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16年国产手机巨头华为、小米相继入局,同期苹果、三星等在华启动相关业务后,2019年又是手机厂商在支付领域“追赶”的一年。
年初OPPO宣布进军支付领域,9月17日vivo也与银联合作正式推出vivo Pay。至此,国内四大手机厂商和两大国际厂商已陆续在中国市场开始布局支付业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vivo钱包中展示了两款基金型理财产品,其中一款为货币市场基金;华为钱包首页并未展示理财产品,但已具备丰富的生活场景应用。
据vivo数字金融中心总经理王雷介绍,NFC近场支付比二维码支付能够更安全地交换数据。自今年年初vivo发布首款支持NFC功能的手机后,目前正快速拓展至多款机型。目前,vivo Pay已支持18家银行,vivo Pay的推出也标志着vivo金融科技服务业务正式启动。
手机厂商在通讯、拍照、游戏等体验上比拼的不再只是硬件,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支付和金融的进入门槛更高,又有微信、支付宝两大流量巨头,手机厂商又该如何考虑和布局?
vivo高级副总裁石宇剑在活动上表示,作为vivo钱包的重要功能,vivo Pay开启了无卡生活时代。以vivo钱包为载体,将更多的金融服务聚合到vivo产品中,逐步构建金融科技生态服务平台。
王磊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如果将类似云闪付的功能融入到手机中,可以实现替代钱包的便捷,这也是手机厂商必须要做的事情。随着用户对手机的依赖越来越深,如果手机没有搭载相关功能,势必会影响用户未来的购买考虑。
此外,“支付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触点。”王雷继续表示,vivo的定位是连接金融机构和用户的平台,支付能力可以让vivo对接更丰富的金融服务和解决方案。
此外,vivo通过与各机构的合作,在金融支付方面实现了较高的安全性,手机本身也内置了检测和排除工具,因此手机本身已经具备了较高的安全性。
而内置的智能语音助手Jovi还能提供很多生活场景的辅助功能,王雷介绍,比如在用户授权的情况下,语音助手会根据当前位置推荐周边的优惠服务,或者根据票务预订信息提供乘车提醒。
据悉,搭载全功能NFC的vivo手机产品,无需经过解锁、打开APP、扫码等步骤,只需在手机灭屏状态下唤醒vivo Pay功能,靠近支付设备即可完成支付操作,离线环境下亦可实现。
中国银联云闪付业务部总经理陆志军表示,目前国内80%的消费者已经使用过各类移动支付解决方案,中国也在推动全球移动支付市场的发展。在闪付场景生态中,特别是包括公共交通在内的小额、高频场景的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2016年起,银联便开始与手机厂商合作推出相关支付产品,去年底银联手机闪付功能整合二维码支付,实现人码合一;而vivo Pay上线后,各主流手机品牌均可支持闪付功能,银联也在与vivo Pay合作,探索标签支付等进一步功能。
作为智能生活的关键入口,手机厂商赋予手机的功能已逐渐延伸至广泛领域,除了支付之外,基于与公安部合作的小区门禁卡、身份认证eID等功能和技术也将逐步在手机上实现,“身份证、手机、钱包、钥匙”等出门必需品或将最终被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