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发现,在多个网络平台上,微信账号明码标价、公开买卖,价格从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微信账号交易可能面临极大安全风险。警方提醒,通过买卖微信账号进行诈骗的手段层出不穷,公民在避免参与买卖微信账号的同时,也应提高警惕,保护好个人信息安全。
揭秘微信账号买卖链条
■本期撰稿人徐一梅、王盼盼,通讯员白炯欣,文/图
湖北武汉何先生被“白富美”女子拉进微信招商群,被骗走8.4万元。警方调查发现,何先生的诈骗案背后,隐藏着一条买卖微信账号、利用社交媒体实施诈骗的隐性利润链条。
无独有偶,去年8月,泉州退休市民吴先生到鲤城公安分局开元派出所报案,称自己被微信炒股群骗走十余万元,警方遂赴江西抓捕该诈骗团伙。今年1月,晋江警方还在房屋租赁检查中抓获3名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嫌疑人。
记者发现,在多个网络平台上,微信账号明码标价、公开买卖,价格从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微信账号交易可能面临极大安全风险。警方提醒,通过买卖微信账号进行诈骗的手段层出不穷,公民在避免参与买卖微信账号的同时,也应提高警惕,保护好个人信息安全。
微信地下交易明码标价暗藏诈骗、赌博等利益链条
卖家称卖家“拿去犯法”,与自己无关
目前,在网站、QQ、淘宝等互联网平台上搜索“购买微信账号”等关键词后,可以找到各种微信账号公开或半公开出售、批发的信息,价格根据微信注册时间长短、是否实名、是否有朋友圈、绑定银行账户等不同指标明码标价,甚至有个人出售自己的私人账号。记者了解到,相当一部分被收购的微信账号,除了用于营销推广外,多用于从事金融投资、赌博、低俗资源贩卖等违法违规活动,不少人上当受骗,成为当下层出不穷的诈骗手段的“第一环节”。警方提醒市民,切勿参与买卖微信账号,否则可能涉嫌共同犯罪,并注意保护个人隐私,谨防上当受骗。
调查
出售的账号类型很多,价格不一,一个实名制老账号一两年是220元
近日,记者在QQ上添加一位卖家后,收到一份微信账号价格表,可以发现,微信账号分为“7至15天”、“整月”、“三个月”、“一年”等,每个账号价格从30元到200至300元不等,并根据是否有朋友圈、是否可以转账聊天加人、是否可以抗封号、是否是实名账号等进行价格细分。
卖家宣称,有朋友圈、好友、粉丝的旧私人账号“无异常、质量稳定、耐封(不容易被封)”,而纯白账号(什么都没有的微信账号)和新生成的账号“都是由设备维护的”。
记者联系多位卖家发现,出售的微信账号按地域分为国内微信账号和国外微信账号,按功能分为直登、实名、街边微信账号等,其中使用时间半年以上的微信账号售价高达数百元。
泉州一名自称售卖微信账号的人士称,他手上的账号都是从未封过的私人老账号,手上有十多个两年多的老账号,每个账号售价220元。还有好友数为1000、3000、5000的账号,分别以600元、800元、1000元的价格售出。他还称,“这些都是引流粉丝,行话叫‘K粉’,都是活跃度很高的。”还有一个“街边账号”,每个售价300元,可以通过微信的“附近的人”功能加全国人。
无论客户将微信账号用于什么用途,我们均不对所售微信账号负责
不少卖家称,微信账号有实名和非实名两种,实名账号更稳定。如果你想购买可以绑定银行卡进行转账支付的微信账号,加价后他们就可以帮你绑定。当记者询问绑定什么信息时,对方称“商业机密,自然有办法。”
此外,还有一些卖家在售卖所谓的“微信注册机”。一位卖家称,他们售卖的微信账号都是通过“注册机”生成的,自己维护账号。数量没有限制,“只要付钱,想用多少就用多少”,批量购买的话会更优惠。他还称,一台注册机要8000元。至于如何使用,卖家称“先付钱后谈”。
记者发现,卖家均声称自己库存充足,要多少就有多少,如果要做代理就当天转卖,还称“一旦购买被腾讯秒封,不予退款、换货”。部分卖家还坦言,自己销售的部分账号是已经解封的纯白账号,售后服务只保证当天给出的微信账号和密码正常、正确,事后概不负责。一位卖家直言:“如果客户做了违法的事情,被封号了,那不是我们的事。”
