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两个月,日活跃用户数增长21倍,新增用户数增长17倍,次月留存率达25+%。一个普通小店的智能小程序,为何有如此爆发力?5月11日的2019百度联盟生态合作伙伴大会上,香哈菜谱运营负责人陆云川给出了答案,同时也带来了关于“小程序”的三大方法论。
方法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移动互联网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发现用户增长速度越来越慢,获客成本越来越高,这种情况下,香哈方该怎么做?”在卢云川看来,对于香哈方这样的小企业来说,能否在行业变革中抓住机遇,事关未来的命运。
2017年年底,《一条一条》的火爆让小程序几乎一夜之间成为行业新风口。香哈菜谱也借此机会推出了自己的小程序。但和很多开发者一样,香哈菜谱的微信小程序始终不温不火。“现在日活跃用户也就1万左右。”卢云川说。
经过一年的探索,陆云川意识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或许和微信小程序的特性有关。“带有社交属性的微信小程序可能更适合拼多多这样的电商、跳跳这样的小游戏,但并不适合我们这样的内容分发公司。”
在这样的情况下,卢云川把目光投向了百度智能小程序。2018年12月,卢云川带领团队启动智能小程序研发,2月底,香哈菜谱智能小程序1.0版本上线。3月初,百度智能小程序全面接入搜索,香哈菜谱智能小程序迎来爆发式增长期。截至目前,香哈菜谱智能小程序日活跃用户增长21倍,新增用户增长17倍,次月留存率达到25+%。相比香哈菜谱的日活跃用户,这显然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增长。
对此,卢云川坚信,“开发者要根据不同平台的不同特点,因地制宜,找到适合自己的平台,用户才能找到你。”
方法 2:为用户提供最好的内容,以吸引他们
显然,仅仅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平台并不能保证成功。像香哈菜谱一样,百度上还有很多类似的智能小程序。香哈菜谱如何确保自己脱颖而出?
答案是更好的内容和更贴合用户需求的页面设计。例如,香哈菜谱会针对百度的“美食搜索需求”进行大数据分析。“红烧肉、可乐鸡翅、糖醋排骨、鱼香肉丝是百度搜索的四大菜系。我们会针对这些热门菜谱拍摄专门的视频,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好的内容。”
此外,香哈菜谱还从功能、互动、技术、账号等多个维度对产品进行了迭代。“从2月底到现在,我们做了4次大更新,迭代了10个版本,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做这件事。”卢云川说。
方法论三:APP归APP,小程序归小程序
目前,一些小程序创业团队通过各种方式吸引小程序用户加入自己的应用。
对此,卢云川也有自己的方法论,“在我们的理解里,小程序的场景都是基于小程序而生的,在这里为用户服务也是同样如此。”
卢云川强调,香哈食谱并不想把智能小程序的用户全部留在App里,因为小程序和App的场景不同,与其“费尽心思”把不同场景的用户导到另一端的用户,不如就近提供服务、基于现有的场景进行商业变现。
“这是我们开发小程序的三条方法论。”陆云川认为,只要坚守这三条规则,哪怕是最小的公司,也能从小程序中看到大世界。
那么,香哈菜谱对下一个“大世界”有什么期待呢?“上半年,香哈菜谱智能小程序的小目标是日活跃用户达到70万。”陆云川说,“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这并不难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