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公司主要靠P2P和现金贷赚钱,吃啥喝啥啊?

2024-03-29
来源:网络整理

“支付公司主要靠P2P和现金贷赚钱。”一位支付机构前员工告诉我。 “如果我不再接受它们,我能吃什么、喝什么?”

据了解,支付机构在现金贷平台上提供的渠道服务主要包括代收代付。 其中,付款是向借款人发送款项,托收是向借款人收取还款。

现金贷行业从业者孙莉透露,“收款服务按3‰收费,支付服务正常价格为1.5元/笔。”

有政策、有措施应对。 在利益驱动下,不少支付机构无意放弃现金贷业务,而是通过“包装”来绕开监管。

业内人士透露,常见的做法是对合作商户实体进行“包装”,“比如以科技公司、电商公司的名义”。

这时,第三方支付机构也会“视而不见”,只会象征性地审核被打包主体的资质,而不会看其背后的现金贷平台。 毕竟背后的平台就是它自己。 没有贷款资质。

除了包装实体外,一些支付机构也会依托持牌网络小贷的机构资质,为现金贷平台提供渠道服务。

孙莉表示,“在委托支付过程中,支付机构会将现金贷平台释放的资金转入合作持牌机构名下的借款人账户。”

消费金融俱乐部了解到,通过这样的渠道借款,现金贷平台需要额外支付4.5‰~5‰的费用。

实力雄厚的支付机构

在支付机构与现金贷平台的合作关系中,支付机构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遇到政策风险时,第三方支付机构会要求商户尽快转换渠道。”孙莉无奈地说。 “没有办法,只能要求系统尽快配合交换机了。”

另一位现金贷从业者也向消费金融表示,他曾遇到过支付渠道被切断的情况。 他还表达了现金贷平台在这种合作关系中的“被动”。 “没有其他办法,只能改变支付渠道。”

“直接清掉,关闭接口,对账后直接将资金结算到现金贷平台。” 支付行业从业者吴轲告诉消费金融俱乐部,遇到政策风险时,即使现金贷平台不愿意,也会被强制退出。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现金贷平台在清算时没有太多的缓冲时间。 孙莉说,“有的支付机构一周内就会允许你切换渠道。”

去年6月12日,一则现金贷商户退出的信息从连连支付内部流传。 对于没有借贷资质的商户,连连支付提供两种解决方案:

一是三个月内无交易量,6月15日清仓;

对于近三个月交易量的交易品种,6月19日起实时支付限额调整为50元,7月15日办理平仓。

从缓冲时间来看,对于近三个月交易量的现金贷商户,连连支付给出了1个月以上的调整时间,相对宽松。

但另一方面,额度调整变相“堵住”了现金贷的放贷渠道。 商户想要继续经营现金贷业务,就必须在短时间内转换支付渠道。

“大型支付机构不会提供现金贷渠道,只能找小额,但小额也比较难找。” 吴克表示,现阶段,对于已经关闭支付渠道的现金贷平台来说,想要在短时间内找到支付机构“接班”并不容易。

消费金融协会了解到,即使能够在短时间内接入新的支付机构,仍然会严重影响用户体验,直接导致退货率下降。

“改变支付渠道后,用户需要重新绑定卡。” 吴克认为,这会让用户体验变得不太好。

在现金贷领域,第三方支付代扣代缴业务与平台还款率直接挂钩。

一般情况下,签订委托扣缴协议后,当还款日到来时,第三方支付公司可以直接从借款人绑定的银行卡中扣除当期还款金额。

改变支付渠道无形中提高了用户还款门槛。 如果部分不愿意还款的用户不愿意及时绑定新的银行卡,原有的代扣代缴服务被关闭,将直接影响平台的还款率。

有自媒体提到,上个月富友支付开放了共享债限制,在三个平台上进行过交易的用户将受到限制。 受福友事件影响,超过800家平台的还款率下降了10-20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孙俪强调,目前支付公司不会切断资金量较大的现金贷平台渠道,只会要求借贷资金在一定规模以下的平台切换支付渠道。

有风险的支付机构

吴克向消费金融学会表示,因提供现金贷平台接入而频频被投诉的支付机构面临着两大风险:牌照无法更新和罚款。

支付牌照的稀缺导致支付牌照价格上涨。 支付机构为何愿意冒如此巨大的风险来试探监管红线?

