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电子支付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本文从我国电子支付发展实际出发,分析了当前我国电子支付中存在的CA认证安全风险、立法监管缺失以及电子支付相关问题。我的国家。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知识推广力度不够等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关键词:电子支付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对策
1、我国电子支付发展现状
(一)中国电子支付交易规模及市场划分
相关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已达4.57亿。 我国电子支付提供了巨大的市场蛋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其中。 据艾瑞咨询统计,2011年我国支付行业互联网支付业务交易规模达1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速连续六年超过95%。 特别是2010年第三方支付拍照的发行,确立了第三方支付的经济和政策地位,为其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
2011年,行业格局总体较为稳定,支付宝继续保持第三方支付行业领先地位。 从市场份额来看,大型企业分为三大阵营。 第一组的支付宝和财付通占据了三分之二的市场份额。 这使得第二集团与第三集团相关企业的股份差距不断缩小,竞争异常激烈。 当前市场的同质化导致了严重的竞争。 只有技术创新和产品变革才能颠覆市场份额。
(二)我国电子支付业务监管现状
2005年,央行发布《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和《电子支付指引(第1号)》,发出了将第三方支付纳入监管的信号。 2010年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从此,第三方支付结束了无监管状态,开始“持证上班”,进入受监管行业。 一个有法可依、有规可循的阶段。 中国人民银行2010年5月26日在其官网宣布,支付宝、快钱等27家企业已于5月18日获得央行颁发的第一批第三方支付牌照。至此,经过五批发放支付牌照已发放,已有101家企业获得支付牌照。
2、中国电子支付前景
(一)我国电子支付发展存在的问题
1、CA认证问题。
(一)技术安全。 目前CA产品的所谓安全仅仅解决了加密和签名的问题。 大多数商业银行使用的服务器证书都是由国外CA机构颁发的,在我国并未取得合法资质。 假冒的风险大大增加。
(二)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和法规。 一旦CA机构出现问题,将会引发整个在线支付乃至电子支付领域的系统性风险。 然而,我国并没有统一的认证体系。 存在如此碎片化的混乱局面,相关行业法规也有待完善。 亟待建立完善的行业技术标准并实施审慎监管。
2、缺乏政策、相关法律法规
国内法律法规尚不能为电子支付业务的发展提供充分的保障。 尽管上述相关法律法规已经实施,但仍存在差距。 例如,面对日益拥挤的国内市场,第三方支付公司开始将触角伸向海外。 但在跨境支付方面,目前尚无监管细则。 由于缺乏具体的监管规定,相关企业在处理支付安全等问题时有时会面临混乱的状态。
3、用户对电子支付安全的担忧和缺乏相关知识
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用户不选择在线支付的首要原因。 艾瑞电子支付报告显示,66.1%的用户将不安全交易列为第一原因。 还有一个事实是,目前许多消费者在使用电子支付时缺乏基本的注意事项意识。 例如,他们在公用电脑上使用网上银行后不点击“退出”,并设置六个0等容易猜到的数字作为密码。
(二)我国电子支付发展战略
1.优化电子支付相关法律监管环境,提升风险控制能力
电子支付的健康快速发展离不开相应法律法规和监管措施的保障。 面对近年来电子支付快速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有关部门必须加快立法步伐,严格监管参与行业机构,确保电子支付健康快速发展。
(一)完善电子支付法律体系
解决我国电子支付法律问题的根本出路是通过立法填补电子支付法律体系的空白。 就整个体系而言,需要制定与电子支付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法律规范:一方面,主要是明确参与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以更好地解决纠纷; 另一方面,要正确处理与银行、消费者、第三方的关系。 关系,引导电子支付逐步向保护消费者的非银行模式发展。
(二)统一行业标准,实施审慎监管
统一行业标准是电子支付拓展发展领域、向垂直纵深方向发展的前提。 有关部门应尽快明确和统一标准,使电子支付参与各方进一步明确权责,更加准确定位发展战略,通过行业间合作整合优质电子支付资源,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品质,创造和提升电子支付盈利模式的核心价值,持续推动电子支付业务的纵深发展。
2、完善电子支付软硬件环境,加强信息安全防护
当前,信息安全问题无处不在,建立完善的互联网支付系统日益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 一方面,统一各银行身份认证系统,更新安全防护措施,推动网络支付平台向规范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另一方面,完善操作系统安全漏洞,增强网上银行信息安全防范能力,逐步提高电子支付的安全性。 确保公众对电子支付信心的技术体系。
3、加快支付模式创新,促进市场拓展
通过各种技术和管理创新来提高风险控制水平,是电子支付发展的灵魂,也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电子支付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加快CA核心技术研究,紧跟信息科技发展最新趋势。 二是加大业务模式创新,建立健全业务创新和信息化的网络体系。 着力发挥电子支付优势,简化业务流程,实现信息化,使电子支付融入社会经济运行各方面。
参考:
[1]蔡东. 电子支付业务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 中国金融计算机,2012年15-18
[2] 陈克飞. 电子支付的现状与发展[J]. 计算机工程,1997,32:183-186
[3] 黄卫东,陆佳. 电子支付发展分析[J]. 网上银行实践,2011,11:73-75
[4] 李晓峰. 促进电子支付安全健康发展[J]. 董事论坛, 2010.03
[5] 熊向辉. 我国电子支付现状及改革策略[J]. 北方经济,2007,5:57-58
中国电子支付发展现状| 我国电子支付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推荐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