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和田玉旺季背后的秘密:低价团费+强制购物的套路

2024-07-19
来源:网络整理

夏季最热的时候,也是和田玉的旺季。这“热潮”从何而来?没错,就是旅游业。和玉大叔回忆起前几天在央视看到的调查新闻,爆料确实很震撼!可惜说的不够深入,因为和田玉是代表中国文化的珍宝,蕴含着美好的寓意和价值,如今却沦为以次充好、以次充好的牟取暴利的工具,实在令人悲哀!

新闻曝光的案件思路并不复杂,说白了就是“低价团费+强制购物”的套路。旅行社先以远低于市场价的团费吸引游客,到达目的地后再将创收权卖给当地旅行社。这些旅行社几乎不赚钱,所以为了赚钱,旅行社自然会在行程安排上安排大量购物。显然,高价值的和田玉成了他们的“摇钱树”。

这利润有多大?我们在新疆玉石市场花几百块钱买的玉料,当地旅行社能拿到八九千块的回扣!你没听错,这种利润比贩毒还赚钱。

和玉叔也知道,在一些景区,一些景区店家为了赚取更大的利润,不卖真正的和田玉,而是卖石英岩玉。金丝玉的成本价可能只有几十元,却被吹捧为无价之宝。毕竟是在新疆买的,连玻璃都说是美玉。他们真是凭良心赚钱啊!

说到这儿,有的玉石爱好者可能会问,如果是假的,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上当受骗?现在电视上、网络上也有各种呼吁,旅游不要上当受骗。这跟那些导游、商家的演技高超有关系,他们深谙消费者的心理,因为现在能逛街的人,并不是经常上网的年轻人,真正精于“性价比”的年轻人,都是搞特种兵旅游的。

中老年人往往有“捡便宜”的心理,为了应付这些顾客,导游编造了各种各样的谎言,从家庭宣传到历史文化,再加上“原产地一手优惠”、“有关系工厂直供”等各种噱头,很多游客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回事,就直接花钱买了。

前几天,看到一位导游得意洋洋地向熟悉的同事讲起自己的“说话技巧”——先辨别顾客的接受程度,然后尽量把顾客弄进一个封闭的环境,私下里绘声绘色地给游客讲述新疆和田玉的产地,说“这几年升值比房价还猛”、“乾隆皇帝玩过这个矿”、“我跟团买的东西现在涨了20%”……一套套说话技巧,让游客们看得目瞪口呆,最后还是掏钱买单。最夸张的是一位来自上海的老年游客,听说他儿子是海龟金领,是某局退休领导,一趟新疆就花了300万买玉!其实货源都是从我们市场拿的,有的把手甚至是机雕货,人工费不超过1000。

面对导游的修复建议,和宇叔叔给大家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就是不要贪便宜,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旅游景点那些动辄几百块钱的“和田玉”,极有可能是材质很差的,尤其是便宜的白玉,基本都是青海的或者罗甸的,不可能是新疆的。

其次,导游和商家的话语都是精心设计让你花钱的,如果你对玉石不太了解也没关系,尽量不花钱,或者干脆买点便宜的应付导游,毕竟旅行就是为了好心情。

第二,有些游客确实需要买玉石送礼,没信心也没关系。只要记住一点:千万不要在旅游景点买和田玉。在新疆,你可以在回程前一天去专业的玉石市场买。虽然价格听起来有点贵,但商家的报价至少比导游低很多。导游只是一个玉石携带者,他们没有什么“一手产地”资源,有的只是玉石商家的微信。

旅游景点是一个坑游客的行业,和玉叔作为玉石行业从业者,其实和经常宣传反诈骗的JC叔一样,无能为力,不管他做多少工作,总有人被骗。旅游景点卖玉可以说是一个传统,和玉叔希望这是一个有官方监管的文化名片,而不是欺骗游客的手段,毕竟和田玉是一个承载着我们民族文化和审美的迷人行业,希望大家擦亮眼睛,不要被表象所迷惑。

←和玉大叔官方玉石销售微信公众号

有趣的家伙正在等你挑逗

仅售,如需鉴定玉石请公众号留言。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帮我点个“正在阅读”和“赞”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