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售货机的前身是自动售货机,两者没有本质区别,都是无人值守,可以自助购买商品。前者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融入了更多的科技元素,比如移动支付、SaaS系统、AI智能交互等;后者则是传统的机械设备,只是单纯售卖商品的“铁盒子”。
如果回顾国际智能售货机的发展历史,至少要从百年前开始说起。然而回顾国内智能售货机的发展历史,也不过才不到三十年的历史,大致可分为四大阶段:
第一阶段:机械售货时代
上世纪 90 年代,随着众多国际零售连锁品牌的进入,作为无人零售标准化模式的自动售货机也顺应潮流进入国内市场,但其目标受众比较狭窄,除了一些追求时尚的年轻人,绝大多数普通百姓并不喜欢这个新物种。
一方面,传统售货机一般采用机械工控设备完成发货,如弹簧发货、机器人推货等,商品破损率、故障率、发货失败率较高,且没有客服完成补充售后服务,导致很多消费者浪费了钱却拿不到合格的商品。
另一方面,对于经营者来说,在城镇化落后的20世纪90年代,居民素质普遍不高,破坏率增高,假币识别困难等问题无疑阻碍了自动售货机行业的发展。
第二阶段:电子售货时代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吸引了众多国外高精尖工程技术的引进,也带动了国内工业产业的崛起,许多传统的机械设备得到了优化改造,部分自动售货机采用了红外感应技术、USB数据传输技术、网络管理技术等先进技术,提高了设备运行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操作人员还可以通过SaaS系统了解、统计自动售货机的运行情况,这些电子技术提高了自动售货机的运行效率,为众多自动售货机品牌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保障。
第三阶段:数字化智能销售时代
“数字化”一词其实早在电商时代就被广泛提及,得益于互联网通讯技术的普及,数字化在电子化的基础上实现了更大、更高维度、更复杂的数据分析能力。
如果说电子信息时代让智能售货机从一台物理机器变成了一台终端设备,那么数字化将把各个终端设备串联起来,通过各个终端设备的品控数据、销量数据、硬件运行数据等多维度数据分析,输出科学高效的设备管理决策;向下,则结合区域、消费者群体、品类管理等不同数据类型的多重比较,优化商品选择,降低供应链成本,为消费者提供更具性价比的商品。
第四阶段:智能新零售时代
有人认为数字化就是智能化,严格来说,二者是有区别的,数字化其实更多的是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带来的高阶数据分析能力,从单渠道数据(线上线下独立)到多渠道数据融合(线上线下融合)的转变才是数字化。但智能售货机其实更像是新零售时代的新产品,即以人工智能为主,以AI机器人为主导,以人为辅助。
不过,目前国内市场上还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售货机,大部分只是以黑科技作为噱头,吸引市场眼球。不过据了解,甘来科技即将发布的智能零售机器人,或将打破国内智能售货机市场的传统格局,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售货机。
据悉,甘来科技智能零售机器人以AI人工智能作为中枢核心管控系统,人工智能机器人在体验端完成各种拟人化体验,包括语音交互、支付引导、售后响应、游戏互动等,人工智能数字技术则监管工控系统,实现智能温控、无损配送等功能。更重要的是,在运营端,人类无需主动分析数据报表,而是人工智能机器人直接提供行为决策意见,比如什么时候补货、走哪条路线补货等。
毫无疑问,当智能售货机达到全智能阶段后,无人零售行业格局必将发生颠覆性的变化,高度拟人化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体验或将成为打破人与机器壁垒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