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信用卡发卡量突破1亿张以来,目前招行信用卡发卡量已重回1亿张以下。
招商银行近日发布的2023年年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该行信用卡在流通卡量9711.81万张,较上年末9.3万张减少约560万张,降幅5.44%;流通账户数6974.04万户,较上年末减少0.37%。招商银行年报称,这主要由于其更加注重优质客户获取,新开户规模有所下降。
无独有偶,工商银行的信用卡发卡数量也出现下降。
据工商银行近日发布的2023年年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该行信用卡发卡量达1.53亿张,而去年同期,工行信用卡发卡量为1.65亿张,相比之下,去年工行信用卡发卡量少发了1200万张,整体量回到了2018年的水平。(注:2018年工行信用卡发卡量为1.51亿张)。
信用卡数量下降将成为常态
无论是“零售之王”,还是“全能银行”,从发卡量指标来看,他们的信用卡业务仿佛都进入了“减量时代”。
事实上,除了招行、工商银行外,在已发布年报的各大银行中,交通银行也出现了信用卡发卡量的下滑。数据显示,与2022年相比,去年交通银行在册卡数量减少了318.41万张。
平安银行2023年报告中公布的信用卡数量统计口径变为“流通卡数”,截至2023年末,该行信用卡流通卡数为5388.91万张。平安银行2022年报告中,信用卡数量统计的是“流通卡数”,截至2022年末,该信用卡流通卡数为6899.72万张。简单来说,平安银行2023年信用卡“流通卡数”与2022年“流通卡数”有1500多万张的差距。当然,这两个数据不能简单相减,“一户多卡”的情况也很常见。 但如果回溯一年,截至2021年末,平安银行信用卡“流卡量”为7012.65万张。也就是说,2022年,平安银行信用卡流卡量已经出现下滑,减少了112.93万张。
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是少数信用卡销量出现增长的银行,截至2023年末,中信银行信用卡发卡量106万张,较上年末增长8.37%,新增发卡891.77万张;光大银行信用卡客户数5092.69万户,同比增加328.03万户。
从人民银行信用卡发卡数量来看,信用卡(含贷联卡,下同)发卡数量自2015年起持续增长,至2021年达到峰值,2022年略有下降,当年信用卡及贷联卡发卡量为7.98亿张,同比2021年下降0.28%。2023年,信用卡发卡数量出现更为明显的下降。
中国人民银行《2023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国累计发卡7.67亿张,同比下降3.89%,人均持有信用卡和借记卡合一卡0.54张(2022年为0.57张)。
无论是银行财报公布的数据,还是支付体系运行的数据,似乎都在告诉我们,信用卡增长的盛宴已经结束,甚至从2023年开始,我们将进入“体量缩水时代”。
过去几年,各大银行为了抢占信用卡市场份额,纷纷给一线业务经理加重任务,简单粗暴地把发卡量、客户量作为单一或主要考核指标。相信很多在办公室伏案工作的同学都遇到过上门推销信用卡的情况。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繁重的任务压力和缺乏有效的监管,导致信用卡市场投机取巧现象盛行,信用卡发卡绝对量不断增加。
但需求总是有限的,这很容易导致无效卡、休眠卡慢慢充斥整个市场。更重要的是,2022年银保监会、人民银行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客户连续18个月以上无活跃交易、透支余额和超额支付为零的长期休眠信用卡占发卡总量的比例不得超过20%,超过这一比例的银行将不允许发行新卡。
从2023年开始,越来越多的银行将开始清理休眠信用卡。如此一来,整个信用卡领域的卡量必然会减少。
交易费用、消费、信用余额等指标可能全行业下降
除了信用卡发行数量外,其他一些指标也出现下降。
据招行2023年年报显示,期内信用卡交易量676.7亿元,同比下降0.44%;信用卡利息收入635.15亿元,同比下降0.72%;信用卡非利息收入272.28亿元,同比下降3.02%。招行银行卡手续费收入195.25亿元,同比下降8.76%,主要由于信用卡线下交易手续费收入下降。
工行2023年年报显示,期内其信用卡贷款余额达6897.31亿元,较2022年增加近500亿元,但其零售信贷整体占比仍在8%以下。2019年之前,信用卡贷款占工行零售贷款比重超过10%,但2020年、2021年降至9%左右,2022年、2023年进一步下降。尽管工行在“零售贷款第一”和“坚守个人金融第一银行”的策略下,个人无抵押贷款全年也有所增长,但信用卡贷款贡献率并未改善。数据还显示,2023年工行信用卡消费2.24万亿元,连续第四年下降,整体规模低于2017年的水平。
从数据上不难发现,其他银行信用卡的一些关键指标也出现了下滑。
2023年,中信银行信用卡交易量49.5亿元,同比下降2.73%;信用卡业务收入594.21亿元,同比下降0.67%。
平安银行2023年银行卡手续费收入同比下降13.1%,主要由于信用卡业务手续费收入减少;信用卡应收账款余额5140.92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1.2%;2023年全年信用卡消费总金额30.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39万亿元亦有较大幅度下降。
2023年报告期末,光大银行信用卡客户交易金额为1.81亿元,去年同期为1.07亿元;业务收入为430.6亿元,去年同期为439.68亿元。
需要指出的是,《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在信用卡业务管理、发卡营销行为、信贷管理与风险控制、资金流转、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规范管理、合作机构管理、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等方面都做出了相当具体的要求。从行业发展的角度看,这份文件将推动信用卡业务真正进入存量经营的新阶段。
招行在2023年财报中披露了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情况,表示基于当前复杂的外部环境,将审慎安排战略部署,优化客户结构和资产组合策略,统筹区域业务发展,重构新形势下风险与增长的平衡点。
交通银行在2023年财报中表示,按照《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明确信用卡业务高质量发展目标,做好完善新开户准入政策、优化存量客户经营策略、加强风险资产管理、加强贷后催收管理、优化迭代计量模型等重点工作,管控风险。
平安银行2023年财报也指出,将积极应对外部经营环境变化,推动信用卡业务转型升级,主动深化存量客户经营,加大优质客户经营力度。
当精细化经营、优质获客、巩固资产质量、优化消费结构成为银行信用卡业务布局的新目标时,就不难理解为何信用卡交易费、交易金额、授信余额、整体收入等指标呈现全行业下滑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