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姚跃
编辑| 拍摄
来源 | 独角兽金融
大华智能(.SZ)参股的持牌支付机构卡友支付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卡友支付)遭遇15亿元索赔和诉讼,再次“逆转” ”。
继2023年10月被华夏银行厦门分行(.SH)起诉并于今年2月18日撤回诉讼后,近期,持卡人支付再次被华夏银行厦门分行起诉。 索赔金额仍为15亿元,多了1人。 被告。 目前,该案处于一审阶段,尚未开庭审理。
持卡人担心放开Pay,但大华智能似乎早就“放弃”了。 早在2023年12月,出于“卡友支付市场的变现价值远小于上述诉讼涉案金额”的判断,大华智能不惜削减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公司2023年增资3.1亿元,并宣布卡友支付股权投资账簿彻底“清算”。
当年,大华智能看中了A股稀缺的支付牌照,将卡友支付视为“公司发展互联网金融的中心”。 收购 Pay 30%股权后,急于推进全资持股。 然而不到两年,持卡人支付再次“搁置”,随后又发生“返利转账失败”等事件。
持卡付费车牌为何突然“不火”? 与此同时,Card Pay所属的收单行业发生了什么?
遭遇15亿元巨额索赔
大华智能公告称,诉讼金额与此前相同,为14.99亿元。 此前,被告包括卡友支付、卡友支付厦门分公司(以下简称:卡友支付厦门)、卡友支付股东及法定代表人上官不言,此次又增加了上官不言的配偶王宏宇。
华夏银行厦门银行认为,王红宇作为上官步彦的配偶,由于上述债务发生在两人婚姻存续期间,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王红宇应对该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偿还上述债务。
天眼查显示,上官步彦持有 9.05%的股权,为第五大股东、公司实益拥有人,并担任公司董事、总经理; 王宏宇持有 9.12%的股权,为第四大股东。 大股东,兼任公司监事。
上官步彦、王宏宇合计持股18.17%,超过公司第三大股东广州银联在线支付有限公司持股12.5%。
来源:大华智能公告
华夏银行厦门分行在起诉理由中提到,上官步彦作为卡友公司股东、法定代表人和卡友厦门公司负责人,滥用卡友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有限责任。其股东捏造交易。 华夏银行厦门分行作为卡友公司债权人的合法利益,要求其对原告上述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卡友公司和卡友厦门。
诉讼起因始于2016年。2016年8月,华夏银行厦门分行与卡友厦门签署协议,同意华夏银行厦门分行为卡友厦门特约商户提供T+0结算服务。 业务模式为华夏银行厦门分行向厦门持卡人提供T+0预付款,厦门持卡人在T+0(即T+1)的下一个工作日向华夏银行厦门分行划转等额T+资金。 )。 0交易资金及手续费。
简单理解就是,华夏银行厦门分行需要先向持卡人垫付货款,然后持卡人再向华夏厦门银行支付相应金额。
2018年9月13日,华夏银行厦门分行立即停止前述T+0支付服务。 2018年9月12日发生的交易资金为14.99亿元。 但持卡人厦门未能按时归还华夏银行厦门分行9月12日支付的14.99亿元。 华夏银行厦门分行遂提起诉讼。
已被大华智能“抛弃”
目前,大华智能为卡友支付第一大股东,持股30%。 不过,在华夏银行厦门银行首次对卡友支付提起诉讼后,大华智能已决定“放弃”卡友支付。
2023年12月,大华智能发布公告称,“卡友支付涉及本次诉讼,涉案金额远远超过卡友支付的市场变现价值”。 拟将其持有的Card Pay股权相关投资进行投资。 该费用列示为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账面价值减记至0元。 该费用列示为其他非流动资产剩余账面价值,全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大华智能的处理将影响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约-1.1亿元,计提减值准备约-2亿元,合计影响2023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约-3.1亿元。 因涉及卡友支付股权诉讼,大华智能1月31日发布业绩预告,表示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2.2亿元至3.2亿元,未达标。实现扭亏为盈。 。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白文喜表示,大华智能的这一决定体现了公司对持卡人支付股权价值的高度谨慎态度,也显示了公司对这部分投资的悲观预期以及对潜在风险的防范。未来。 。
来源:Can画廊
八年前,持卡人支付是大华智能的“小天天”。
大华智能的主营业务为非接触式IC卡及其他相关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在所谓“外延式扩张”战略的支撑下,大华智能近年来走上了“疯狂收购模式”。
2015年,大华智能通过竞价以约亿元人民币的价格获得卡友支付30%的股权,使卡友支付成为“公司发展互联网金融的中心”。 当时,卡友支付已为20多家银联网点、100多家商业银行提供支付服务,并拥有A股稀缺的全国线下支付收单牌照、第三方支付牌照和保理资管牌照。 。
随后,大华智能继续推动收购卡友支付100%股权,但未能成功。 2017年,大华智能因转型而开始“去金融化”,持卡支付也在寻找“下家”。
2017年之前,支付牌照仍是市场稀缺资源,“下一笔业务”很快就找到了。 2018年,大华智能与南京明鹏旗下实体签署资产转让协议,将其持有的卡友支付100%股权转让给南京明鹏,股权作价7.38亿元。 协议签订后,大华智能从南京明鹏收到共计3.46亿元的股权转让款。
值得注意的是,大华智能虽然签署了卡友持有的70%股权转让协议,但尚未获得监管部门批准。 因此,大华智能将向南京明鹏出售的持卡人支付100%的股权,包括70%的期权。
