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中国互联网企业支付业务创新能力的推动下,中国支付行业快速发展,从跟随者转变为全球行业领先者。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从消费互联网阶段发展到产业互联网阶段。 信息技术“赋能”进一步增强,与实体经济的联系进一步增强。 深度融合加速了实体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进程,从根本上改变了经济发展模式,重塑了全球产业链分工。 在工业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支付如何为工业互联网转型发展提供能力支撑,将是未来几年支付企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移动支付是消费互联网发展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人民银行3月份发布的最新报告《2019年支付系统总体运行情况》显示,2019年我国网上支付交易额达到9400亿,与2015年数据相比,交易额增长了四倍多。过去四年。 其中,移动支付的增长尤为显着。
从相关行业调查报告可以看出,2019年移动支付在个人消费中的占比为64%,而2018年这一比例不足40%。从消费金额来看,2019年人均移动支付消费金额已超过每月2900元,较2018年增长11%,20%的受访者月均消费在5000元以上。 移动支付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国移动支付快速发展的直接原因是中国支付行业通过创新迎合了移动消费者的需求,移动用户体验在保证安全的同时日益完善。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由于过去10年中国消费互联网的快速崛起。 在巨大的消费市场、完善的移动基础设施等综合因素影响下,中国互联网迅速从模仿走向创新,成为全球互联网的引领者。 目前,全球最大的20家互联网公司中有8家来自中国(12家来自美国)。 因此,可以说,中国的支付产业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阶段性成果; 同时,中国移动支付的创新也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未来几年支付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近年来,移动支付逐渐从指数式增长放缓至常态式增长。 支付的主线,特别是移动支付,是继续提高渗透率。 一方面,不少支付企业不断拓展行业应用,比如在交通等垂直领域不断发力。 另一方面,移动支付和电子商务已成为中国互联网向全球扩张的重要推动力,加强了在全球不同地区的渗透。
移动支付在支付便利性方面不断创新,声纹验证、指纹验证、人脸验证等更多创新支付方式也在快速发展。 不过,由于二维码移动支付已经足够方便,这些创新更多的是支付体验的提升,而不是根本性的颠覆性创新。
如果回到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大背景和趋势,笔者认为,服务工业互联网,成为企业数字化的基础能力,是下一阶段支付发展的重要方向。
1、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是工业互联网化、数字化
摘自《中国互联网经济白皮书2.0》
2019年,波士顿咨询集团发布《中国互联网经济白皮书2.0》,其中提到中国前端消费互联网数字化领先全球。 在与2C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各个领域,中国的数字化领先于美国等其他发达国家。 。
但在后端工业互联网部分,数字化程度仍处于发展阶段,整体情况远远落后于美国。 现在大多数企业遇到的问题是消费者已经数字化,但企业本身还没有数字化。 没有数字化,就无法实现快速创新和智能决策。 显然,它跟不上竞争的步伐。
从宏观来看,我国主导的消费互联网持续升级,正在推动产业互联网转型。 一方面,消费互联网需求侧的迭代倒逼供给侧改革; 另一方面,更多的数据积累和终端的在线化让产业升级成为可能。 总之,我国工业互联网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成为我国下一阶段互联网发展的重点。
2、我国进入企业数字化关键期
跟随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浪潮,数字中国将是中国未来10年最大的机遇。 通过自动化设备、机器人、物联网、5G基础设施、SaaS服务平台、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一系列技术手段,各行各业将实现行业的在线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近年来,我国在政策制定上明显向数字化倾斜。 最近的“新基建”,包括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方向,本质上都是建设信息数字基础设施。
在消费互联网发展的时代,移动支付已经成为消费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助力消费互联网的快速扩张。 在即将到来的工业互联网时代,支付也必须发挥类似的作用,以满足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需求。 同时,只有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支付行业才能保持持续快速发展。
