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7日,今日头条正式上线小程序,并表示将为不同需求的用户提供更加丰富、更有价值的服务。虽然目前今日头条APP的小程序入口仅限于手机端,且暂时只对部分企业开放,但随着今日头条的正式入局,今日头条也成为继微信、百度、支付宝之后第四家推出小程序的互联网公司。小程序行业的F4正式走到一起,属于BAT+J的《流星花园》也将正式开启。
这篇文章比较长,主要包括四章:
BAT进入小程序市场 - 谈谈小程序目前的发展现状和大事件; 他们为什么要进入市场? - 分析BAT进入小程序市场的原因和背后的逻辑; 再来看看今日头条 - 谈谈今日头条进入市场的原因,并介绍今日头条小程序的特点; 期待小程序,还有谁? - 对小程序情况的一点猜测。 1. BAT进入小程序市场
小程序自诞生以来就受到广泛关注,继微信率先推出小程序后,阿里巴巴、百度也相继推出自己的小程序,并逐步投入资源、加大投入。
1. 微信小程序
众所周知,微信是最早尝试新事物的,早在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的前一年,张小龙就用“用了就走”这句话表达了自己的产品理念,也点燃了我们对小程序的期待。
经过一年的等待,2017年1月9日,万众期待的首批微信小程序终于正式上线,虽然上线后有过短暂的不温不火。
但随着强社交、轻量、优质体验等特点的出现,拼多多、小红书等社交电商小程序,以及跳跳等小游戏的火爆,微信小程序逐渐展现出强大的威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截至今年7月,微信官方宣布已发布超过100万个小程序,开发者超过150万(相当于国内iOS开发者数量),日活跃用户近2亿。
可以说,微信小程序已经建立起与原生应用媲美的生态系统,成为腾讯连接万物不可或缺的力量。
在看到微信小程序的火爆之后,另外两家BAT公司也迫不及待地加入小程序的“朋友圈”。
2.支付宝小程序
早在2017年9月,支付宝就宣布支付宝小程序进入公测阶段。据悉,支付宝小程序已逐步开放工具、零售、生活服务、出行交通、公益、金融、教育、医疗、政务等九大品类。截至目前,支付宝小程序数量已突破2万个,日活跃用户达1.2亿,用户规模达3亿。
9月12日蚂蚁金服开放日,蚂蚁金服正式宣布成立小程序事业部,未来支付宝小程序将打通支付成功页入口,全面接入阿里生态,实现一次开发、多端运营。并计划三年内投入10亿创新基金,鼓励和孵化支付宝小程序生态创业者,帮助开发者和商家升级各类服务场景。
3. 百度智能小程序
2018年7月,百度智能小程序正式上线,百度宣布将通过开放百度全球流量和AI赋能等方式扶持开发者,与开发者共同打造小程序生态。
在日前举行的闭门开发者论坛上,百度透露,其智能小程序月活跃用户增长了100%。
2.为什么要加入游戏?
各大公司纷纷入局小程序市场,无论是社交驱动,还是搜索驱动,背后的逻辑都围绕着“场景赋能、流量转化、用户留存”十二个字。
也就是你首先要有庞大的、比较高频的流量,并且能够赋能其他场景,通过入驻小程序,用自己的高频流量去驱动相对低频的场景,从而丰富自己的场景的同时实现流量转化,最终实现用户留存。
1. 微信小程序:社交驱动,让你不断回头
微信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在尝试丰富用户在微信内的使用场景,从而打破微信的社交边界。毕竟,对于这样一个拥有“9亿月活跃用户、近7亿日活跃用户”的巨头应用来说,如果只扮演社交工具的角色,未免有些浪费。因此,在微信的历次迭代中,除了看到不断优化的产品体验细节,我们也将见证一个日益强大的微信,比如支付、内容、游戏、第三方服务等功能的逐渐增多。
不过这些更多的是微信驱动的,也就是大家基本都是用微信APP来使用场景的,虽然这样也能实现一些连接、一些转化。但这其实是一个单向的过程,真正的连接应该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
因此,无论是腾讯连接器战略本身的驱动,还是迫于外部竞争压力的增大,单靠“微信到场景”的模式都无法满足自身的需求,微信小程序的出现是必然的。
微信小程序上线一年多来,我们见证了它在“电商、游戏、O2O”等领域的迅猛发展,其最关键的特点有:
