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出租车驾驶员17年夜班见证城市变迁

2024-04-02
来源:网络整理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湾客户端关上车窗,打开空调,隔离车外的寒风和雨水。 盛虎每晚会按计价器十几次,车顶上还会有一个绿色的“空车”标志。 “有客”一次次变红。 作为一名夜班出租车司机,夜间将乘客安全送达目的地不仅是他的工作,更是他的工作责任。

雷锋车队的胡盛和他的队友们。

2017年夜班,见证城市变迁

“我从1998年4月13日开始开出租车,那天是我人生的转折点。” 合肥出租车司机胡盛,43岁,合肥人。 开出租车之前,胡盛在胶木厂打工,每个月只有300多元的收入。 “后来,我开出租车一个月能挣900元,已经很不错了,我感觉很幸福。”

在他职业生涯的前三年里,他白天全职开车。 此后,他改做夜班司机,在黑暗中陪伴自己。 他每天下午6点接班,次日早上7点接班。 这两个时间点,已经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长达17年之久。

“很久以前,合肥的路很少,我就在市中心的路上走来走去,整个晚上都在路上。” 他说,近年来,合肥市区面积不断扩大,交通更加发达。 平均来说,经过一晚上的奔波,他能接到20到25个订单。 除去开支,他一天的收入大约在200多元。 “不过最近天气太冷了,晚上路上人不多,一晚上大概只有十几单。”

车内空调开着,完全挡住了车窗外的冷空气。 乘客每次上下车、打开车门时,都能感受到温差。 不少乘客瑟瑟发抖,坐在车上,顿时感觉暖洋洋的,不禁感叹:“真暖和啊。” 他听了,心里暖暖的。

传递爱,编织冬夜温暖

“你妈妈已经找到了,你放心,我会让我们的33号队员接你妈妈回家。” 盛虎不仅是一名普通的出租车司机,还是合肥南战雷锋车队的队长,唯一在一个月内帮助两位在寒风中迷路的老人回家。

“去年3月5日雷锋日,南战雷锋车队正式成立,有队旗、有对讲机。” 雷锋车队微信群有500人,多个兄弟群数百人,好友超过5000人。 圈内,仅出租车司机就有448人。 盛虎表示,如果有人丢了东西或者有人走丢了,只要发到朋友圈,大家都可以看到信息。 强大的朋友圈和各种关系也让他们能够尽自己的能力去做一些好事。

不久前,盛虎朋友圈里一个叫老万的人向他求助。 “老万说,他邻居的妈妈下午3点在东七菜市场走失了。” 盛虎让老万尽快把老太的照片和家人的联系方式发过来。 收到消息后,他立即转发到自己的朋友圈和各个微信群。 “之后,很多人也开始转发。”

第二天凌晨两点,正在开车的盛虎接到了球队33号队友的电话。 队友称,他在合肥高新区何家府门前找到了老人。 最终确认他是一位走失的老人,于是他请求33号队友将老人带回家。 “老人走失的情况比较多,找到的成功率也比较高。我们上夜班,路上的人和车都比较少,如果看到老人独自走在路上体型和外貌都差不多,我们组里的队友我去问问。”

“你帮助过别人多少次?” 记者问他。 他说数量太多,数不过来。 现在,当一些乘客遇到困难寻求帮助时,很多出租车司机都会说:“去找我们的车长吧,他也许能帮助你!”

常年工作,患职业病

“如果我今晚不开车,我晚上将100%无法入睡。相反,晚上是一天中最清醒的时间。” 盛虎说道:“除非家里有事,我一般一年到头都在营业,晚上的这段时间,我平时都在工作,如果偶尔强迫自己睡觉,我就睡不着了。”睡着。”

早上7点回到家后,盛虎并没有太多的休息时间。 “大儿子现在已经读大学三年级了,不需要太多照顾。家里的老二才两岁,我回家睡觉的时候,他总是‘骚扰’我,叫我和他一起玩。” 语气有些无奈,脸上却挂着笑容。

“我老婆在家照顾孩子,我一个人干活,家里有四口人,虽然我每个月的收入不多,但我还是比较容易满足和知足的。” 盛虎说,因为自己开车时间长,所以工资经常保持不变。 关于姿势,2014年,他感到颈椎和肩膀不适。 有时坐久了,他会感到背部僵硬。 “现在我更加注意了。有时我会扭动头,然后给自己按摩。” 颈、肩、腰肌劳损,甚至肾结石,都是出租车司机的职业病。 盛虎身边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

从事该行业20多年的盛虎说,他经常遇到一些不文明的事情,比如有人醉酒呕吐、乱扔垃圾等。 “我们开了这么多年车,又是服务行业,发生什么事我们都能忍。但我也希望大家对出租车司机多一些理解和尊重,共同努力保护车内环境。” ”。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湾报 客户端记者 钟红 程国义 摄影报道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