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年3月开始,个人支付码将不再用于收款。 以后买东西还得刷银行卡吗? 目的是为了打击微信和支付宝的垄断吗?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中,提到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区分个人和特殊商户,禁止使用用于远程非面对面使用的单独静态支付代码。” “代收货款”,也就是说,如果你截图发给对方,对方可能无法识别。
例如,路边摊、各种商店、小商店可能无法使用打印的微信和支付宝支付码。 您必须使用特约商户的支付码,而不是您原始个人码的截图。 听。 看似复杂,但实际上对你的生活并没有太大影响。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还没有准备好迎接所有新的犯罪行为,比如电信诈骗。 仅2020年1月至4月的支付结算中,涉及违法事件的比例就高达42%,且一直保持稳定。 快速增长意味着原有的扫码支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
还有人利用静态支付码作为洗钱渠道,做出违反各种红线的事情,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他们现在所做的只是在原来的代码上加了一个定位功能,无论是早上买豆浆油条,还是去市场买水果蔬菜,每笔支付都需要自己完成。
只有采用这种“留下痕迹”的方式,才能充分保障您的信息和资金安全。 即使遭遇电信诈骗,仍能提供充分的不在场证据。 国家的初衷是好的。
在全面防控金融风险的当前阶段,决不能允许一些不稳定因素出现。 当企业和个人的生活会更加困难的时候,难免会有一些人耐不住寂寞,思想扭曲,想要赚快钱。 同时,也是为了资金和税收的规范管理。
虽然目前不少商户使用个人支付码收款至微信或支付宝账户,但在提取现金时,手续费相当于交给公司。 以后可能可以改用专门商户的支付码,比如超市里的,商户扫一扫。 直接将钱转入银行卡,管理更方便。 这是否扰乱了微信钱包和支付宝的“奶酪”? 势必影响两大产品的重新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