连接线下场景,很多线下的长尾场景和微信通过二维码打通,实现“场景到微信”的过程。比如线下餐厅可以通过扫码跳转到小程序点餐。满足低频、紧急的需求,小程序无需安装即可使用。对于单车、O2O等低频但紧急的需求,小程序可以替代APP功能。毕竟,如果我能通过微信小程序打开摩拜单车,我就不用安装摩拜单车APP了。流量赋能转化。小程序的出现无疑为商家提供了更低成本的流量获取渠道。因此,越来越多的商家会用各种方式挖掘微信的流量宝藏,比如拼多多、小红书等,不仅不断丰富微信内的场景,也帮助微信实现流量转化。
因此微信小程序的出现,让腾讯实现了更多的连接,进一步丰富了它的场景,实现了流量的转化和留存,也让微信成为一个更加开放的封闭生态,让你用完就留下来,可能就再也离不开。
2、支付宝小程序:扬长避短,聚焦商业及生活服务
或许是因为微信的成功,支付宝也在几个月后推出了小程序,但支付宝和微信的动机有些不同。众所周知,支付宝永远的痛点就是它的社交梦,这其实反映出它有两个明显的短板:
1、使用频率低。支付宝虽然月活跃用户近5亿,但日活跃用户只有1.5亿,远低于微信7亿的日活跃用户,使用频率相差甚远。同时,根据今年7月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2018半年报告》,阿里巴巴旗下APP的使用时长也远低于腾讯旗下APP。可以说,与微信相比,支付宝更接近“用过就走”。
2、弱关系。这也是支付宝长期以来的社交短板体现。强关系对于产品发展的意义在于,可以实现自然裂变,提升留存。相信很多人第一次接触一款产品,都是因为微信群或者好友的分享或者推荐。更强的关系必然会带来更高的用户粘性,意味着可以抢占更多的用户使用时间,变相剥夺了他使用其他产品的可能。
因此,尽管支付宝已经拥有5亿月活如此庞大的流量,但它在我们生活中更多的还是以支付/理财工具的身份出现,用户留存并不多,在线下场景也仅仅停留在扫码支付,巨大的流量本身并没有实现最大化的转化和留存,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支付宝这群蚂蚁。
经过一段时间痛苦的探索,支付宝终于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优势,那就是线下场景的优势和海量数据的积累,这两者都可以和小程序的应用结合起来。
首先,支付宝在线下场景有优势。一方面,在线下扫码支付领域仍处于领先地位。根据艾媒咨询2018年Q1研究报告,支付宝以49.9%的份额位居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市场份额第一,微信支付和QQ钱包合计以40.7%的份额位居第二。另一方面,阿里巴巴一直在努力布局新零售,一个月内新零售领域投入超过700亿元,如增持银泰商业、收购联华超市、投资大润发、收购饿了么,以及努力孵化盒马鲜生、口碑等新零售团队等。在连接线下场景方面,支付宝小程序的优势远大于微信小程序。
其次,支付宝拥有互联网上最完整的信用体系和用户消费数据,这些对于线下服务尤为重要。在支付宝芝麻信用分的基础上,可以快速识别优质客户,进行服务创新。比如免押金租赁就很值得一提,一键实名认证也是其中之一。这些场景都有小程序应用的机会。
因此,随着阿里巴巴整体战略布局的展开,支付宝小程序的上线无疑将加大其应用场景的赋能效应,而主打商业和生活服务领域也将助力支付宝从单纯的支付工具向场景平台转型,从而实现流量转化和留存的最大化。
3. 百度智能小程序——流量分发、AI赋能、绝对开放
在小程序方面,百度绝对符合“起得早、到得晚”的定义,因为早在2013年8月22日,百度就推出了一款名为“轻应用”的产品,当时该产品的主要特点就是无需下载即可直接使用。可以说是小程序的前身,但百度的轻应用自推出以来并未引起主流行业的关注,也没有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众所周知,百度自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以来,一直落后于另外两家BAT公司。虽然在搜索领域仍占有较大优势,但随着腾讯和阿里巴巴的不断发力,相信百度也不愿意放弃。虽然百度最近的动向似乎在告诉我们,它已经战略性地放弃了移动互联网时代,转向了人工智能时代,但智能小程序的推出,似乎让我们看到了百度的一点野心。
百度智能小程序重点关注以下几个卖点:
