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概念在消费金融领域提出已有十年。 从场景消费到线上消费,从支付体验到商户生态,每一个金融科技独角兽的崛起都会带来一个“圈”字。 例如,支付宝的发展催生了“支付圈”一词; 微信红包推出“场景圈”概念; 互联网生态系统的建设几乎就是一个造词的过程。
每解决一个新的痛点,就会出现一个新的术语。 那么,这么多的圆圈在哪里重叠呢? 难道只要我们不断创新,总会出现新的词汇吗? 毫无疑问,所有圈子的重叠点应该是:用户体验。 这个话题既老又新,是所有互联网产品的锚点。
酒香不怕巷子深,真金不怕红炉火。 良好的用户体验是吸引客户的最佳方式。 在支付领域,用户体验分为开户、消费、获客、支付四个层面。 能够击中客户四大圈的痛点,是在这个生态中制胜的法宝。
1、开户圈:100秒开户留住客户
大家还记得吗:为了对抗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这两个移动支付领域的霸主,某国有支付平台忧心忡忡。 继之前的6.2折活动之后,我们又推出了XX钱包,扫描二维码支付即可获得即时折扣。 但消费者并不买账。 大家想做的就是薅XX钱包的薅羊毛,用完折扣后立马卸载钱包。 这次支付转型的失败在于XX钱包的开户速度太慢。
开户前,您必须准备好银行卡、身份证、62开头的银行卡,还必须有足够的流量下载XX钱包。 您还需要足够的耐心来开设账户。 相比之下,互联网金融公司的支付钱包更加接地气。 比如,最近开始主攻在线支付的苏宁支付,就全力以赴,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开户时,苏宁支付注册仅需6步。 输入您的账号和密码,输入验证码,设置支付密码,输入您的身份信息,输入您的银行卡,输入验证码。 这些简单方便的步骤可以让您在最短的时间内成功开设账户。 100 秒时。
但不少网上支付注册程序步骤较多且繁琐,十多分钟未能成功开户的情况屡见不鲜。 与苏宁支付等互联网公司的快速开户方式相比,这些公司的速度令人震惊。 在开户圈的竞争中,时间就是金钱,100秒就可以开户,留住客户。 越短,越容易吸引消费者。
2.消费圈:打开手机的10秒决定最后一次支付APP
当前移动应用市场竞争激烈,但机遇与挑战并存。 同类、相同功能的应用程序在产品设计和发布上展开殊死较量。 如何可持续运营对于APP来说至关重要。 如何进一步挖掘用户的喜好和需求,并以此不断优化产品功能和运营活动,提高用户留存率,是开发者应该更加关注的话题。
互联网经济似乎只允许赢者通吃。 打开手机后的10秒内,点击微信还是QQ,决定了APP在手机中保留的速度。 虽然手机的内存容量越来越大,可以安装的APP也越来越多。
但同样功能的APP,手机上最多就只剩下一两种了。 微信和QQ、淘宝APP和天猫APP、美团和饿了吗、滴滴和快车……
当然,最经典的案例就是带有支付功能的APP。 你不妨想象一下你手机上的微信支付、支付宝、苏宁支付、易宝、各种支付软件。 当你对店家说:“老板,结账!”时,有90%的概率你用的是同一款产品。
为什么剩下10%的支付场景要使用另外的支付工具? 恐怕是因为这10%的工具:他们有羊毛可收! 有折扣可享。 是的,应用程序越多,客户的转换成本就越高。 没有人愿意浪费太多时间来选择具有相同功能的应用程序。 如果你不能在APP上停留更多的时间,就无法最大化使用APP的效率,也无法优化用户体验。
也就是说,O2O圈子里10秒的客户体验决定了一个APP在手机上的生存时间。 最大化用户体验,在消费层面让消费者在消费的第一时刻就想到用你的APP来支付,是获客的又一法宝。
3、获客圈:实现真正普惠金融的18种方法
支付业务如何获客? 如何让客户满意? 如何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服务? 这是所有互助金融公司的初衷和疑问。
在政策要求和时代潮流的推动下,支付平台如果能够实现普惠金融,用户体验将进一步提升。 支付机构致力于为长期无法从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获得金融服务的人群提供小额信贷和消费信贷服务,实现普惠惠及。
目前,蚂蚁金服、腾讯金服、苏宁金服等互助金融巨头正依托自有支付应用(支付宝、微信支付、苏宁金服)进一步推动普惠金融服务。 蚂蚁借呗、腾讯支付贷、苏宁人速贷等产品丰富了支付APP产品线,有效补充了支付生态,贴近普惠金融,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
目前,大多数支付公司也开始在支付活动上展开合作,充分发挥全渠道优势,以更普惠的体验留住客户。 支付APP应用的简单、成本低、功能全,帮助支付平台实现客户普遍受益。 便捷支付:大力推广支付APP扫码支付,助力消费升级,提高生活品质。 平价金融:O2O整合发展成为一家金融科技公司,致力于实现平价金融服务。
全品类金融:全品类金融服务协同运营是支付企业快速成长的重要手段。 金融支付平台利用便捷、廉价的支付服务,开始覆盖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支付、众筹、保险等领域。 支付平台能够真正利用多种方式让利于客户,进一步提升消费者的用户体验。
4、支付圈:科技加持,让消费更安全、更舒心
开户、验证、付款,整个流程越快越好。 第三方支付依托银行、利用银行信息认证的时代正在逐渐过去。 支付安全漏洞、账户被盗事件频发,让消费者更加意识到支付安全的重要性。 尤其是10月15日第三方支付必须接入网联支付公司后,提高用户支付体验的同时保证客户支付安全是各个支付平台面临的大问题。
从支付入手,拓展、综合、强化金融产品和服务,为普通消费者提供更好、更便捷、更安全、更多元化的普惠金融服务,是科技提升支付方式普惠性的重要一步。 方法。 支付宝、微信支付、拉卡拉、苏宁支付等各支付平台纷纷抢滩金融科技,聚焦生物特征识别、大数据风控、物联网金融、区块链、金融AI、金融云六大金融科技。 这创造了核心竞争力。
同时,用科技为支付安全撑起“保护伞”,打造“金盾”,让支付平台实现便捷与安全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