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元送“智能手环”? 犯罪分子利用微信进行诈骗的方式层出不穷。 有关媒体总结了8起微信诈骗典型案例。 我们希望大家小心。
29元邮费送礼物?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近日,警方成功破获一起特大电信诈骗案。 不法分子声称只需支付29元邮费即可获得“智能手环”,诈骗超过200万人,合计金额超过8000万元。 8月,海口龙华警方破获一个类似“手环诈骗”作案手法类似的微信团伙诈骗团伙。 该组织员工透露,该诈骗团伙非法购买了数百张身份证,并注册大量微信账号,制造诈骗。 首先,让“客户”扫码添加好友。 然后,让“顾客”将二维码转发到朋友圈,并留下领取礼物的地址。 诈骗团伙会通过“货到付款”的方式寄出成本极低的假冒伪劣产品,由“客户”承担运费。
据了解,微信类诈骗有两种类型。 一是实际得到的好处与承诺不符,甚至可能无法兑现或导致消费增加; 二是通过出售类似活动中要求的姓名、电话号码和其他个人信息来获利。
快递公司人员加微信吗?
可能是骗子冒充
近日,微信朋友圈流传有诈骗者冒充快递公司实施诈骗的消息。 骗子会将自己的微信头像和昵称改为快递公司的标志和名称,并以丢失快递退款为由加受害人为微信好友。 然后利用木马链接、二维码等手段实施诈骗,窃取个人信息和金钱。
警方提醒,一般情况下,快递公司都会有专门的客服人员通过电话联系客户处理丢失物品,而不会通过快递人员添加微信来解决问题。
微信二次实名认证?
谨防病毒链接
近日,有网友在微信上收到“微信二次实名认证”提醒。 消息称:“根据《网络刑法》明文规定,我们将严厉打击网络诈骗行为。由于您的微信账号尚未经过二次认证,您的账号将被冻结。请点击下面的链接重新验证...”据了解,这是一个冒充微信官方的非法链接。 点击该链接后,您的手机可能会感染病毒,个人信息可能会被泄露。
对此,微信客服表示,目前个人或企业微信账号不存在所谓的二次实名认证。
绑定相关卡?
您可能会遇到假客服
6月下旬,腾讯110举报中心接到多位用户举报,称不法分子冒充腾讯客服,利用相关卡功能实施诈骗。 据悉,相关卡是微信的一项新功能。 用户可以自行设置绑定对象。 设置成功后,绑定对象的消费资金将自动从绑定者的支付账户中扣除。 不法分子通常冒充腾讯客服人员,引导用户绑定亲属卡。 用户按照骗子的指示操作,银行卡资金就会被盗走。
对此,腾讯110诈骗研究团队立即联系“亲情卡”产品团队,迅速制定反诈骗策略,永久封禁假冒客服账号。
突然被拉进一群陌生人?
谨防团伙诈骗
7月初,上海奉贤警方破获一起以“炒黄金”为名的诈骗案。 不到三个月,受害人夏女士就在犯罪分子提供的虚假网络黄金交易平台上被骗100余万元。 夏女士称,因为炒股票,她莫名加入了一个股票微信群,群主推荐大家炒黄金。 犯罪嫌疑人坦言:“团里有50多人,其他都是小号,受害人就一个人,团里就她一个人。” “诈骗团伙”的目的是制造假象,鼓励受害者大量投资。 受害人转出大量资金后,该团体立即解散并消失。
温馨提示:警惕突然加入的陌生微信群,不要轻易相信群里的链接、福利、投资信息等。
微信群开赌房?
涉案金额高达3亿元
近日,辽宁省铁岭市天台县公安局成功侦破一起利用特大微信红包开设赌场的案件,涉案金额高达3亿元。
经查,该团伙头目通过交友平台招揽人员加入该团伙,并引诱唐某等人参与该赌博团伙的管理。 唐、邵、陈等三十多人负责押钱、押注。 发钱、分配赌注、介绍人的人员分工明确。 如果参与投注的人不多,群里的投注人员就会参与假投注。
警方介绍,以盈利为目的的“抢红包”团伙属于赌博行为。 集团老板及其他参与管理人员相当于开设赌场“聚众赌博”,属于犯罪行为,应追究刑事责任。 参与赌博的,必须受到公安机关的处罚。 微信用户如发现非法赌博行为,应立即在微信客户端投诉,并在“腾讯举报受理中心”小程序中填写举报材料。
您帮忙购买过几次? 可靠吗?
仍存在一定风险
今年5月初,上海杨浦公安分局新疆湾城派出所破获一起微信代购诈骗案。 据犯罪嫌疑人徐某交代,2017年初,他在网上认识了张女士,并多次成功帮助张女士购物。 2017年10月,张女士需要购买一个价值1万元的名牌包包。 徐某一时买不到货,又觊觎钱,收了钱后便与张女士失去了联系。
代购存在一定风险,且容易引发利益纠纷。
有朋友询问手机验证信息吗?
很有可能是账号被盗了。
今年年初,市民宋女士收到朋友的微信消息称,刷手机后,通讯录里已经没有她的电话号码了。 宋女士发送号码后,对方表示刷机后登录微信需要好友验证,并要求宋女士将收到的验证码发送出去。 然后一个151开头的手机号码发来了验证码。 宋女士立刻警觉起来。 给朋友打电话后,她得知朋友的微信账号被盗了。 这种类型的欺诈通常涉及两个步骤。 第一步,骗取手机号码。 第二步,等待机会,说需要一段时间后向手机发送验证码或网站地址,从而盗取微信账号。 微信被盗后,微信支付和微信好友将面临进一步的风险。
避免陷入微信诈骗陷阱
网民仍需加强自身防护
微信诈骗威胁着用户信息和财产的安全以及网络环境的纯洁性。 为保护用户隐私和权益,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完善的网络管理体系,腾讯110安全团队持续打击腾讯平台不良账号。
为了避免陷入微信诈骗陷阱,大家要注意以下几点:及时查看添加的陌生人、陌生群组的信息; 请勿随意点击链接内容; 不轻易向他人或在测试游戏等页面提供个人信息; 不要使用您的手机向他人发送验证信息; 请勿将付款代码发送给他人; 仔细辨别微信公众号和个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