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迅速,支付牌照成稀缺资源,新竞争者入场带来鲶鱼效应

2024-06-19
来源:网络整理

近日,据“艾瑞咨询”分析报告显示,随着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快速发展,持牌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发展也逐渐步入成熟阶段,这也是随行付等平台受到资本市场更多关注的原因。

从2011年至今,央行共分9批发放了271张支付牌照。2015年3月之后,央行基本停止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这意味着后续企业只能通过并购等方式获得相关支付资质,第三方支付牌照迅速成为市场稀缺资源。

据统计,我国支付牌照交易案例近百起,国美、美团、唯品会、小米、滴滴、字节跳动、华为等多家企业通过并购等方式,获得了支付业务的“入场券”。

易观国际认为,新竞争者的进入将给第三方支付行业带来“鲶鱼效应”,比如拼多多、字节跳动等公司的进入,将再度引发移动支付机构对C端市场的争夺;其次,有实力的市场参与者的进入,或将对市场上独立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产生重要影响。

支付机构拓展增值服务业务,转型为综合行业服务商

智能支付平台随行付成立于2011年,拥有银行卡收单牌照、互联网支付牌照、移动支付牌照、小额贷款牌照、跨境人民币结算等资质,是国内全牌照支付公司。2020年以来,支付行业交易规模不断增长,创新应用不断涌现,新形势下,随行付不断丰富产品功能,推出“随行商圈”等智能收单产品,帮助商户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提升销量。随行付也加快了研发迭代速度,充分赋能小微商户,以科技赋能平台化一站式精准服务,实现线上线下融合。

其次,随行福通过“支付+科技”的战略布局,在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科技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助力支付业务不断发展。同时,随行福在多年服务线下的过程中夯实了企业发展的基础,实现了商户规模的不断扩大,在B端企业服务赛道已经进入支付行业第一梯队。

在互联网消费时代,无论是PC还是移动支付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支付通过其技术设施成为社会运行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在持有牌照、合规运营的传统支付机构中,穗星支付作为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代表,在面对C端众多新竞争对手的情况下,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从单一的支付提供商转型为综合行业服务提供商。这不仅是自身的转型,也得到了广大小微企业的一致认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