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国内外巨头企业的移动支付布局及模式

2024-07-01
来源:网络整理

国外最流行的移动支付方式

作者:股权众筹募集发布

此前曾盘点国内6家公司的移动支付布局,文章提到阿里巴巴、百度、腾讯、

京东、万达、苏宁等六大巨头均把移动支付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

国内企业已经嗅到了移动支付市场的无限潜力,国外企业也开始布局自己的移动支付

支付。

这些巨头进军移动支付市场的模式各有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

是的: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希望移动支付能够成为整个产业体系的核心。

模式分为四类: ①以信用卡公司为核心,以万事达为代表公司; ②以移动端运营

3、以第三方支付公司为核心,代表公司为韩国;

该公司来自美国;④以信息科技公司为核心,代表公司有苹果、谷歌等。

那么哪种模式能够经得起用户的考验,成为最流行的移动支付模式呢?

1.万事达卡:移动支付的真正市场在日常消费

万事达卡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信用卡公司之一,但其脚步从未停止在信用卡业务上。

移动支付兴起后,万事达卡也积极将信用卡业务向移动端转型。

2018年2月,万事达卡发布了其移动支付平台的扩展——。

这是万事达卡现有计划的扩展,允许用户使用支持 NFC 的设备

可通过手机支付或线上支付,支持二维码支付或标签支付,有效突破硬件限制。

作为一家信用卡组织,万事达卡能够准确掌握用户的支付需求,并检测

的主要市场在日常消费领域。万事达卡负责人曾表示,用户

其中不乏金融机构和商户,包括美国航空等大公司,但他们更愿意

在移动支付方面能够获得普通消费者的认可。

2.培养用户移动支付习惯

早在2001年,SK电讯就通过与一些信用卡机构合作推出了它。

SK 是韩国大型移动通信运营商。

重要品牌,用户只需要配备芯片的手机即可在韩国使用

支付范围内的公共交通费用。

现在,越来越多的韩国人选择购买能够存储银行交易信息的新手机,并

在亚太地区,韩国也是推动移动支付最为成功的国家。

SK 的产业链合作机制,实现公众网络的快速覆盖

与此同时,银行、平台运营商、移动运营商等利益在行业中也越来越凸显。

形成了连锁合作机制,共赢局面。

3. 愿景很重要,行动必须迅速

2011 年初,美国企业家 ()创立了他的

人们对支付的未来充满期待。用户将信用卡与应用程序关联,当他们需要购物时,商家会扫描信用卡。

APP生成的二维码完成交易,商户扫描后,手机自动保存收据。

目标是提供一个虚拟钱包,让人们不需要携带各种银行卡。

使用您的手机即可完成付款。

虽然成立还不到五年,但创始人早在2006年就开始创业。

他意识到移动支付市场的巨大潜力,决定投身于移动支付领域。

在网络支付工具中,它被公认为第一个将二维码与移动支付相结合实现

O2O闭环支付的应用。

4. 谷歌:利用技术改变支付方式

()是谷歌于2012年5月推出的一款手机应用程序。

国外移动支付方式_境外移动支付_海外移动支付

支付产品。 采用 NFC 近场支付技术,为用户提供两种支付方式:

一个是采用无线支付技术的花旗银行万事达卡,另一个是虚拟的谷歌预付卡

截至 2015 年 2 月, 已宣布 15 家零售合作伙伴,其中包括 、

梅西百货、沃尔格林等大型美国零售百货公司。

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第一,近场支付的市场份额很低。

近场支付方式就是NFC,但是目前支持NFC功能的手机比较少,主流的移动支付

支付模式为流程支付,即客户端模式,用户通过客户端上的账户完成支付转账。

功能。

其次, 声称其兴趣并不在电子支付,而是整个商业链条。

商业链条上的设备制造商、无线运营商、银行、支付网络相互关联,还有

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5.苹果:布局移动支付只是水到渠成

2014 年底,苹果发布了

智能手表可用于非接触式支付。通过指纹触摸,或在支持的

只需在POS系统上扫描手机即可完成商品支付。

风格的代表。

此前,苹果创造了一种模式来满足用户对移动软件下载和支付的需求。

在这种模式下,苹果与用户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同时也对用户进行了直接的控制。

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其支付环节的价值也逐渐显现。

终于完成了。

总结

也许几年前人们还无法想象一个没有现金和信用卡的世界,但

随着移动支付市场的出现,这种想象已经成为现实。

我们敏锐地意识到移动支付将会是未来商业的根本性变革。

同时,中国企业也可以借鉴国外企业的移动支付布局:

第一,要有产业链合作的格局,韩国需要什么,我们都能满足。

交通移动支付存在需求,因为它涉及到银行、移动运营商、平台运营商等多方。

合作实现了双赢。然而,国内大部分企业都是孤军奋战,除了少数几家巨头能够包揽所有

除了构建生态闭环,其他企业将很难突破这种单打独斗的机制。

要想在移动支付领域分得一杯羹,团结起来、互利共赢、各取所需也不失为一种发展之道。

第二是创新移动支付模式。NFC近场支付技术曾经很火爆,但由于NFC

具备NFC功能的手机尚未普及,因此近场支付的发展相对缓慢。

随着设备越来越普及,近场支付可能再次流行起来。

刷脸支付、声波支付,还有静脉支付、虹膜支付等很多看似稀奇古怪的支付方式

这些都有可能成为未来移动支付的主流形式,求新求变应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永恒的追求。

的主题。

第三,相关企业该醒悟了,亿欧网此前统计过国内6家企业的移动支出。

他们的共同点是拥有雄厚的资本实力,在各自的领域扎根多年并成为巨头。

但国内涉足移动支付的初创企业却寥寥无几,相比之下,美国是

该初创公司推出的二维码支付功能被微信支付成功采用。

值得一提的是,越来越多以蚂蚁金服为代表的国内企业正在拓展海外市场。

该公司似乎并不重视中国的移动支付公司,他们更看重的是国内公司的成功。

依托中国人口红利,国内移动支付公司的商业模式和理念能否在海外市场应用?

它是否会成功还有待观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