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晚间,美国最大的银行监管机构——美国货币监理署(OCC)在官网宣布,将允许美国银行使用公有链和美元稳定币作为美国金融体系的结算基础设施,由于访问量巨大,官网一度陷入瘫痪。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意味着官方机构承认数字稳定币的合法地位。从逻辑上讲,稳定币主要锚定相对安全的资产,比如美元、债券等,因此更容易得到官方机构的认可。”中央财经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湾区国际金融科技实验室副主任陈波1月5日对时代财经表示。
零一智库区块链研究总监、数字资产研究院研究员蒋兆胜1月5日对时代财经表示,美国货币监理署(OCC)宣布联邦监管银行可以使用稳定币进行支付,并不完全意味着主流金融机构认可数字货币。“目前可能只支持USDC等合规的美元稳定币,不包括USDT等未获得合规资质的美元稳定币,更没有提到比特币、以太坊等加密数字货币。”
加密货币行业的新篇章
美国货币监理署(OCC)表示,银行可以将公链视为类似于(银行结算系统)、ACH(自动清算所系统)和(联邦电子转账系统)的基础设施,将稳定币(如USDC)视为电子储值方式。这意味着银行可以使用稳定币在独立节点验证网络上为客户促进支付交易,包括发行稳定币并将其兑换为法定货币。创始人发表文章赞扬OCC的做法,并认为加密货币行业将开启新的篇章。
“能够使用稳定币进行支付,是主流金融机构对数字货币认可的一大进步。目前的数字货币虽然具备支付功能,但还没能跳出圈子,这是非常好的事情。”华联云创新CEO、比特八达通联合创始人李白1月5日对时代财经表示。
目前稳定币的种类很多,主流观点认为稳定币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法币抵押的稳定币,最典型的就是USDT,国内叫,与美元1:1挂钩;第二类是加密货币抵押的稳定币;第三类是无抵押的稳定币,又称算法稳定币,即由计算机算法或程序支撑的稳定币。
“目前比较容易被监管接受和认可的稳定币,主要是指第一类以法定货币作为抵押的稳定币。”盈科律师事务所北京总部律师张斌1月5日对时代财经表示。
在这份声明中,美国货币监理署(OCC)特别强调,其政策仅适用于与单一法定货币 1:1 挂钩、且拥有托管钱包的数字稳定币;不适用于通过其他机制发行的数字稳定币。
稳定币被认为是连接现实世界和加密世界的桥梁,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稳定币一般都是全球流通的,但目前所谓的合规稳定币只是部分合规的。”零一智库区块链研究总监、数字资产研究院研究员蒋兆胜1月5日对时代财经表示。
蒋兆胜认为,稳定币存在三大风险:第一,稳定币的价值受储备资产影响较大;第二,稳定币的稳定性更多体现在与储备资产兑换关系的稳定性,如果兑换渠道不畅通,稳定币的价值也会大幅降低;第三,稳定币本土合规与全球流通的矛盾短期内难以调和。
“稳定币其实并没有那么稳定,进入支付体系之后,很多方面都需要完善。目前主流的稳定币本身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财务透明度低、私人发行等,这些都制约了稳定币目前的发展。但凡事都有一个开始,随着OCC等机构的入局,相信会逐渐得到完善和发展。”李白说。
OCC监管是“渐进式的”
“美国货币监理署(OCC)是美国财政部的独立机构,从此次OCC的表态也可以看出,美国官方对稳定币的认识和监管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是一个自然的结果。”盈科律师事务所北京总部律师张斌表示。
“稳定币是伴随加密货币诞生的,加密货币的价值波动较大,作为交易媒介和记账单位并不理想,比如比特币从过去一年3000多美元的低点上涨到近期突破美元就是最好的例子。因此只有降低加密资产的波动性,才能被更多群体接受。稳定币的出现,部分解决了上述加密资产波动性的问题。”张斌说。
“早期的数字稳定币并未得到官方认可,主要以私人机构信用作为担保,与法币进行兑换,因此对稳定币的质疑声不断。”张斌介绍,USDT作为最早的稳定币之一,最初是为那些不能直接用美元交易加密资产的人群而设计的。同时,USDT等稳定币的出现,也可能规避一些国家对法币参与加密资产交易的限制。
“该声明允许联邦特许银行和联邦储蓄机构合法持有数字稳定币储备,并为稳定币发行者提供相关服务。该声明为稳定币的监管提供了更大的确定性,也将鼓励更多金融机构参与虚拟资产业务。”张斌说。
作为美国联邦银行体系的审慎监管机构,货币监理署(OCC)的核心使命是建立和维护负责任、创新的金融体系。
过去几年,受监管和理念限制,美国银行业在提供加密数字资产服务方面进展十分缓慢。2020年3月,代理监理署署长加入货币监理署(OCC)后,开始着力推动美国银行业向加密数字资产方向发展。
2020年7月,美国货币监理署(OCC)发布声明信,澄清美国联邦银行可以为加密货币提供托管服务,同时重申国家银行可以向任何法人实体提供金融服务,包括加密货币公司。
2020年9月,美国货币监理署(OCC)发表声明,确认国家银行和联邦储蓄协会可以为用户的稳定币产品提供准备金托管服务。
与此同时,美国货币监理署(OCC)也面临不小阻力。2020年12月,美国州银行监管委员会(CSBS)在哥伦比亚特区地方法院对美国货币监理署(OCC)提起诉讼,指控后者为非银行公司创建新的州银行牌照,并即将批准牌照申请。CSBC总裁John Ryan表示,如果允许OCC创建特殊目的的非银行牌照,将重新定义整个银行体系,并引发新的系统性风险。
此前,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在致新总统拜登的信中表示,建议撤销或监管美国货币监理署(OCC)发布的所有加密货币相关指导意见。
这给中国带来什么教训?
“美国数字货币的发展,并不是走和中国一样的路子。”中央财经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湾区国际金融科技实验室副主任陈波对时代财经表示。
陈波认为,中国的法定数字货币是在人民币基础上发行的数字货币,相当于发行一种新的数字货币,而美元的法定数字货币是直接和现有的一些数字货币挂钩,这是不同的逻辑。
“这背后的原因很简单,从全球来看,美元已经处于垄断和主导地位,没必要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它可以直接进入现有的数字货币体系,发挥影响力,这对它来说是一条捷径。相比较而言,人民币还是小众货币,它推出技术更完善的数字货币也是合情合理的。”陈波说。
“因为理念不同,很难说最后会取得什么样的结果,谁能向谁学习更多。”在李白看来,与国际上其他数字货币相比,我国央行数字货币(DCEP)走的是一条不一样的路线,它借鉴了国际上数字货币体系的一些经验,然后加以强化和升级,更容易发展和成熟。
“我国央行数字人民币已经走在前列,数字人民币钱包已在深圳、苏州、北京等地进行测试,数字人民币即将发布。相比之下,我国目前还没有稳定币监管合规的计划,短期内很难像美国那样从监管角度认可稳定币的合法地位。”张斌说。
蒋兆胜认为,美国数字货币监管理念对我国最大的借鉴就是“对符合现有监管框架的数字货币企业,通过牌照制进行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