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服务号订阅通知灰度测试:对微信、开发者、运营者、用户意味着什么?

2024-06-18
来源:网络整理

1月27日,微信团队发布“服务账号订阅通知灰度测试”公告,宣布将于2021年1月27日0:00至2021年4月30日24:00对服务账号订阅通知功能进行灰度测试,并在灰度测试完成后分别公布订阅通知和模板消息功能的调整策略。

近年来,随着微信订阅账号的改版和小程序模板消息功能的调整,大多数需要实时触达用户消息的企业都选择依靠微信服务账号模板消息开展业务。

虽然目前还不清楚这个功能是否会取代模板消息,但仍然值得思考:这对微信、开发者、运营商、用户意味着什么?

首先,从微信的角度来看

微信将订阅通知功能的初衷定义为提升用户体验,减少开发者对用户的骚扰,提升推送营销信息的能力。

订阅通知是一种通知功能,用户可以主动订阅,服务帐户可以按需交付。

- 微信团队

1. 消息通知方式的更改熟悉

此事件的读者会发现,微信此举并不是模板消息的【升级】,而是服务账号消息通知逻辑的【重构】:

简单来说,服务账号的消息通知方式与小程序的类似,模板消息无法直接推送给已关注且未通过服务账号订阅的用户,但用户在订阅消息后仍可以向用户发送消息通知。

例如,即使您在修改后关注了XX银行的信用卡中心,但未订阅,也无法通过服务账户收到账户转账还款的消息通知;但是,订阅关闭后,您仍然可以收到服务帐户的消息通知。

2. 治理生态的决心——抵制变革的压力

据笔者非官方统计,中国共有100W+开发者服务微信生态,生态中有+公众号,其中服务账号占比超过60%。(此处不计算服务帐户关注者总数)。

从上面的描述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面对如此庞大的服务账号开发者和用户基数,以及公司大部分业务的基本成熟度和稳定性,微信决定对订阅通知进行灰度测试,可见其治理模板消息滥用和过度恶意营销的决心。

其次,从开发者的角度来看

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微信团队在模板消息被滥用的问题上有点太武断了。为了控制1%的滥用,它影响了99%开发者的直接利益。

1.拉一根头发,动全身

对于服务账号的开发者来说,这个简单的调整,可以说是颠覆了大多数公司的【业务基础】。

有许多初创公司的整体收入基于服务帐户,甚至严重依赖模板消息来开展业务。即使对于一些有一定规模、业务成熟的公司来说,很多系统功能都是围绕模板消息开发的,二次开发的成本也不小。

2.被迫改变的无奈——APP开发与短信平台的春天

微信团队发布后,微信开放社区的局面可谓是“炸锅”。而公告发布后,无法明确调整策略,导致开发商无法决定是否进行二次开发。如果微信选择在开发完成后暂时不进行调整,那么之前支付的开发成本就会被浪费掉。

此次事件后,很多开发者选择将消息通知方式改为短信通知,但发送短信的成本可能会导致运维成本暴涨。更有甚者,他们直接选择脱离微信生态,开发独立的APP来处理业务。

如果目前的情况发展下去,笔者个人认为会给APP开发服务商和第三方短信平台带来更高甚至激增的收入。

第三,从操作者的角度来看

对于服务账号运营商来说,这个变化是“喜怒交加”,操作难度大增,但如果认真研究一下新规则,你会发现操作的玩法更加多样化。

微信公众号模块消息怎样使用_微信公众号模版消息_公众号模板消息模板库

1.操作难度增加

过去,服务账号的运营只需要考虑如何将用户引流到账号上,保证留存率。新功能出现后,运营商可能需要做很多调整,引导用户订阅自己的消息通知,完成业务闭环。

同时,运营商应该关注的数据将不再是单纯的关注次数和通过次数,而是不可避免地会增加消息订阅和退订的数量,以保证消息通知的到达率。

过去,使用模板消息完成营销、实现业务的服务账号必须进行“改造”,才能达到在微信生态中生存的目的。

2. 运营方式的变化——新玩法的出现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消息通知方式改变后,有了新的服务账号操作方式。

过去,大多数服务账号为了向用户发送消息通知,都采用引导注意力的方式,但是在开通订阅通知后,即使用户没有关注服务账号,订阅消息后,仍然可以通过服务通知获取消息,如下图所示。

根据新的消息发送方式,运营商可以直接绕过关注服务账号的步骤,直接使用H5页面引导订阅,向用户发送消息,甚至探索更多玩法。

第四,从用户的角度出发

微信团队认为,从用户的角度来看,一些用户意外收到了与他们无关的信息,对用户造成了骚扰。

微信是人的刚性应用,作者本人也是重度用户之一。就个人而言,我认为这种变化有利有弊。

1. 运营成本增加

大多数用户都需要接收一些消息通知,例如信用卡消费提醒。根据微信当前文档提供的功能,微信更改通知方式后,用户需要逐个打开需要接收消息的服务账号,找到订阅入口,手动订阅,才能继续接收消息通知。

这种方式无疑增加了用户的运营成本,需要在之前关注的服务账号中重新订阅,如果想在新的服务账号中接收消息通知,则需要进行额外的订阅操作。

此外,微信在开发文档中为开发者设置了一些订阅功能的门槛,这也会给用户带来不友好。

详见下图,一个开发者为达到微信门槛而做的demo。作者估计,每个功能为用户增加了 15 秒以上。

2.用法变化 - 消息列表更“干净”。

通知方式变更后,如果用户只想在服务账号中接收与自己相关的消息,不想接收海量文章等。您可以选择只订阅消息,不关注服务帐户。

在互联网时代,各种信息的轰炸给网友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对于用户来说,信息的接收可以更加随心所欲,减轻用户的信息压力。

五.最后

希望微信团队可以慎重考虑调整策略,甚至考虑使用原有的模板消息推送方式,只增加“选择退出通知”选项,逐步解决生态中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微信此举已经表明了自己的决心,建议大家尽快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业务受到影响。

笔者所从事的行业对模板消息的需求量很大,所以在不久的将来,我会结合微信文档,为大家提供一份我自己总结的产品设计方案。

结束

喜欢折腾的小PM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