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洛杉矶”关注我们吧~
☀洛杉矶当地新闻、当地活动、吃喝玩乐、资讯八卦、商家折扣等众多优质内容每日推送。 《洛杉矶世界日报》与微信平台独家合作。 一定要关注我们!
“文化冲击”常被用来形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环境中的人们所经历的一种困惑和焦虑的状态。 近年来,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也经历着类似的“文化冲击”。 他们在国内早已习惯了便捷的移动支付方式,但来到美国生活却遇到了各种不便。
“我已经习惯出门带钱了。” 去年7月刚到洛杉矶就读建筑学院的张女士抱怨说,在中国,出门只需要带一部手机,就可以用它到处花钱。 无论你去小商店还是路边摊,乘坐公交车还是地铁,只需打开支付宝(),扫描二维码即可完成支付。 张还说,前不久他在街上看到一名无家可归的人,他居然接受了二维码来支付捐款。 随着人们出门带的钱越来越少,“街上的小偷几乎失业了”。
回国过年的刘女士也感慨万千。 两年后回国,她感觉变化很大,尤其是移动支付的发展。 她说,当她带着现金出去时,她感觉自己花不完。 她举例说,和朋友聚会看电影、吃饭时,大家都会通过手机“美团”(手机APP)上的优惠券购买,然后直接在手机上下单。 但是,优惠券不能与现金一起使用。
此外,孩子们的新年红包也变成了电子红包。 她的一个弟弟开玩笑说:“以后走亲访友,脖子上挂个二维码牌子,上面写着扫码领红包。”
相比之下,现金和银行卡仍然是美国社会的主要支付方式。 据统计,60%的美国人使用银行卡或现金,而只有15%的人使用手机支付。 研究公司预测,到2021年,近80%的中国人将使用移动支付。
为什么移动支付在美国还没有起飞? 应该不是技术原因。 事实上,美国的移动支付技术比中国成熟得更早,只是银行体系和人们的习惯不同。 美国银行信用卡支付系统早已发展成为一个非常完善的系统。 移动支付在美国发展不快的原因之一是银行卡支付已经很方便了。 该电子支付平台CEO解释道:“我们的电子支付发展缓慢,是因为我们需要打破一个已经建立了很长时间的生态系统。” 他表示,移动支付发展缓慢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 消费者使用银行卡还是手机并不重要。 这没有问题。
其次,据《经济学人》报道,中国的信用卡支付浪潮还没有来得及兴起,移动支付已经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两国的支付系统有很大不同。 在中国,阿里巴巴和腾讯占据了移动支付业务的92%,而在美国,有14,000家金融机构和16家支付处理商。 协调任何一方发展移动支付都变得困难。
也许您也对以下文章感兴趣。 。 。
洛杉矶电子生活
德克萨斯电子生活
维加斯电子生活
北美世界日报
洛杉矶世界日报
洛杉矶世界日报唯一官方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