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苏州90后小伙子陈克宇作词作曲的《生僻字》走红网络,歌曲中有70多个生僻字,创作灵感来源于网络流行语“又双叒叕”。
图片来源:网络
这首歌一经推出便大受欢迎,不少网友纷纷模仿翻唱,旋律朗朗上口,加上说唱风格,歌词也容易让人记住,因此获得不少网友的好评。不过,这首歌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有人认为,这首歌只是一些晦涩难懂的词句的简单叠加和排列,没有任何实际的内容和意义,是一首“无厘头”歌曲。
图片来源:网络
其实,歌曲的流传是有原因的,人们对于这些以前连发音都不知道的生僻字有了更多的了解,再加上歌曲欢快的节奏,人们很容易记住甚至学习这些字,无论是写出来还是查意思,这对人们学习更多的汉字有着非常积极的一面。
不过这首歌确实存在着生僻字堆积的现象,只是简单罗列,并没有表达出具体的含义。网络上的这种争论并没有什么错,对汉字的传播和传承是有好处的,至少让人们开始关注汉字,对汉字产生兴趣,而不是置之不理。
图片来源:网络
因为我国这几年都在提倡文化自信,什么叫文化自信?至少要先把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好,汉字就是最基本的途径。
汉字作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现在之所以能读到《四书五经》和《唐诗宋词》,之所以能看到被世人赞叹的国宝级书画艺术品,都是因为汉字的发明。如果没有文字记录,这些优秀文化就会被历史的长河冲淡,被人遗忘。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文明从未中断,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汉字的功劳。如今,我们的汉字文化正逐渐被世界许多国家学习和认识,汉字之美也让世界更多的人了解了中国。
董作炳甲骨文
汉字的传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今高科技飞速发展,电脑、手机取代了传统的书写方式。虽然近年来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节目越来越多,但仅凭这些节目对弘扬传统文化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很多时候,人们拿起笔就忘了字,不能用毛笔等传统书写工具去体会书写汉字的美。真是可悲啊!
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书写汉字,传承经典书法,毕竟全世界都在学习汉字。
如今,《不凡人物》这首歌在抖音上爆红,在各大音乐平台热唱。你觉得这首歌是传统文化的延续,还是只是音乐的随意、无节奏的叠加?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