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3日,小程序“自定义关键词”功能正式上线,小程序开发者可以通过该功能自定义10个搜索关键词,增加小程序的曝光度。
2018年4月3日,小程序“自定义关键词”功能正式关闭。
据微信官方介绍,“自定义关键词”功能是微信为了弥补早期小程序搜索算法(模糊搜索)的不足而推出的过渡性产品,仅与微信当时仅支持小程序名搜索的搜索策略相配合。如今,随着搜索加入AI技术、功能直达,“自定义关键词”功能的弊端开始显现,微信放弃该功能也属正常。
据了解,微信目前支持相关机器算法实现小程序模糊搜索,开发者无需再上传相关词并审核,更加便捷。官方表示,“‘自定义关键词’功能关闭不会影响小程序搜索,我们会根据相关算法,调整不合适的搜索词,不断发掘相关词,提升搜索质量。”
当然,微信团队也相当谨慎,并未一次性清理掉所有“自定义关键词”功能,已经提交的自定义关键词短期内还会继续有效,但会逐渐被算法调整的结果所取代。
虽然我们还不知道新的微信搜索算法到底如何,但是官方已经给出了“新算法下开发者如何才能获得更好的搜索结果?”
小程序质量:
小程序提供的内容和服务的完整性和质量会对搜索结果产生最重要的影响。同时,平台会关注小程序在访问量、点击量、停留量、留存量、成交量等数据指标方面的表现。不良投诉、恶意违反平台规则的记录会直接对你的搜索结果产生负面影响。
提高相关描述的准确性:
小程序名称和描述应清晰、真实、准确,添加无意义的形容词和抢流量的行为不会让你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