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线电子钱包运营企业发行的预付卡需要通过各类刷卡终端

2024-03-25
来源:网络整理

离线钱包1,又称离线电子钱包,是指用于离线支付的电子钱包。 多用于快速通行应用,常用于公交、快餐、门票等支付应用。 资金数额较小。 在线应用涉及通过各种网络环境进行交互通信,对网络环境和场地有较高的要求。

卡式线上线下分开支付

卡式电子支付是指以IC卡或磁条卡为媒介的电子支付方式。 我们习惯上将银行发行的借记卡、信用卡统称为银行卡,而电子钱包性质的储值卡基本上都是非金融机构发行的。 目前,在我国,此类卡的发行主体一般是各级地方政府。 “城市一卡通”运营商。 2010年出台的《非金融支付机构管理办法》中,以电子钱包为代表的卡式电子支付工具统称为“预付卡”。 预付卡等基于卡的电子钱包将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公共交通、高速公路收费、汽车租赁、旅游集散中心、停车场、加油站和超市,并可能扩展到公用事业充电等领域。 预付卡运营商负责卡内资金的清算和结算,发卡机构向商户提供交易数据处理服务,并利用银行完成发卡机构与商户之间的资金划转。

预付卡运营公司发行的预付卡需要通过各类刷卡终端到特约商户受理、领取。

由于受理过程中的各种要求,预付卡企业主要有两种技术解决方案:线上支付和线下支付。

在线支付解决方案使用卡作为唯一的账户识别标志,持卡人的资金数据存储在后端服务器中。 在交易过程中,POS终端首先识别卡,然后将其数据传回后端进行卡验证。 相应资金退回后,向POS终端返回交易成功或失败的信息; 离线支付的解决方案是将账户内容写入卡的安全区域。 交易过程中,首先使用POS终端内的非对称加密安全芯片进行安全验证。 ,然后扣除相应资金并返回交易成功或失败的消息。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资金数据是存储在后端还是卡本身,以及交易是否通过后端实时通讯和处理; 同时,两个交易所的适用场景也有较大差异:线下交易适合小额快速交易。 在公交车、食堂等环境下,交易速度通常小于,而网上交易的模式与银行卡完全相同,适合金额较大、实时性要求不高的环境。

随着非金融支付服务管理政策逐渐明确,预付卡将发展更加迅速,适用环境更加广泛。 为了适用于多种应用环境和需求,需要融合离线支付和在线支付两种电子支付解决方案的特点,设计基于信用体系的分布式电子钱包支付解决方案。

智能卡密钥分发管理和应用程序安装

它是Java卡安全芯片,可以存储多个应用程序,应用程序之间有防火墙隔离。

1)根密钥是智能卡的最高权限密钥,用于控制智能卡安全区域外的划分管理。 每张智能卡只有一个 ISD 根密钥。

2)安全区域密钥为智能卡安全区域密钥,用于控制各安全区域内应用程序的下载和更新。 每个安全区域只有一个安全密钥。

3)APP密钥是每张智能卡的应用密钥,负责与后端交互时的加密、解密和签名验证。

线下支付一体化电子支付系统的实现

信用卡离线支付_信用卡离线支付_离线信用支付卡怎么办理

离线电子钱包多用于快速通行应用。 它们通常用于公共交通、快餐和门票等支付应用。 资金数额较小。 在线应用涉及到通过各种网络环境进行交互通信,需要网络环境和场地。 更高。 因此,基于上述卡片设计,可以建立一种首先使用离线电子钱包的支付方式。 即当电子钱包中的余额不足时,在指定的交易类型内,可以建立持卡人在卡的离线钱包中的支付方式。 该方式通过交易评价、网上账户余额等因素进行评估和评级,让持卡人先进行交易,然后POS终端到持卡人后台账户扣除账户资金。 在系统实现上,通过POS终端的在线账户交易应用进行管理,POS终端可以根据离线钱包中的在线账户标识进行交易1。

线下支付流程

正常线下支付流程:首先确认消费所需的支付金额。 收银员在POS终端输入交易金额后,持卡人在POS终端刷卡。 POS终端离线交易应用扣除卡内离线钱包余额。 离线钱包应用成功完成资金扣款操作后,打印收据,交易完成。 交易日结束后,POS终端将当日结算数据上传至预付卡后台服务器1。

如果由于卡内离线钱包余额不足导致交易失败,则由POS终端中的在线账户申请接管交易。 首先,根据卡内的信用评价标记,判断是否可以进行交易。 如果可以进行,交易将被拆分为两笔交易,即线下电子钱包交易将被扣款,线上账户交易将由POS终端代理扣款。 ,然后扣除线下钱包余额并打印收据,持卡人即可完成相应交易并获得服务。 POS终端作为分拆交易的交易代理(),将继续完成交易转账至预付卡后台服务器对网上账户进行扣款,并保证客户后台账户、关联银行中剩余金额的借记交易。帐号等完成。

交易完成扣款后,交易完成和交易失败信息将通过白名单定期下载至所有受理POS终端。 下次刷卡充值或消费时,其他POS终端将完成交易。 写卡操作。

线上线下一体化电子支付信用机制

事实上,在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电子支付中,预付卡服务运营商控制着交易中重要的资金往来流程,实质性参与了买卖双方的交易过程。 有足够的能力掌握历史交易文件等信息。 因此,支付服务运营商有必要构建以持卡人为中心的电子商务信用体系。 这一制度与传统的金融信用制度有着本质的区别。 这种差异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资金数额的大小并不表明电子商务交易是否可信。 基于预付卡的通信数据,我们可以建立如下的支付信用评估方法。 评价体系定义为以下框架:信用指标的选择、信用评价的计算和使用1。

移动支付环境中如何用好NFC

在移动支付领域,运营商并没有非常突出的话语权。 仅靠运营商的力量来推动移动支付业务的快速发展是非常困难的。 在NFC技术的应用环境中,移动支付只是基于NFC技术的应用。 由于基于NFC技术的手机终端可以工作在卡模拟模式和读卡器模式下,因此具有实现支付业务和非支付业务的双重能力。 在设计系统架构时,应充分考虑两类业务的集成应用2。

在移动支付领域,不同行业之间的利益冲突是阻碍移动支付快速发展的绊脚石。 在这场利益之争中,没有完全的赢家。 移动支付只是基于NFC技术的应用。 运营商不妨以非支付业务为突破口,逐步开发基于NFC移动终端的各类应用,完善相应的网络平台,如多业务管理平台、POS等。 管理平台等在丰富用户应用、提高用户粘性的基础上,择机加载移动支付应用。

本条目的贡献者是:

王海霞-副教授-南京理工大学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