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昌某高校的食品取餐支付系统备受关注,该系统不仅可以自助送餐,还可以通过“人脸识别”进行支付。
据移动支付网介绍,这套“按克、面支付”服务系统近日在华东交通大学食堂上线,学生只需首次完成账号注册,并在取餐前通过报名信息扫描面绑板,即可自助上餐。
菜肴完成后,可以将盘子放在指定位置,自动识别食物的重量和类别,并实时显示餐点的价格。据了解,这款智能食品拣选系统的托盘内置称重功能,可以准确测量所选食品的重量并计算价格。食客称重后,系统会自动计费充值,并将账单明细直接发送到微信,全程无需工作人员参与。
据悉,学校推出这一系统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方便学生,节省用餐时间,另一方面,还可以减少人员,避免按需就餐时的奢侈和浪费。
事实上,学校早在几年前就推出了类似的刷脸支付系统,用于取餐。2018年3月,浙江大学旧食堂重新开放,采用类似的接送系统,但只对教职员工开放。
具体的面子用餐流程大致相似: 1.通过自助面子设备注册并绑定校园卡。2、取餐时,先“刷脸”接餐盘,上菜后再放在识别区,自检。3、取餐后无需刷卡,系统自动推送账单。
略有不同的是,华东交通大学面向全体学生群体,学生通过扫描餐盘二维码绑定“微信”账号,而不是校卡(能不能绑定校卡不清楚)。
而这个系统的关键其实就是做饭前“刷脸”拿起盘子的过程。通过刷脸将人脸信息暂时绑定到固定盘子上,在测量识别区域并计算食物重量后,扣除绑定到盘子的人脸的相应账户。
因此,刷脸不参与最终的付款过程,称其为“刷脸拿起餐盘”更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