的加入也为其提供了多样化的支付场景。 发展,提供有力助力。
最新数据显示,微信月活跃账户达10.58亿,同比增长9.9%。 随着小程序、微信支付等使用场景的快速拓展,日活跃账户增速超过月活跃账户增速,体现了用户参与度。 强度和粘度增加。 通过将小程序与其他数字工具(如微信支付)集成,扩展小程序的功能和用途,腾讯为更广泛的垂直行业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这也是腾讯移动支付的法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