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后浪时代,企业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创造价值?

2024-07-19
来源:网络整理

来源:微格智书创始人兼CEO、前喜茶CTO、CIO、新零售数字化导师陈培林

如今,很多人认为疫情可以加速行业数字化进程,但与其被环境逼迫,不如主动转型,在大家都在说后浪潮时代的时候,数字化也进入了后浪潮时代,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整个行业的共识,但如何用数据有效创造价值,如何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财富挂钩,如何打造理想的IT投入产出比,依然是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阻碍。

在腾讯SaaS加速器前五期闭门教程中,邀请了明星零售企业数字化负责人陈培林,以“数字化后浪潮时代,如何成为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引擎?”为主题,与学员们分享了第一茶饮品牌“喜茶”从0到1的数字化转型实践经验,总结了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底层逻辑与需求,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SaaS产品、行业如何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动者。

陈培林,微格智书创始人兼CEO,原喜茶CTO、CIO,新零售数字化导师,协助喜茶完成从0到1、从无到有的数字化商业转型,并开发了喜茶GO小程序,实现从0到2000万会员的突破,小程序流量位居全国前列,开创新茶饮数字化时代。

互联网人如何颠覆传统茶饮行业?从颠覆商业市场开始

首先什么是数字化转型?陈培林表示,所谓数字化转型,本质上是对商业市场的颠覆,要不然就叫信息化,同时数字化转型的另一个叫法是业务转型,而业务转型成功最好的证明方式就是营收结构发生了变化。比如说线下面对面交易的餐厅,数字化转型之后,消费者通过手机下单、支付,这就意味着其营收结构发生了变化,是业务转型的典型体现。

那么喜茶是如何通过 GO小程序开启数字化转型的呢?线上第三空间是陈培林最初的灵感,早在2017年初,在小程序还未被社会青睐的时候,陈培林观察到年轻人对线上第三空间的依赖,基于这样的观察,陈培林想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没有线上第三空间?他和喜茶CEO探讨了这个问题,由此诞生了喜茶IT的由来。在上海开设第一家店后,陈培林一直在尝试打造线上第三空间,但前提是要有线上会员,其次是会员体系、云端收银、内部供应链。陈培林决定从企业微信入手,环节的改变由此发生。

创建小程序的灵感来自于一个洞察:陈培林发现大家在排队买喜茶的时候都在玩手机,何不趁着消费者排队等待的时间,帮他们了解商品、下单呢?于是为了打造小程序,陈培林想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在这期间,小程序也经历了四次迭代:第一是菜单,第二是预订,第三是外卖,第四是点餐。陈培林说,小程序本质上是一个前端的工具,但为了连接小程序的用户体验,需要解决很多问题。数字化对于企业最大的考验不是工具,而是组织的适应能力,从前端的小工具到整个后端的变化,是数字化转型更真实的写照。

解决了这些问题之后,喜茶GO商业转型的效果就显现出来了。一开始,陈培林带领团队尝试在深圳门店贴二维码,第一天就有用户,随后用户量开始自然增长。随后,陈培林开始增加二维码入口,包括杯口、入口、公众号等。大量用户开始涌入,实现6个月用户400万+、复购率提升300%、万+,微信支付用户70%选择通过小程序下单,门店月均增长率6%,跻身小程序流量前100。这一系列数据表明, GO让喜茶的数字化转型立竿见影,从用户到供应链再到业务端,实现全链条“数字化”。

基于喜茶GO构建新会员体系,社交应用和游戏本质都是会员体系

陈培林的下一步,是基于喜茶GO搭建全新的会员体系。他坦言,打造线上第三空间的目的,就是搭建会员体系。陈培林发现,无论是游戏行业,还是社交APP,会员都是其核心价值。本质上,整个社交APP、游戏,都是一个会员体系。在打造会员体系的过程中,喜茶GO会员经历了三次大的迭代。从第一代实体卡,参照星巴克实体优惠卡体系运营会员,再到订单级会员,即只要下单,无需申请,即可成为会员,再到付费会员,开卡后拥有更多权益。陈培林参考《王者荣耀》的价值观进行优惠券的设计,最终完成了会员体系的三次迭代。

