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曲《不凡人物》遭指抄袭,作者苏州小伙回应(来源:网友)
“八小葵、魑魅魍魉……孤单一人,勾结在一起,独自行走,豁然开朗……”近日,苏州90后小伙陈可宇创作的《生僻字》火遍网络,曾三次登上热搜。这首被评为“史上最难填词歌曲”的歌曲,收录了70多个生僻字,堪称“汉语十级大考”。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陈可宇获悉,《生僻字》今年已受邀登上三沙卫视等电视台春晚舞台。
对于这样一首火爆网络的歌曲,人们褒贬不一。有网友指出,《不凡人物》的开场曲涉嫌抄袭。对此,陈可宇连发两条微博,其中一条还配上一段长达7分钟的视频,曝光了自己2017年初创作这首歌曲的过程,从最初有想法到写词、作曲、哼唱,期间不断和朋友讨论,并坚定表示“我不会做裁缝,绝不会抄袭”!
包含超过 70 个罕见字符
灵感来自“ ”
陈可宇是苏州人,高中就读于苏州六中音乐系,2009年考入四川音乐学院学习通俗唱法。其实他在2017年11月就创作并发布了《不凡人物》,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2018年12月,陈可宇在抖音上发布了自己演唱《不凡人物》的视频,这首歌迅速走红。
陈可宇正在录制歌曲
谈及当时的创作背景,陈可宇称灵感来自于网络流行语“又双叒叕”。“看到这四个字的时候,虽然明白网友们想表达的意思,但不知道最后两个字怎么读,就去查字典,查了才知道这两个字是这样读的。”
想到微博上经常看到的生僻字,陈克宇便萌生了创作一首生僻字歌曲的想法,让这些字变得不再生僻。“一方面可以帮助成年人认识这些字,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生以有趣的方式学习这些字。”
陈可宇介绍,这首歌他创作了半年时间,“副歌很早就完成了,但副歌里的生僻字花了更多时间。”这期间,陈可宇特意收集了200多个生僻字,经过一番筛选,最终选出了70多个。“我选的生僻字,大多是单词、成语,我还特意去掉了特别生僻、日常生活中用不到的字,留下来的都是比较生僻的,但也是能见到、能用到的。”
歌曲发布时,陈可宇还附上了这样的推荐:“再也不要说‘又、又、又’了!‘叒若四声’、‘叕卓二声’!这首歌里包含了70多个生僻字!我不知道这首歌会不会火,但真心希望更多人能听到这些传播中华文化正能量的歌曲!”
高中生发私信感谢父母“考试及格”
这才是重点
由陈克宇亲自填词作曲的歌曲《生僻字》不仅收录了“又双叒叕、火艳炎燚、水沝妙”等热门网络用语,还有“哆嗟、蹀躞、耄耋、饕餮、囹圄蘡薁、觊觎、龃辉”等常让高中生头疼的生僻字。
歌曲一气呵成,中文旋律朗朗上口,引得网友惊呼“我为汉字骄傲”。有人说:“这是史上最难唱的中文歌曲,连中文老师听了都会怀疑人生!”“我怎么不认得?感觉自己十几年的学习白费了。”
有网友对《生僻字》提出质疑,认为这首歌没有所谓的意义,歌词只是一堆看似复杂、难以阅读和书写的字词。对此,陈克宇告诉紫牛新闻记者,前段时间有位高中生给他发私信,激动地告诉他,自己在语文期末考试中考出了“茕茕孑立、沆瀣一气”,并称如果不是这首歌,自己肯定不认识这些字,非常感谢。这让他非常开心,感受到了这首歌的价值,“意义非常伟大,不用说,如果能帮助中学生或成年人认识这些汉字,我会觉得很有成就感。”
陈克宇回忆说,十年前自己高考时,这些生僻字都要死记硬背。他希望通过这首歌,让现在的高考考生不再死记硬背。“这也是我写这首歌的另一个原因,通过旋律来记住这些生僻字会更容易,劳逸结合,效果会更好。”
陈可宇参加节目
陈可宇高中时期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王永霞说,陈可宇是一个比较内向的男孩,不太引人注意,但对学习的东西很有想法,能静下心来看书。从进入苏州六中开始,他就立志要创作流行音乐,书包里塞满了专业的音乐书籍。“我觉得他能创作出这样的歌曲,是他多年积累的经验,是十年磨一剑的结果!”
