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视原本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但现在,对很多人来说,看电视已经成为一件费时、费钱、令人厌烦的事情。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近年来,有关电视“套娃”收费、操作复杂的投诉持续增多。
针对“看电视难、看烦”的痛点,今年8月起,广电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启动“解决电视‘套娃’收费、操作复杂问题”试点。几个月过去了,情况如何?看电视还“难”吗?
启动慢、难以免费、“套娃”收费……
看电视为什么这么累?
观众在电视上观看的内容来源有多种,一种是各地的有线电视服务,一种是电信运营商传输的IPTV服务,两者都可以通过连接机顶盒来观看电视节目。此外,随着智能电视的日益普及,人们还可以在智能电视上观看大量的互联网节目。
此前,有用户晒出家中机顶盒开机图片,从打开机顶盒到出现首页画面,最短耗时40多秒,最长耗时一分多钟。等到机顶盒开机后,又遇到第二个问题:找不到电视直播频道和免费内容的页面,有时甚至要跳转8次才能进入免费区域。
一些观看付费内容的用户遭遇了“套娃式”收费,一些项目甚至采用后付费方式,直接从话费中扣款,导致人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订购了不必要的产品。
让看电视再次变得简单
多部门联防联控
今年8月以来,国家广电总局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消费者协会等有关单位,开展电视“套娃”收费复杂、操作繁琐的整治工作,让看电视回归简单,满足人民群众看电视需求。
相关单位要求有线电视、IPTV开机应将“开机后直接全屏直播”作为默认开机模式,开机时间控制在35秒以内,同时尽力优化机顶盒功能,待机启动时间最短为几秒。
目前,我国80%的有线电视终端、85%的IPTV终端已经能够收看直播频道,更多用户开始回归电视观看直播频道。数据显示,全国有线电视用户日开机时长同比增长4.3%,日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6.21%。
除了让看电视更便捷,点播收费也应更加清晰。在解决电视“套娃”收费问题方面,第一期治理选取了北京歌华有线等7家试点,主要围绕电视资费套餐多、收费主体多、收费不透明三个方面进行治理。
根据治理要求:
目前,试点单位已全部完成整改,7家试点单位收费套餐价格降低50%以上。
11月至明年年底
治理工作将在全国持续推进
经过第一阶段试点,电视“套娃”收费、运营等复杂的管理方面总结了一系列经验。
3日,有关单位组织召开会议,总结治理电视“套娃”收费和复杂操作试点工作并部署推进全国推广工作。会议总结了前期治理电视“套娃”收费和复杂操作试点工作成果,介绍了全国推广的阶段性方案。
后续治理工作已于11月至明年年底启动,将在全国范围内持续推进。
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司长余英表示,未来针对需要更换机顶盒的情况,将制定更换方案,提升用户体验。此外,还将部署新软件,实现开机时自动优先显示直播电视信号。同时,将继续努力简化和减少遥控器的工作量,推动电视机顶盒一体化,并发布一系列标准规范。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ID:)
制片人/王源 主编/王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