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研发和生产成本不同,哪个更适合你?(组图)

2021-12-31
来源:网络整理

相对来说,网上的产品开发量更大,我们也更熟悉;而硬件产品则比较陌生;不过,随着国内C端软件产品市场逐渐趋于饱和,除了B端软件产品,智能硬件产品也可能是一个不错的方向。

1. 不同的结构组成

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它具有物质世界的形式,可以在没有其他载体的情况下使用功能。

相反,软件不能直接触摸。它在电子世界由0、1组成,需要一个载体才能使用(从这个角度来说,软件还是要靠硬件)。

这种结构上的差异是两者的本质区别,还产生了以下差异。

2. 不同的研发流程

软件开发过程一般包括市场调研、产品需求设计、交互设计、视觉设计、开发和软件测试。

硬件开发流程包括:市场调研、产品需求设计、材料选择、ID设计、MD设计、电子设计、开模、应用软件开发、底层系统开发、包装材料设计与生产、整机验证、首次试产,小批量测试,大批量生产。

显然,硬件开发过程更加复杂,耗时更长。

3. 研发和生产成本不同

对于由客观世界的生产材料构成的硬件,研发过程更加复杂,需要投入更高的研发和生产资金;如材料成本、开模成本、加工成本等。

不同的研发流程和成本导致了硬件和软件产品的不同盈利模式,以及不同的产学研设计模式。

4. 不同的盈利模式

互联网软件产品发展起来后,每增加一个用户的边际成本极低。后期即使用户量大,也需要增加服务器成本和开发人力成本,分散到每个用户上是很薄的。

因此,企业非常有动力通过免费下载快速获取大量用户,后期再考虑商业变现;尤其是会产生规模效应的产品,比如社交产品——用户规模本身就是价值,获取用户就是获得价值本身。

相反,硬件通常是收费的。为什么?

开发人工智能小程序_小蚁智能摄像机官网人工客服_微信小程序游戏开发

硬件本身研发周期长,成本高。量产后,虽然边际成本降低了,但每个生产订单也必须支付固定比例的生产成本——也就是说,每增加一个生产订单,公司就会花费它。你的钱越多。

当前的软件产品研发强调“快速迭代、快速试错”,一方面是因为每个人的想法不同,另一方面是因为可行性——软件由0和1组成,开发过程很快,而且分发也很容易。快速地; 只要联网,就可以随时更新,所以试错成本低。

如果发布管理做得不好或者新安装的应用程序,每周发包的情况并不少见。

这永远不会发生在硬件产品上。只要硬件决定去做,通常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来验证需求阶段的设计和决策是否正确,资金成本也很高;因此,硬件产品设计决策需要谨慎。

另外,如前所述,硬件一般是需要付费的,而且是一次性的;事务完成后,硬件性能固定,不再迭代;因此,从用户的角度来看,与下载相比,它是免费使用的。购买软件产品和硬件也是一种决策行为。

因此,与追求极致用户体验的软件产品不同,硬件产品的关键词是匹配:

智能垃圾桶开发

1)感应开合

主要感应装置为人体红外传感器——当有人进入感应范围时,红外传感器检测到人体红外光谱的变化并自动开启;人不离开感应范围,会继续亮;人离开后,延时自动关闭。

因此,当人体靠近时,垃圾桶会自动打开盖子。如果垃圾桶一直在感应区内,它会自动识别延迟合盖,避免夹手;解决了扔垃圾时无法开合盖子的痛点。

2)垃圾袋一键自动打包

这个智能垃圾桶有一个合适的垃圾袋。垃圾袋之间没有空间。只有垃圾袋底部是密封的,相当于一个长度为11.5米的超长垃圾袋——这是为了实现自动包装;原理是垃圾桶的上半部分带有热缩封口装置,通过X轴和Y轴上的两个动杆将垃圾袋推到右下角,然后进入热塑封口;包装完成开发人工智能小程序,盖子自动打开,蜂鸣器提醒您取出垃圾袋。

