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或许是时候讨论第三方支付的未来了,因为上周五央行向首批27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发放了《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牌照。 虽然从市场角度来看,这个牌照来得较晚,并没有让那些比较成熟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受益。
以上海为例,已开出交通罚单3800万张,日均交易量达3000万张。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卡是典型的第三方支付方式。 早在1999年,上海公交卡有限公司就成立专门从事卡运营,但这次并未取得牌照。 不过,这对于第三方支付的未来来说或许并不太重要。 虽然上海的交通卡长期以来一直是全国领先的公共交通系统支付服务(上海是全国率先推出交通卡的),而且交通卡的支付范围也不再局限于公共交通,但是还可以支付水费和电费。 交钱,加油,去超市购物。
然而,从更大、更前瞻性的角度来看,交通卡等线下实体第三方支付虽然仍然具有相当的生命力,但已经不能代表市场的未来趋势。 根据央行去年6月颁布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的定义,非金融机构第三方支付具有网上支付、发卡、承兑四种支付功能。预付卡、银行卡的受理和支付由中国人民银行确定。 其他支付服务。 在这些第三方支付方式中,在线支付位居首位。
自1999年网络支付兴起(几乎与预付卡同时)以来,短短12年的时间,它已发展成为网购消费者和交易量巨大的商家不可或缺的工具。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第三方网络支付行业整体交易规模达1亿元,2009年同比猛增100.1%。2008年至2010年三年间,交易规模跃居第三位。各方在线支付交易量几乎翻了两番。 艾瑞咨询预测,今年中国第三方网络支付交易规模将达到1.72万亿元,到2014年,整体市场规模有望突破4万亿元大关。
这只是交易规模的估计。 对于第三方在线支付来说,需要改变的不仅仅是支付交易市场的比重,更重要的是支付交易功能从线下到线上的改变,从而改变金融服务最基本的支付功能来自银行提供的原始文件。 以线下实体网点为主的交易模式已经变成了一切都在网上进行的虚拟空间。 这样的未来当然属于那些勇于创新、拥有优秀互联网基因的企业。
此次,我们是首批获得牌照的第三方网络支付公司之一。 市场份额排名前三的公司分别是支付宝、财付通和汇付天下。 虽然这三个公司各有特色,但从搭建的交易平台来看,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它们都是在线支付公司,都是提供“全银行服务”的在线支付公司。
所谓“全银行服务”,是指客户可以使用这些网上公司的支付系统,并可以选择在中国境内运营的所有银行进行支付。 传统支付是从单一银行向单一客户进行的。 如果您想从工行转账,请前往工行。 在工行POS机上使用工行信用卡。 而“全程银行服务”则将所有银行终端集中在一个平台上。 这样的平台是任何银行都做不到的。 即使网上银行提供跨行服务,客户也只能通过其终端与其他银行进行交易。 从本质上讲,传统银行不可能也不可能将客户拱手让给其他银行。 对于第三方在线支付公司来说情况并非如此,它们主要专注于这一细分服务。
纵观网络支付的现状,虽然在资金最终结算方面,传统银行仍具有网络支付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但从市场趋势和未来格局来看,传统银行想要与新兴的互联网支付企业展开竞争。在线支付。 对于基因更强、创新能力更强的在线支付企业来说,竞争将相当困难。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排名前两位的在线支付公司阿里巴巴的支付宝和腾讯的财付通已经占据了70%的市场份额。 其次,从商业模式来看,在线支付公司从一开始就是为在线客户量身定做的。 网民的支持和忠诚度,以及网络平台对客户的粘性,是传统银行原有的模式无法创造的。 商业氛围。 这也是很多网络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距甚远的原因。 不仅在中国如此,在美国也是如此。 迄今为止,还没有先例证明传统企业进入新经济能够取得成功。
未来谁将主导中国的第三方支付,目前还无法得出明确的结论。 不过,在线支付以及即将到来的移动网络支付肯定会很快成为现实。 这是绝对正确的。 可疑的。
(作者为独立财经观察家、财经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