基于搜索和信息流的流量入口和长尾分发能力,也就是说百度的搜索、信息流、贴吧的流量都可以赋能智能小程序;AI赋能,百度推动AI技术将毫无保留地通过小程序开放,让开发者可以轻松开发出具备AI能力的小程序;绝对的开放,这个开放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兼容微信甚至支付宝的小程序,开发者可以轻松移植,这就是挖角;第二是向第三方应用开源。简单来说,任何平台都可以基于百度小程序体系打造自己的小程序,就像百度联盟一样,汇聚流量和数据。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百度在小程序上的投入是极其雄心勃勃的,因为百度的搜索基因让它拥有天然强大的信息分发能力,这是微信和支付宝无法比拟的。这对于商家来说也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毕竟相比微信小程序和支付宝小程序,商家在流量方面一直比较被动,需要自己想办法去寻找流量。
百度智能小程序将信息分发能力与人工智能优势相结合,能够主动为商家带来所需的流量,为用户带来所需的场景,其绝对开放的态度,也进一步彰显了百度构建自身生态的意图。
因此智能小程序的推出,势必会引起部分商家或者开发者的迁移,通过信息分发、人性化智能赋能各类场景,实现从单纯的流量分发到流量转化的转变。
3. 让我们看看新闻标题
分析完BAT,我们再来看看今日头条小程序,首先分析一下今日头条开发小程序的原因。
比如我们在上一章讲到的,入驻小程序的逻辑一定是,首先它要有大流量、高频流量,其次这个流量能够赋能其他场景(比如王者荣耀虽然流量大、高频流量,但是不能很好地赋能其他场景),最后你得有接入小程序的需求和动力。
我们再来看看今日头条。首先从流量上看,今日头条绝对符合流量大、频率高的定义。目前,今日头条月活跃用户2.8亿,日活跃用户1.5亿。旗下抖音、西瓜视频月活跃用户均已突破1亿,日活跃/月活跃比超过50%。而且,根据公布的报告,今日头条APP的用户时长仅次于腾讯。相信从最近的“今日头条-腾讯大战”中,大家也能感受到今日头条在争夺用户方面的实力。
其次,今日头条一直以资讯算法闻名,而且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因此它肯定能够赋能一些场景。比如内容电商,根据你在今日头条或抖音的浏览记录,插入你可能感兴趣的商品广告,点击后直接跳转到相应的商城今日头条小程序进行购买。
最后,小程序到底有没有需求,我只能说,今日头条已经有了。
虽然今日头条在浏览量和信息分发能力上具备一定优势,但并未找到更高效的转化变现方式。目前今日头条APP除了接入京东特色商城H5页面外,还具备钱包内的部分功能。但这不仅相当于在做微信、支付宝已经做过的事情,也没有最大化发挥自己的优势。这肯定不是打破僵局的办法,所以今日头条小程序即将问世。
此次上线的今日头条小程序主要有以下五大特点:
1.通过搜索关键词进入小程序
在今日头条中输入相应的关键词,即可在页面中找到该小程序,如果你没有关注小程序对应的今日头条账号,则小程序排名在第一位;如果你关注了小程序对应的今日头条账号,则小程序的展示顺序将排在今日头条账号之后。
2. 可在不同页面转发至微投
以“猫眼电影”为例,点击进入小程序后,我们可以查看不同的电影,在小程序任意页面,我们都可以点击右上角的分享按钮,分享到微淘。
3.可随时进行授权设置
用户首次打开微信小程序时,需要在登录时授权获取自己的信息,若需要取消这些信息,只能删除小程序,无法进入授权页面。不过今日头条与微信不同,支持随时设置授权,目前授权主要包括头像、昵称、位置等信息。
4.您可以使用支付宝付款
支付方式方面,今日头条小程序已接入支付宝支付,选择商品点击支付即可调用支付宝支付。
5. 小程序页面可以独立于今日头条App
和微信一样,在今日头条打开的小程序会以新页面的形式展示,点击多任务时,我们会看到小程序页面和今日头条页面,这是独立于今日头条App的,在手机后台加载,这样做的好处是用户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4.期待小程序,还有谁?
最后简单说一下我对小程序之战的猜测。这F4中,我比较看好微信和支付宝小程序。微信小程序相对更偏向C端,支付宝小程序相对更偏向B端,而百度智能小程序会继续不温不火地存在,今日头条小程序会成为其主打功能的补充。后两者不会形成大的生态,至少不能和微信、支付宝小程序的生态相比。
而下一个进军小程序市场的互联网巨头,我大胆猜测,就是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