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产手机厂商华为与中国银行签署了Pay合作协议,华为正式试水移动支付。据了解,这三种支付方式均基于NFC技术,比互联网移动支付更加安全。不过,业内人士表示,由于扫码支付的微信支付、支付宝等在移动支付市场深耕多年,硬件手机厂商想要撼动其地位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Pay 正式亮相
据悉,华为将依托自身终端产品线及可穿戴产品,与中国银行开展线上线下移动支付业务融合合作,开辟用户在双方已有业务上无障碍消费的模式。
对于推出Pay的初衷,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表示:“对于用户来说,手机的功能近几年在不断变化,移动支付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成为智能手机的重要功能之一。手机和银行卡的结合,对于支付的易用性、安全性以及未来服务的多样性都会起到很大的提升作用。移动支付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目前,中国银行仍是Pay的唯一合作伙伴,华为需要尽快吸引更多合作伙伴。不过,早在2015年12月,Pay就已在华为Mate S手机上实现商用。支付时,用户无需开屏,只需将Mate S靠近支持的银联POS机,支付功能就会自动启动,同时进行指纹认证即可完成支付。
硬件厂商之间的移动支付之争
据了解,随着移动支付市场的快速增长,该市场已成为移动设备厂商的必争之地,除华为外,苹果、三星、小米等也已进入或正在进入该市场。
上月18日, Pay在中国正式上线,中国成为亚洲首个、全球第五个上线该服务的国家,目前该服务已覆盖包括四大银行在内的19家银行。近日有消息称,备受期待的 Pay也将于本月底在中国上线。
与Pay类似,Pay快付也是基于NFC技术,只要在手机上开启NFC支付功能,并绑定银行卡,在购物时将手机靠近POS机,然后验证指纹即可完成支付。
不过相比其他三家,Pay的技术更有优势,Pay不仅支持NFC闪付POS机,还支持传统磁条卡读卡终端,也就是说,只要有POS机的地方,Pay就可以用,不用担心POS机是否被NFC改造过,因此在银联POS机全面升级完成之前,能够使用Pay的商户数量会相对多一些。
此外,小米还在今年1月完成对第三方支付公司吉富瑞通股份有限公司的收购,并持股65%,准备进军移动支付市场。
与互联网支付旗鼓相当
当然,除了与各家手机硬件厂商的竞争关系外,Pay或许还需要联合他们共同对抗以微信支付、支付宝为代表的二维码扫描派。
从市场份额来看,华为、苹果、三星等移动设备厂商其实已经迟到了。融创网络CEO吴春勇表示,由于技术不同,这些“快付”公司都面临着设备升级的问题,需要银联对现有的POS机进行改造,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另外,支付宝、微信已经通过巨额补贴形成了用户沉淀和用户习惯,华为支付还需要一段时间去培养用户。数据显示,支付宝、财付通、微信支付等头部支付巨头占据了近80%的市场份额,剩下的20%被其他中小型支付公司拿走。
易观金融行业研究中心分析师郝竹菁也认为,“快捷支付”群体暂时不会超越扫码支付群体。她指出,用户习惯也需要培养,而从各手机厂商的竞争来看,品牌影响力、用户总量、用户群体特征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不过,华为也并非毫无机会。业内人士指出,华为硬件设备的消费者正是Pay最有潜力的用户群体。2015年华为智能手机销量突破1亿台,增速也是业内最快,因此未来华为在移动支付市场依然会非常有竞争力。另外,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消息称,按照部署,2017年5月底前,全国所有POS机都将升级支持NFC技术。届时,华为用户使用Pay时将不再需要考虑POS机的兼容性问题。届时,国内移动支付市场或将形成微信、支付宝等支付机构和华为、苹果、三星Pay平分秋色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