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金服“盖楼大挑战”,双十一消费记录再次刷新

2024-04-07
来源:网络整理

文/张小旺

又是一年双十一,消费记录再次被刷新。

1小时03分59秒,天猫双十一总交易额突破千亿大关,比2018年快43分27秒,比2017年快近8小时; 14小时21分27秒,当日猫双十一总交易额再次突破2000亿。 去年同期天猫达到这一交易量用了22小时28分37秒; 截至24:00,2019年天猫双十一交易额为2684亿。

又一重大电商事件,改变的是交易量的爆发式增长和不断刷新的交易记录。 不变的是消费者在重磅折扣下难以抑制的购买欲望,哪怕可能花掉下个月的工资,甚至是下个月的工资——随着花呗、京东白条等金融服务,分期付款已成为主流之一目前的消费方式。

破纪录的数据背后,支付宝和京东数科创造了金融领域的新玩法,从花呗开多个账户,到花呗分期免服务费,到部分欠条免息,再到双十一竞赛,从电子邮件到商业传播到金融领域。

蚂蚁金服的新武器

对于今年的双十一,天猫的预热策略非常巧妙。

首先推出“搭楼挑战”,以“全民瓜分20亿红包”的裂变玩法,掀起双十一销量狂潮。 随后又取消了支付宝花呗账户限制,进一步释放消费空间。 天猫用尽一切努力,让这场狂欢成为可能。 推向高潮。

11月6日,支付宝花呗宣布取消账户限制,并新增支持“多账户开户花呗”功能。 对此,蚂蚁金服客服表示,为了满足用户需求,在目前完成实名认证的基础上,一张身份证最多可以开通3个花呗,是否真正可以开通将由系统。

同时,开立多个花呗账户时,账户分开管理,即账户独立消费、单独还款。 根据《花呗开立多个账户使用指南》,未来不同花呗账户之间的额度可以共享。 例如,账户A可以与账户B共享配额,也可以选择恢复配额。

但开放并不意味着完全自由化。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蚂蚁金服系统会根据综合评估(芝麻信用+支付宝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合理决定是否为用户开立多个花呗账户。 ,对应的新开通花呗额度是多少。

这意味着,在严格的筛选体系下,芝麻信用高、支付宝账户数据好的用户在深度消费方面的需求将得到进一步挖掘。

开放与克制并存,这也符合天猫的初衷。 11月5日,蚂蚁金服高调公开发起“消费金融机构社会责任倡议”,向消费金融机构提出“适度利率”和“克制授信”的建议。

至于为何提供花呗多开功能,业内人士表示,最终目的是为了刺激消费,进一步扩大花呗的市场规模。 在双十一之际开通该功能的直接好处是,最大限度地实现“双十一交易额”与“新花呗使用额度”的相互积累,在扩大花呗贷款业务规模的同时,带动平台交易量的增长。

华北的两次危机

事实上,蚂蚁花呗和京东白条都是配备分期支付工具的场景化传统电商平台,见证了分期电商从兴起到繁荣的全过程。

消费金融是分期电商的关键核心,真正蓬勃发展是在2013年以后。2013年下半年,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和《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消费金融公司十项管理措施》。 自此,消费金融开始成为热门话题。

京东白条、花呗应运而生。 2014年2月,京东白条正式上线,2015年4月,蚂蚁花呗正式上线。 基于京东和阿里巴巴庞大的生态系统,两家率先尝到了信用支付带来的红利。

鲜为人知的是,花呗的推出并不那么顺利。 蚂蚁金服内部曾经历过一段艰难的奋斗时期。

2012年,蚂蚁金服内部孵化了一个名为“维他命”的项目,旨在解决支付顺畅的问题。 但发布前一天晚上,团队却出现了纠葛。 他们担心这种商业模式得不到行业和用户的认可,上线就搁浅了。

随后,整个团队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反复思考和测试这个新项目。 最终于2015年,该项目以“华北”品牌正式上线。

