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手游那点事”(ID:),由撰写,36氪经授权发布。
自去年微信小游戏正式开放以来,官方一直非常注重平台内生态的建设。作为游戏行业的新潮流,微信小游戏规模迅速增长。与此同时,面对这块大蛋糕,也出现了一些市场乱象。
为了引导整个小游戏市场走上良性循环,官方在运营规范方面不遗余力。而为了进一步鼓励开发者遵守平台规范,官方这次也划定了明确的“红线”。
16日,微信小游戏官方宣布上线信用评分机制,信用评分将与开发者实体旗下所有游戏权益绑定,信用评分高低将影响小游戏开发者的所有权益。
该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每一位开发者都能合规运营,积极管理和维护自己的信用,做一个有责任感的小游戏开发者。”那么,在这个新机制中,开发者到底应该关注什么?又将在小游戏生态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1、微信小游戏新增“积分”机制,开发者需要注意什么?
1.初始积分以近一个月违规记录为准,创意类游戏每局可得20分。
根据官方的说法,开发者将在主体注册第一个账号时启用主体信用评分,后续操作均计入信用评分计算。至于主体的初始分值,则根据自2019年4月15日起的违规记录来定义。在这个月内,无违规记录的小游戏主体初始信用分值为100分,违反小游戏操作规定的行为将被扣分并获得相应的初始分值,且至少不低于0分。
但信用分上限并非100分,若主体当天没有处于处罚状态的游戏且没有违规扣分,则每天可加1分。此外,小游戏生态中受重视程度较高的创作类小游戏也可为主体加分,官方设定创作类小游戏可加20分,满分上限不超过150分。
从整个信用评分机制来看,从一个月前开始计算主信用评分,其实给了开发者一些缓冲空间,意味着在此之前的违规行为不会影响开发者的权益。此外,创意小游戏在整个生态中的重要性也得到了极大凸显,可以给予开发者更大的激励。
客观来说,实体信用评分机制并不算苛刻,毕竟只要实体不违反任何规则,每天就能获得一分,这对于遵守小游戏平台规则的开发者来说并不难。
2.信用评级将影响资源权益,包括内购分享、新游戏支持、新能力内测等。
具体来说,官方根据主体的信用评分,对主体进行了分级,包括信用优秀、信用一般、信用较差、信用极差,不同等级的主体将获得不同的权益。
比如,水平优秀的主体可以获得更高效的游戏审核、内购分成优惠(月流水50万以下)、优先获得新功能内测机会等权益,相对而言也会获得平台更多的资源。
实体信用越差,对其各方面权益影响就越大。首先,实体旗下所有游戏的审核时间都会更长,违规处罚也会更严厉,相应能力封禁天数也会更长。另外,情节严重还会影响开发者内购分成折扣(月流水50万)等,甚至新发布的游戏可能无法入选新游戏种子用户计划。
官方表示,具体权益将在7月1日之后逐步落实,在此之前是主体信用评分的试运行期,平台给予开发者一定时间适应账户行为对主体造成的影响。
2. 这些行为被定义为违规行为
那么,什么情况才算违规?处罚标准又是什么?
当局根据对用户和平台造成的危害程度,将违规行为划分为一般违规、严重违规和红线违规,并对不同类型违规行为制定了明确的扣分标准。
比如大家一直关注的游戏盒装,就是严重违规行为,官方此前已经限制下架,这次纯游戏盒装本体将会被扣分,违规次数越多,相应扣分越多。
官方对于抄袭和侵权的定义是更加严重的红线违规,包括代码、名称、头像、简介等游戏相关内容的侵权。从整个平台生态来看,产品的重要性被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而官方也对优质、有创意的小游戏给予了更大的扶持,因此官方对侵权行为也实施了更严厉的打击措施。
还有平台一直严禁的“截单充值”。为了从平台获取更多利益,一些开发者铤而走险,偷偷开始“截单充值”。具体来说,跳转小程序、公众号,甚至是APP内充值,都属于违规,也会被扣分。
此外,对于监管部门过去经常提到的滥用分享、诱导分享、血腥暴力、宗教迷信、色情违法、赌博诈骗等违法行为,也有相应的处罚标准。
据手游网了解,相比以往的违规处罚,这一次的信用评分机制不算严厉,但更为严格。从平台目前提供的权益资源来看,新游戏种子用户计划、内购分红优惠等对于开发者来说都是比较重要的资源。一旦触发这条“红线”,公司旗下所有小游戏都将受到严重打击。
3、微信小游戏为什么要引入主题积分机制?
前面提到,随着微信小游戏的开放,这块蛋糕为成千上万的小游戏开发者提供了平台,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因此,官方扮演的角色一直是引导这个市场在一定的规则下向前发展。
此前,微信小游戏也发布过一组数据,截至今年1月,小游戏平台处理的违规行为累计达3208起,包括滥用分享、侵权、涉嫌名称混淆、分享卡牌与游戏内容不符、内容低俗、违规发红包、不规范使用虚拟支付能力等。
针对这些违规行为,有关部门也进行了处理,出台了原创保护、分成规定、虚拟支付使用规定等多项规则,引导小游戏开发者在平台上合理运营游戏。
毫无疑问,这些规则有助于平台遏制违规苗头,但从长远来看,需要量化运营规范体系,提供一套可参考的实体信用评分机制,简单来说,更有利于生态圈的健康构建。
从开发者角度看,信用评分机制并非是官方推出的纯管理工具,相比以往官方的运营规则,开发者现在能够更清晰地了解平台运营规则的边界,在具体的制度规则下自主管理自己的信用评分,获取平台权益,而非官方单向管理。
在此前提下,积分机制将更加灵活高效,通过更加合理的增减积分,也可以纠正微信小游戏平台内部的乱象。
4. 多重标准确立,小游戏“平台机制”逐渐成熟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微信小游戏正朝着更加完善的生态布局迈进,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除了主打积分上线,包括创意小游戏、新游戏种子计划、广告变现等,微信小游戏也在不断完善流程、建立多重标准。
比如在创意小游戏方面,官方将制定审核标准,将创意小游戏的审核结果公开透明,提供更多创意小游戏场景曝光,加大扶持力度;新游戏种子计划也将在冷启动上提供更多支持,包括通过数据模型分配种子用户;在此前的微信公开课中,小游戏官方还分享了广告位故障自检工具、营销推广工具等,简化开发者广告变现难度……
总体来看,随着涵盖技术、资源、资金、规则等一系列完整的标准,小游戏平台的机制已逐渐成熟,而最终的目标是提供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生态。随着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和小游戏涌入,平台在尽可能为开发者提供公平机会的同时,“标准”的建立在整个小游戏生态的运作中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