与此同时,2018年发生了一些事情,导致转会发生了重大变化。 当年,持卡人支付因重大违规行为被央行处罚,责令退出贵州、海南、甘肃等25个省区市的银行卡收单市场,罚款总额2582.5万元。 卡友支付由此从全国性银行卡收单机构变成了地方收单机构,支付牌照的价值也大打折扣。
资料来源:央行官网
处罚下达时,南京明鹏的转会尚未完成。 于是,看到这种情况,南京明鹏立即提起仲裁,请求解除持卡人支付的协议,并要求大华智能返还其已支付的股权转让款,同时支付违约金。
合同签订时,大华智能已将持卡人支付的运营权移交,双方仍对持卡人支付的罚款由双方负责。 不过,最终还是以和解告终。 但大华智能需向对方支付合计3.88亿元和解金,包括原预付的股权转让款、资本利息及违约金。
大华智能2023年半年报显示,2022年6月,公司已向南京明鹏返还收到的股权转让款3亿元,尚有8800万元未支付。 卡友支付目前由南京明鹏运营管理,双方正在就卡友支付股权转让事宜进行沟通。
也就是说,大华智能出售了持卡人,但未能付款。 不仅提前交出了经营权,还“偿还”了利息和违约金。
收单行业的起起落落
卡友支付成立于2003年,前身是中国银联控股子公司,并于2009年进行了股权重组。可以说,持卡支付是随着收单行业的爆发而兴起,随着行业趋于发展而衰落的。规范有序。
Pay主要从事银行卡收单业务。 收单业务是指消费者通过POS刷卡、二维码支付方式支付后,由专业机构向线下商户提供的非现金支付收结算服务。
早期,收单市场被银行垄断,收单机构只是通过POS业务拓展市场。 2010年,支付宝率先推出二维码支付,移动支付在消费端迅速普及。 随后线下商户收单业务需求大幅增加,银行供给出现“短缺”。
紧接着,央行出台《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放开收单市场,承认非金融机构进入支付领域,并对第三方收单机构实行牌照管理。 据《证券日报》报道,2011年至2015年,央行共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271张。
2012年6月, Pay获得央行第三方支付牌照,随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银行卡收单业务。
来源:Can画廊
一个行业的爆发式增长往往伴随着混乱。 收单行业还催生了套现、二次清仓等一系列违法现象。 这立刻引起了监管部门的关注。
监管首先是对行业的“围堵”和“清理”。 2016年,支付牌照的发放开始按下“暂停键”。 一方面牌照收紧,另一方面取消支付牌照的名单不断增加。 这也使得车牌更加稀缺,价格也随之飙升。
很快,2017年,监管开始对收单支付机构进行打击, Pay在此期间收到了监管罚款。
罚款显示,2017年10月至2018年1月,央行对卡友支付支付结算业务执法检查发现,该公司违反收单交易信息管理规定、违反收单外包业务管理规定、违反了准备规定。 支付管理规定、违反变更管理规定、违规留存银行卡敏感信息、未落实商户现场检查制度、违反收单结算账户设置管理规定等违规行为。
检查还发现,卡友公司未按要求保存完整交易记录,严重违反商户实名制管理规定等违规行为,还消极配合人民银行检查监管。
不仅如此,为引导行业长期健康发展,2017年以来央行通过“断直连、上缴准备金”等手段持续收紧调控,明确了第三方机构产生的客户准备金。 -交易过程中的各方支付机构。 今后将统一存入指定账户,并接受央行监管。 支付机构不得挪用、占用客户备用金。
白文曦解释说,此前支付机构可以利用客户备付金产生利息,但新规的实施,使得这部分利息收入不再归属于支付机构,从而减少了支付机构的利润来源。
艾瑞咨询《2021年中国线下收单行业研究报告》认为,从产业链利润分享模式来看,线下收单业务可利用的利润微薄,切断直连、足额缴纳准备金等措施将进一步挤压利润边距。
对于持卡人来说,因巨额罚款和上缴准备金而造成的业务大幅下滑造成了重大影响。 根据大华智能财报,2016年持卡支付为大华智能贡献净利润31.75亿元,2017年持卡支付对大华智能净利润的影响变为-1413.78万元。
央行官网查询显示, Pay已于2022年6月完成支付牌照换证工作,有效期至2027年6月26日,业务覆盖范围为天津、山东(含青岛)、四川、北京、云南、青海。 ,深圳。 但与之前相比,其业务覆盖范围缩小至贵州、海南、甘肃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资料来源:央行官网
“总体而言,2017年的这项政策有效防止了支付机构挪用或非法占用客户准备金的行为,提高了资金安全性,对支付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改变了支付机构的运营模式,也促进了支付机构的经营模式。”整个行业的规范、健康发展。” 白文曦强调道。
行业严格监管趋势持续不减,中小支付机构生存压力最大。 对于一些行业龙头企业来说,仍有回旋余地。 以第三方收购龙头拉卡拉(.SZ)为例,2023年上半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5.11亿元,同比增长54.69%。 拉卡拉在财报中提到,数字支付业务毛利率的恢复带动了公司整体毛利率的提升。
目前,拉卡拉不仅凭借规模优势分摊成本,还通过技术创新吸引客户,增加竞争优势,加速向综合支付服务商转型。 无论规模还是投资,都有些超出目前持卡人支付的能力范围。
2023年央行召开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工作会议,再次提到规范支付行业发展,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从贯彻落实监管要求,防范风险,推动收购业务回归本位、明确风险、稳健发展。
博通咨询金融行业高级研究员王鹏博曾向北京商报分析,中国人民银行在上述会议上释放了三个信号。 一是监管机构将继续加强对收购行业的管理; 二是人民银行明确市场上仍存在不合规机构需要整顿,这也为展览机构敲响了“警钟”; 三是引导收购者回归本源。 支付机构必须服务真实的商户,让市场环境持续明朗。
您了解“收单”业务吗?您经常使用哪些支付方式? 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