多个未使用账号被出售给他人“抢红包”
在泉州工作的陈女士,此前因工作需要注册了六七个微信账号,这些都是用身边人的实名手机号注册的,用了一两年,后来她换了工作,账号就“闲置”了。后来朋友介绍了一位当厨师的同乡,听说她有好几个微信账号,正打算买下来。陈女士想着这些账号留着也没用,卖了换钱也不错。联系上同乡后,双方同意以100多元的价格卖掉一个微信账号。
就这样,这个素未谋面的老乡每隔一个月就会通过微信联系她买号,她已经卖给他四个号了。至于这些微信号的用途,陈女士显得有些无所谓,心想:“只要不卖给骗子就行,还能赚点钱。”
从陈女士手中购买账号的同村村民称,自己是在闲暇时购买账号,用来建立微信群玩“抢红包”,作为群主,自己通过抽成获利,但每隔一段时间账号就会被腾讯封号,所以时不时需要购买新账号。根据刑法规定,聚众赌博牟利或者开设赌场进行赌博,将构成犯罪。以营利为目的的“抢红包”群是一种新型的赌博形式,其群主的行为相当于“聚众赌博”、开设赌场,属于犯罪行为。群成员“抢红包”也是涉赌违法行为,将受到治安处罚。
在一些微信群里,经常有人贩卖微信、QQ号码。
揭开秘密
用软件模拟手机,可以同时“维护”上千个号码
泉州市反诈骗中心民警介绍,出售的微信账号种类繁多,主要有实名账号和非实名账号。实名账号经过实名认证,附带银行卡,购买后可直接使用微信转账交易功能。其中一部分是私人回收的旧账号,数量相对较少。另一类大量出售的账号,是卖家通过QQ号、邮箱号等方式直接注册,必要时用黑市上购买的手机卡、身份证、银行卡等将个人信息“打包”注册,然后整套出售。卖家手上的号源多是成批的,几百、几千个号码很正常。
在警方以往调查的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往往用上百部手机登录操作微信,也需要多人操作。现在不少微信卖家用一种“群控软件”,就像手机模拟器一样,可以同时生成上千个安卓模拟器,相当于模拟了上千部手机。注册微信账号后,要保持登录状态。“他们卖的微信账号,都需要登录使用,否则一旦卖出去,很容易被封,需要批量养号。”
这类“群控软件”不仅可以用来“养”微信账号,还能用来批量投票、好评、点赞、推广等,“手段也逐渐人工智能化”。
泉州警方破获一起利用微信进行诈骗的案件,犯罪嫌疑人手机可登录数十个微信账号。
警察
我们听说过的大多数骗局都是从购买微信账户开始的
泉州市反诈骗中心警方介绍,这些被买卖的微信账号,一部分用于营销推广、吸引流量等,还有很大一部分被诈骗分子用来实施犯罪。
目前,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诈骗分子还根据不同行业、不同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诈骗。为了扮演各种角色,更大规模、更高效地实施诈骗,微信账号成为诈骗分子必不可少的工具,而买卖微信账号成为诈骗的第一环节。
警方表示,微信诈骗常见类型有四种,一是金融诈骗,即购买微信账号,添加好友后创建群,通过推荐股票、投资理财产品等方式实施诈骗;二是利用微信创建赌博群,将客户推送到赌博网站;三是情感诈骗,如近两年经常出现的“微信卖茶姑娘”骗局,即在取得受害人信任后实施诈骗;四是以网购产品索赔退款等方式,为受害人提供微信二维码扫描诈骗。在诈骗中,诈骗分子往往利用群控软件与受害人“对骂”,对方上钩后再转为人工诈骗。这使得买卖微信账号成为一门热门生意,一系列灰色产业链由此衍生。
去年,历城警方破获了一起股票群发诈骗案,犯罪嫌疑人利用微信群,骗取受害人十余万元。
案件
“微信卖茶人”出现批量购买账号、包装设陷阱
此前,晨报《深度报道》曾推出专题报道,揭露网络“微信茶水妹”骗局。
去年5月21日,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居民赵某报警,称其在聊天中被一名自称陈某丽的微信好友以卖茶叶为名骗走现金4万余元。经调查,这是一起典型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
以魏某勋、陈某利为首的诈骗团伙将自己包装成正规营销公司,非法购买网友微信账号等信息,然后集中推送广告,专门的“网红”则以模特形象作为微信头像,批量添加微信好友,每个“网红”每天可添加800余名“客户”。