据了解,目前持有牌照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分为三个梯队:

第一层是支付宝和财付通;

限额支付易宝能支付吗_易宝支付不了_易宝支付限额

第二梯队为拉卡拉、易宝、联动优势、连连支付、平安支付、百度钱包、京东支付、元钱支付;

第三梯队是剩下的200多家企业。

“在支付行业,90%的业务都是由支付宝和财付通处理的。” 一位支付行业从业者告诉消费金融报,三线支付机构基本处于没有业务的状态。

对于小型支付机构来说,由于渠道不完善,很难吸引用户,因此不得不“走错路”。

例如,支付行业的大多数机构都会通过“规避财务和税务风险”来吸引客户。 一些支付机构在现金贷行业业务介绍中提到,“资金不配置,就可以规避财务和税务风险”。

图片截自豆瓣

吴克告诉消费金融学会,这相当于现金贷公司在第三方支付机构开设了一个虚拟账户。 所有收付款资金将从该账户转出。 不经过现金贷公司的对公账户,就没有资金。 税务相关。

他接着表示,这是行业内比较普遍的现象,有的还会打入私人账户。 如果缴纳税款,这部分成本是现金贷机构无法接受的。

不仅如此,一些机构还会为一些灰色业务提供渠道服务。

“目前,对于支付机构来说,最赚钱的领域有两个,一是游戏业务,二是信用卡提现业务。”吴克还透露,“现在跨境支付很流行,但跨界——边境支付是不赚钱的,属于赔钱赚钱的生意。”

第三方支付机构只收取通道费,因此很难赚钱,特别是对于小型机构来说,情况更加困难。

“正常业务都是支付宝和财付通覆盖的,支付机构30%的利润来自灰色产品是很正常的。”吴克补充道,“对于小型机构来说,这个比例可能会达到60%以上。”

7月9日,央行官网宣布17家支付机构牌照成功换发。 但事实上,有19家平台参与了本次更新,这意味着还有两家机构没有出现在公开名单中。

据了解,这两家机构分别是天下支付科技有限公司和新疆一卡通商务服务有限公司。一位业内人士对媒体表示,“这种情况太少见了,过去无论是续签成功与否,央行都会公布。”

除了牌照更新问题外,连日来多家支付机构接连被罚款。

7月1日,因欢讯支付违反支付业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没收违法所得968.68万元,并处罚款4970.72万元,共计罚款5939.4万元。

据悉,这是央行史上对第三方机构开出的最大一笔罚单。

相关报道显示,环迅支付曾涉及多起诈骗案件,涉及贵金属、外汇、股票、期货交易平台等,还为多家互联网诈骗平台提供渠道服务。

消费金融学会梳理了数百起第三方支付投诉发现,除了现金贷平台外,为配股平台提供渠道服务也是用户投诉的重灾区。

吴克分析说,“与现金贷相比,向赌博或套现平台提供渠道服务更容易无法续牌或面临高额罚款。”

据《消费金融报》报道,除了第三方支付机构,聚合支付提供商的日子也不好过。

聚合支付又称“聚合支付”,是利用自身的技术和服务集成能力,整合多家银行、非银行机构或清算组织的支付服务。 此外,它还为商户提供除“支付、结算、清算”服务外的“支付服务”。

业内从业者认为,与聚合支付相比,第三方支付金额太小,非法贷款业务更容易被发现。

与第三方支付一样,聚合支付的主要收入是渠道费。 “频道费已经不赚钱了,现在所有的钱都是靠流量赚的。” 一位聚合支付行业从业者告诉消费金融学会。

持有流量的聚合支付将为他们的用户贴上标签。 上述业内人士介绍,“标注时,一般是按照商家所在行业来划分的。 例如,如果商家从事餐饮,就会对消费者客户群进行标签。 ‘餐饮’标签。”

流量转化的渠道有很多,比如电商或者社交网站,但几乎所有聚合支付都会通过金融来实现流量转化。

将流量引流至现金贷平台是聚合支付机构流量变现最常用的手段。

“流量大的话,就按商品卖,有的按转化量收费。” 上述聚合支付行业从业者向消费金融俱乐部表示,不同的流量水平具有不同的议价能力。

目前,消费金融服务尚未见到监管部门出台的相关文件。 有业内人士认为,如果正式文件出台,第三方支付机构切断现金贷渠道的执法力度将会加大。

但对于支付机构来说,生存比牌照更新失败或罚款的风险更重要。

注:本文受访者均为化名。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