很快,另一场危机袭击了重生的“华北”。 2015年5月,花呗团队通过严格的风控模型,筛选了一批约20至3000万的用户,为他们提供了支付链上的“快速激活”功能,但“默认激活”功能却给人留下了操作印象消费者感受到安全危机。 结果,花呗被监管部门追责、罚款,甚至还获得了阿里巴巴专门为服务不到位的团队颁发的“烂草莓奖”。

此后,花呗团队用了近7个月的时间,改造了70个有问题的体验功能点。 整个华北团队的决策风格变得更加“内敛”。 一旦出现用户体验差的业务,“砍掉”就变得十分坚决。

“你无法想象这件事对花呗的影响。直到2016年双11,这方面还有舆论。事实上,如果有默认激活的概念,对这个产品来说将是毁灭性的。” 华北事业部总经理邵文兰15年成为华北项目负责人。 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他仍对这场危机印象深刻。

白条沉没战

下沉是京东数科本次双十一的主旋律。

双十一期间,京东金融APP联合多家线上线下合作伙伴,送出10亿元补贴。 10月18日至“双十一”期间,所有订单均可返现,消费无门槛。 使用它,所有支付场景都是直接、即时的折扣方式。

借助补贴,京东金融结合各项服务权益,让更多用户参与近期购买。 同时让三四线人群敢于买大件,真正让折扣下沉,变得简单直接,提升体验。

“这项补贴不仅与京东商城和京东金融APP的活动有关。 我们携手农业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等30多家银行和近百万品牌商户共同打造这样的补贴,覆盖全国。 300多个城市都有补贴相关活动,包括餐馆、超市、便利店、自动售货机等。”京东数科用户中心总经理蒋明利表示。

事实上,京东金融在下沉市场的布局早已开始。 京东惠民站是京东金融面向三四线人群的一站式服务中心,为用户提供除产品销售外的金融、物流、商品等服务。 惠民站区域设置中,金融服务区、商品购物区、品牌推广区相互配合,提升三四线人群的购物体验。

蒋明丽表示,截至目前,京东惠民站已覆盖全国近4万家门店,线下招募了6.5万家合作伙伴,覆盖全国1700多个区县、8万多个乡镇。

通过惠民站的建立,京东数科也完成了广告主与下沉人群的链接,成功实现线上线下互联。

蒋明丽表示,京东数科为广告主提供下沉营销的碎片化特点,打造一站式下沉营销服务,包括品牌广告与私域流量的整合营销,以及发挥本土化优势。 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 此外,京东数科覆盖全国90%的广告资源,奠定了良好的线上认知基础。 线下、每天在全国300多个城市、1700多个区县同步启动的本地促销活动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京东发布的战报显示,11月1日0时00分至11月11日23时59分59秒,“11.11京东全球好货节”累计订单额突破2044亿元。 同时,本次双十一期间,京东成为最大的品牌增长市场,诞生了2个百亿品牌、160亿品牌和1250亿品牌。

其中,下沉市场自然功不可没。

花呗、白条支持电商活动

10月31日,微博博主@发起了话题#你是否应该为了梦想提前花钱? “如果钢琴、相机、培训班等可以分期付款,你会把工资花在自己的爱好上吗?” 与此讨论同时发起的微博投票。

在 4,549 名参与者中,只有 1,319 人明确表示不。

近5000人的人口基数并不大,近三分之二的人口并不反对提前消费,也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大趋势是,90后甚至00后已经成为消费主力军。 。 更准确地说,在花呗、白条等分期电商近年来的市场培育下,年轻一代提前消费的消费习惯正在逐渐养成。