前期,“网销人员”会先与受害人培养感情,后期利用“推广部”设计的“客服宝”软件,制作专门的网页,输入不同版本的诈骗脚本,然后按照设计好的说辞实施诈骗(如谎称老爷爷生病、帮老爷爷卖茶叶等),成功后再将劣质茶叶邮寄给受害人,以牟取暴利。
去年6月4日,专案组在泉州警方配合下展开围捕行动,抓获犯罪嫌疑人79名,缴获作案用电脑190余台、手机200余部。经初步查明,该案涉案金额211万余元,案发地在甘肃省。去年6月16日,甘肃警方将51名犯罪嫌疑人从福建泉州乘火车押解至兰州。魏某勋、陈某利等57人被依法刑事拘留。
某炒股团伙操控数百个账户 公民被骗10万元
去年8月,泉州退休市民吴先生到鲤城公安分局开元派出所报案,称自己被微信炒股群骗走十余万元。经调查发现,他去年5月被拉进炒股群,被群里免费开讲股票知识的“老师”骗走,半个月内炒股投资十余万元,没想到却遭遇利用假冒网络交易平台实施诈骗的团伙。
经过一个多月的侦查,警方锁定了江西地区诈骗犯罪嫌疑人,主犯正是江西人廖某。8月下旬,专案组民警奔赴江西,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在赣州一民宅内将该诈骗团伙抓获,并当场抓获方某、欧阳某、李某、杜某、曾某、王某等6名犯罪嫌疑人。去年10月下旬,该诈骗团伙幕后老大廖某主动投案自首。
经侦查发现,廖某与开发虚拟投资APP平台的犯罪嫌疑人合作后,雇佣另外5人,通过打电话、邀请人加入微信群等方式诱骗他人实施诈骗。当场查获数百部手机,每部手机都有多个微信账号。
提醒
贩卖微信账号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
根据《腾讯微信软件许可及服务协议》,微信帐号的所有权归腾讯所有。用户完成申请注册手续后仅获得微信帐号的使用权,且使用权仅属于初始申请人。同时,初始申请人不得赠与、借用、租用、转让、售卖微信帐号或者以其他方式允许非初始申请人使用微信帐号。
记者在微信黑市中发现,一些卖家会贴出“免责声明”,称“所售微信账号,若被用于非法用途,一切责任由账号使用者自行承担”。私自出售的微信账号,往往认为自己闲置的微信账号“反正闲置了”,根本不关心是否违法。
泉州市反诈骗中心提醒,若卖家明知买家购买微信账号是为了从事不法行为,经查证属实,可能被认定为共犯;若出售已注册、实名的微信账号,经查证属实,可能被认定为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
另一方面,出售微信账号也存在风险,个人微信账号包含大量个人信息,虽然账号暂时不使用,但诈骗分子拿到账号后,可能会重新关联之前绑定的银行卡、关注的好友等信息。
使用微信时,请注意个人隐私信息,不要随意发布自己或家人的私密照片、身份信息等。一些不法分子可能会在微信上复制公民个人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编造诈骗场景。
▶ 链接
三名女子出租房屋出售微信账号,因为她们认为这样可以赚钱
今年1月3日晚10点左右,晋江市公安局安海派出所民警在一次租赁检查中,抓获三名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嫌疑人。据悉,民警在一处出租屋内发现三名女子身上有多台电脑、iPad以及十几部手机。在询问过程中,三名女子回答得有些吞吞吐吐。
经初步查明,犯罪嫌疑人龙某,31岁,贵州人;沈某,25岁,贵州人;陈峰,31岁,福建人;他们通过买卖他人微信账号牟利。其中一人在QQ上无意中看到有人发布买卖微信账号的信息,了解买卖行情后,认为“利润很高”,便从卖家手中买下几个微信账号,然后再寻找买家。尝到甜头后,他便联系另外两名犯罪嫌疑人,结成伙伴关系,分工扩大销量。连续几个月,三人利用多台电脑、手机从事微信账号买卖交易。
目前,三人已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强制措施,案件仍在进一步侦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