越难,我越想学习
人气爆棚,连外国小伙都来挑战
陈可宇说,这首歌的第一个听众是妈妈。虽然和大多数人一样,歌词中很多字都不认识,但妈妈听完后觉得“还不错”,这给了陈可宇很大的信心。“但当时没想到会这么火,可能越难,大家越想学,越想挑战自己。”
陈克宇是一个能冷静下来的人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发现,这首歌不仅在网络上被广泛传唱,还有不少翻唱版本,有女声版、方言版、快唱版、低音版……还有不少在《生僻字》曲调基础上重新填词的改编版本,更有《生僻字》美食篇、中药篇等。
它不仅在中国风靡,在国外也十分受欢迎,甚至还有日语版。网上还有不少外国人录制的视频,不少人学唱认真有条不紊,让人忍俊不禁。其中,一则外国小伙挑战自己一口气唱完《不凡字》,眼睛都不眨,最后累倒在地的视频,引来无数关注。
陈克宇告诉紫牛新闻记者,《非常人物》还收到了全国多家电视台的邀请,将于2月2日晚在《快乐大本营》播出。这也是《非常人物》的首档节目,之后还将在大年初一晚登陆三沙卫视等电视台的春晚。
一首让你垂涎欲滴的歌
堪称“中国美食地图之歌”
距离除夕还有两天,过年的主旋律之一就是“吃吃吃”,因此也有“每逢过年胖三斤”的担忧。1月29日,陈可宇新歌《胖了又怎样》上线。“下次再有人说‘你怎么又胖了’,我就用这首歌回答你!”陈可宇在朋友圈发这条消息时开玩笑道。
新歌海报
作为关晓彤、黄景瑜主演的电影《月光下的爱丽丝》的宣传曲,陈可宇的《我胖了又怎样》迅速走红,歌唱的是祖国的饮食文化和地方特色。不少网友表示,这是“一首让人饿了的歌”,堪称中国美食地图之歌。
“刚走出成都机场,就闻到火锅的香味,早茶在广东吃过,晚上去北京吃烤鸭,最喜欢炒牛肚配一碗卤肉,前菜选了天津麻花,留点肚子明天去上海吃八宝鸭……”
《我胖了又怎样》的旋律喜庆明亮,歌词里囊括了全国各地的特色美食,从东北的菌菇炖小鸡到南京的鸭血粉丝汤、无锡的灌汤包,从苏州的松鼠桂鱼到杭州西湖醋鱼、安徽的臭鳜鱼,还有内蒙古的烤全羊、福建的佛跳墙、河南的麻辣烫……30余种特色美食让人垂涎欲滴、欲罢不能。
陈克宇说,自己也是个吃货,特别爱吃苏州的大闸蟹。他之前创作过一首歌叫《在苏州》,歌里提到松鼠桂鱼、虾子鱼干、鸡头饭、大闸蟹等苏州美食。近几年,他一直飞来飞去,忙于事业,吃遍了当地的特色美食。“这首歌的旋律其实在我梦里出现过,还伴有很多美食。醒来后,我把它记下来,用一种有趣的方式写了这首歌。”
7分钟微博视频回应抄袭:
不要当裁缝,不要抄袭
紫牛新闻记者注意到,有网友质疑《奇葩说》是否涉嫌抄袭,记者向陈克宇询问,是否存在抄袭行为,对网友提出的观点有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