消费大数据显示,从天猫双十一历史数据来看,自2016年起,90后消费者比例开始超过80后,到2018年达到46%。

早在2017年,一位蚂蚁金服高管在蚂蚁开放日上表示,当时蚂蚁花呗用户数量已突破1亿,其中90后用户占比47.25%。

蚂蚁花呗此前发布的《2017年青年消费生活报告》也指出,在中国近1.7亿的90后中,开通花呗的人数超过4500万,即平均每四个岗位就有一个人拥有花呗。 -90年代使用花贝。 不久之后,融360又推出了2018年消费贷款调查,结果显示,90后在贷款人群中占比高达49.31%。 90后已成为消费金融的绝对主力。

11月11日凌晨,京东数科旗下京东金融数据显示,11月11日第一个小时,京东交易额同比增长320%,京东支付峰值同比增长327%同年。 此外,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数据是,京东白条交易额在短短10秒内成功突破1亿。

事实上,双十一并不是京东的主战场,但即便如此,“外宾”京东白条仍然凸显了其强大的消费者吸引力。 这背后,代表着年轻一代无限的购买力。

也正是因为如此,华北的力量才显得更加可怕。

2015年是花呗上线后经历的第一个双十一。 当年数据显示,花呗交易总数为6048万笔,占支付宝整体交易笔数的8.5%; 2016年双十一,这一数字增至2.1亿笔交易,占比20%,直接拉动消费高达268亿元。

到2017年,蚂蚁金服披露的数据显示,在手机端,花呗的交易额占比超过40%,仅双十一一天,蚂蚁花呗就在原有基础上至少新增了1760个用户,超过8000万。 授信额度1亿元。

B面新蓝海

同样两家手机品牌门店,其中一家标明“本店支持花呗分期”,那么这家店的客流量和交易额绝对遥遥领先。

这不是一张空嘴。 支付宝公开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双十一期间,使用网商贷的商户销售额增幅高达50%; 一组更亮眼的数据是,花呗分期产品平均销量同比增长超过90%。

蚂蚁金服数字金融总裁黄浩此前曾指出,开通花呗可以增加交易量,帮助商户更好地做好生意。 花呗此前公开的数据还显示,即使在非双十一期间,开通花呗后,商户交易量平均可增长38%,交易用户平均可增长32%。

这意味着,除了C端用户之外,B端开始成为新的红利增长点。

支付宝和网商银行发布的天猫双十一商户报告显示,今年天猫双十一,网商银行向超过300万中小商户提供3000亿元贷款支持,帮助商户解决备货和资金周转问题; 与此同时,天猫商家针对800万件双十一线上商品推出了花呗免息分期。

“为了帮助商家更好地做好生意,蚂蚁金服在本次天猫双十一期间有两项新的尝试。 一是为商户提供一键贴息功能。 目前,天猫商家已开通花呗800万种商品。 免息分期付款; “二是根据场景向商户提供金融工具,对居然之家等家装场景的‘聚妙贷’借贷提供专项额度。”黄浩此前在接受金融业内人士采访时表示。

从花呗到借呗,再到网商银行,沉默的蚂蚁金服为这次双十一明确布局了B端布局,从提供免息分期服务到金融工具再到贷款资金支持。 这套密不透风的屏障进一步增强了双十一的造血能力。

京东数科也非常重视B端的巨大潜力。 在今年主战场“618”期间,京东供应链金融为商城供应商提供了去年同期三倍以上的融资规模,为供应商备战618提供了便利。截至618年底,京东供应链金融已服务30家中小微企业玩家和70万个体商户,历史累计贷款金额近6000亿。

但无论是“618”还是“双11”,无论是对于用户端还是B端,巨头们的布局都只是一个缩影。 这背后是万亿级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9月发布的《2019中国消费金融发展报告》显示,互联网消费金融借贷规模从2014年的0.02万亿增长到2018年的7.8万亿,增长近400倍。报告指出,根据2017年统计口径,以银行业占比12%为标准。 剔除饮料行业的互联网贷款后,2017年和2018年互联网消费金融借贷规模仍达到3.9和6.9万亿元,规模依然不容小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