支付的下一站:工业互联网数字工具
如果要成为工业互联网数字化的基础,支付需要解决工业互联网数字化中的一系列问题。 就像消费互联网发展初期一样,如今服务于企业的B端支付在便利性、用户体验、产品功能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我相信这是支付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未来。
一、支付要更好支持企业资金收付需求。
目前企业支付基本只能通过B2B网上银行完成,适应性窄,便利性差。 另外,由于B2B网银支付公司通过支付公司扣款,因此支付单位名称与存款人名称往往不一致。 这些都阻碍了企业支付的普及。
未来企业支付应通过移动安全认证技术、大数据技术、区块链技术等进行,可以通过手机等载体便捷地进行支付,利用各种新技术、新业务方式,尽可能保证安全性。可能的。 便利性的提升,将更好地普及企业支付,助力企业线上业务。
2.支付将升级为企业服务工具
在企业数字化的过程中,支付有机会通过云平台成为企业的服务能力。 支付的基本能力是支付主体的收付能力。 对于企业来说,接收付款或处理资金比个人复杂得多。 首先,支付不仅涉及普通的资金交易,还涉及企业经常遇到的银行票据、商业汇票等金融工具。 其次,支付涉及多种内外部系统,如公司内部财务系统、外部银行及企业系统、公司运营的业务系统等。
支付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云计算等技术拓展支付的内涵,从狭隘的支付服务发展到更完善的资金处理服务能力。 然后将支付业务模式从交易服务升级为企业服务。 在拓展服务内容的同时,将为支付企业形成更健康的商业模式。
3、支付助力工业互联网
工业互联网对于传统企业来说往往意味着商业模式的升级。 从供给侧和需求侧重构业务,需要打通生产、流通、消费。 在此过程中,支付可以通过支付能力、账户能力、金融服务能力来协调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业务发展。
首先,支付企业可以通过全场景支付能力覆盖工业互联网的支付场景。 其次,通过场景连接,融合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完成工业互联网平台业务的数字化。
通过金融科技的深度应用,支付企业可以深度嵌入到企业的供应链、服务链、商户侧的金融链中。 在用户侧,他们可以深入渗透到消费者决策和交易过程中,通过提供更多的服务来创造新的商业模式。
在工业互联网服务过程中,支付企业可以提供支付服务、交易服务、数据服务、账户服务、金融科技服务等。 从单一支付服务商升级为综合性数字服务商。
工业互联网背景下,支付企业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多服务
近年来,第三方支付公司针对B端企业推出业务升级计划,通过数字化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业务转型和服务升级,为传统企业提供金融科技解决方案。 这些解决方案服务于物流、交易市场、垂直电商、采购平台、数字供应链平台等各个细分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以某行业领先的交易市场为例,传统交易市场主要采用地理集聚效应,匹配行业商家之间的交易。 然而,在互联网逐渐渗透的背景下,传统交易市场需要面临来自互联网平台的竞争。 只有利用好互联网工具和技术,通过业务转型和服务升级,传统交易市场才有机会在未来获得竞争优势。
数字经济时代,传统交易市场要从实体贸易平台升级为数字贸易平台,首先必须实现信息流、物流、商流、资金流的全面协同。 但目前的情况是,传统的线下市场交易往往不纳入管理。 交易资金流向数据主要分散在各支付机构和银行之间,无法与信息流、业务流匹配。 当然,数据保留和基于数据的管理是不可能的。 服务升级。
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为交易市场提供支付、账户、交易、清结算、金融等综合服务。 通过提供“场景化支付金融”服务,打通不同业务场景下的贸易交易数据,帮助交易市场打造“商-货-商”数据闭环,实现支付数据的自然留存,逐步解决无法准确掌握运营数据的问题。 痛点。 同时,基于积累的数据,我们为传统交易市场提供交易数据支持,最终帮助客户从传统交易市场业态向数字交易平台转型升级。 客户的业务模式也从物业租赁升级为垂直行业的全产业链服务。
结论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支付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在这里,工业互联网将成为互联网的主要方向。 许多传统企业通过业务数字化重新设计了业务流程和商业模式。 支付也伴随着这个数字化进程的逐渐成熟。 在未来的支付中,资金收付将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能力。 支付将通过资金线上化帮助企业完成数字化,并依托金融科技能力开发新的业务内容和商业模式。 付款后的下一站。
作者是联华电子产品经理霍伟。 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 长期从事金融行业相关工作,在支付行业拥有丰富的经验。 对电子商务、支付、互联网金融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丰富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