3) 一键自动更换垃圾袋

更换垃圾袋时,用鼓风机将垃圾袋吸入桶内;由于气压的不同,垃圾袋会粘在桶壁上,解决了垃圾袋与桶的贴合问题。

微信小程序游戏开发_小蚁智能摄像机官网人工客服_开发人工智能小程序

智能音箱开发

智能音箱最大的特点就是智能语音交互。基本功能支持唱歌、简单聊天等语音输入指令;升级功能与其他智能家居产品产生协同效应,如开启其他智能设备,如开窗、打开电视、解放用户。用双手,用户只需动动嘴巴。

为什么可以实现智能语音交互?因为在进行语音交互时,后台有一系列的AI算法来支持:

远场拾音:检测到语音后,通过麦克风阵列的前端处理算法进行预处理,降低噪声、消除声学回声、去除混响,同时增强目标说话人的声音。

语音识别 ASR:将预处理后的语音信号转换为文本。

语音唤醒(小语音识别模块):目前智能音箱一般会先检测“小度小度”、“天猫精灵”等唤醒词,然后再开始进一步的语音采集识别,主要是考虑用户隐私,减少误识别。

自然语言处理 NLP:NLP 是人与机器之间的翻译器,使它们能够相互理解,然后进行交流。

两个核心模块:

语音合成TTS:根据给定的文本进行语音输出,AI有声读物等应用。

总结智能硬件产品与传统硬件产品的变化:

1. 接收信息的变化

与传统硬件相比,智能硬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传感器。

“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知被测信息的检测装置,能够将感知到的信息按照一定的规律转化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率先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链接:传感器的存在和发展赋予物体触觉、味觉和嗅觉,让物体慢慢变得有生命力。”

有了这些传感器,智能硬件就可以主动接收信息。比如智能垃圾桶使用红外传感器,智能使用麦克风(声音传感器)——通过这些传感器,用户的双手得到解放。

2. 网络

联网意味着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得到显着提升,产品可以轻松地从互联网上下载大量资源和内容以满足用户。

同时,数据可以传输到云端进行计算,不再受限于硬件本身的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

此外,产品经理可以获得大量的反馈数据和信息,帮助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判断,从而持续改进产品。

3. 人工智能

多个传感器传输海量复杂数据后,如何更高效地处理数据,机器如何理解数据的含义?

就像上面的智能音箱例子一样,答案是人工智能技术;目前主要应用在两个方向:图像(视觉)和语音(听觉)。

摄像头和麦克风让硬件看到和听到;AI让硬件理解和理解。

4. 解决问题的思维

智能化,其实是一个很笼统的词,表达了用户在使用本产品时的主观感受,减少了人为操作,让用户感觉轻松方便。

但这并不一定需要结合高大上的创新技术。最重要的是产品思维,充分把握用户的心理需求,解决痛点;比如智能垃圾桶的一键自动包装和更换垃圾袋的功能,在技术上都没有大的创新。它采用了简单的热缩密封、风扇等原理,却真正击中了用户的痛点。

5. 颜值

在智能硬件研发过程中,外观也是很重要的;有时,当同类产品的性能无法拉大时,外观就成为重要的卖点之一。

6. 智能物联网

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AI(人工智能)+IoT(物联网)

无处不在的人与物、物与物的联系,在此基础上赋予了它们更多的智能特性。

例如,在日常家居场景中,当你只有一个智能家居时,你的生活并不会得到显着改善;比如百元的智能音箱,尝鲜后,很容易丢人;因为它的主要功能是高度可替换的。它不是唯一可以播放音乐的设备,音效也很一般。没有充分的理由使用它来播放音乐。

但当你拥有一套完整的智能家居后,智能音箱就成为了你与所有智能家居的连接入口。你只需要动动嘴巴就可以对所有设备发出指令;而当它发展到主动智能阶段时,你甚至不需要主动要求。家具系统可以根据您的行为偏好、用户画像、环境等信息主动提供适合您的服务,简直是懒人的福音。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