企业的数字化需求无穷无尽,但背后的数字化管理陷阱太多

微信小程序开发文档_小程序云开发和非云开发区别_这群开发者用小程序创造了什么

GO 只是一个面向市场的小 App,但其实是企业内部的数字化引擎。小 App 只是前端的载体,企业内部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打通,才能形成数字化的连接。这个过程也让陈培林在采购 SaaS 系统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坑。

上图抽象成三个维度,在数字化管理部分,陈培林采购了IT管理系统、培训系统、内部聊天系统、单点登录系统、ERP、OA等;在数字化营销系统部分,还有会员系统、礼品卡、H5、储值等营销平台;第三部分叫数字化引擎,跟技术数字有关,比如会员系统、BI系统、营销平台、数据仓库、APP等。

相比于轻资产的科技公司,喜茶IT设备的日常运维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陈培林说,自己尝试过很多方法和SaaS系统,但都无法解决问题。作为IT负责人,他在公司扮演着一个三明治的角色,来自各方面的需求都会有,财务、市场、运营、HR等等,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都不一样,而一个快速成长的公司,每天都面临着不断变化的需求。这些苦涩的经历,让陈培林坚信,千万不要相信业务部门,不是他们的需求错了,而是他们99.99%的需求都是有问题的,要挖掘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发现最底层员工的需求才是最真实的。

此外,陈培林还总结称,所有企业的数字化需求都是无止境的,永远不要指望一个解决方案就能满足企业所有的需求。那么该如何解决问题呢?陈培林发现了边际成本递增效应,随着线下门店数量的增加、业务和人员的增加,门店数量不断增加,管理半径成倍上升,伴随而来的是管理成本的上升。因此,解决单点需求和解决方案是远远不够的。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如何才能真正用数据创造价值?

陈培林发现,在大多数传统企业,尤其是零售、餐饮,老板们的学历往往不高,在他们眼里,IT就是修电脑而已,理想的数字化管理效果是积累“业务+用户”的数据,并用数据创造价值。然而,大多数企业在做IT决策时,都遵循一种效应——曲棍球棒效应,即计划和结果总是与预期相反。

整个行业现在面临一个巨大的困境,就是IT和数字化非常概念化,投入很多,但是很难量化一个企业应该具备的价值,数字化是全社会的事情,不是企业的事情,大部分企业在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时候,都期望用一次性的高额IT投入,带来指数级的增长,但是这种数字化带来的成果往往是​​混乱的,难以量化的。

因此,为了不让SaaS工具成为摆在企业主和财务面前的成本和费用,企业SaaS系统的延伸必须围绕业务、客户和收益。

那么,什么才是合格的数字化企业?陈培林表示,这样的企业应该同时具备“数字化的三大支柱”,第一是数字化营销,让业务增加,让公司盈利;第二是数字化管理,让效率提升,让公司省钱;第三是数字化引擎,形成核心数字化能力,让公司创造数据资产。最终数字化要直接和公司的财富挂钩,对企业来说,钱是核心,是第一要务,才能促使“数字化”演变为企业的核心战略和增长引擎。

那么如何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呢?对于SaaS产品来说,真正需要做到的是开放和产品力。首先要有真正开放的态度,建立联盟,构建开放的生态平台,把企业内外部所有系统打通、整合起来,让数字化自由流动。什么是产品力?陈培林说,很多SaaS产品是给领导设计的,但最终用户是草根,领导输出的需求99%都是不对的。陈培林说,产品力最有效的自测,就是看公司的程序员愿不愿意用公司的产品,因为程序员是世界上最挑剔的SaaS产品使用者,如果程序员都说会用,那这个产品就是非常好的产品。企业家最丢脸的就是他的员工不愿意用他的产品,所以企业家需要提高警惕,多听听基层员工的想法,要学会“铜是明镜”。

- - / 结尾 / - -

腾讯SaaS加速器:产业升级实践

腾讯SaaS加速器作为腾讯产业加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搭建腾讯与SaaS相关企业之间的桥梁,通过技术、资本、商业机会、生态等各方面的支持,加速企业从战略到实施的成长,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