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 3.0 时代:政策、消费、竞争全面升级,如何突围成新课题

2024-07-26
来源:网络整理

跨境电商,这个直接受惠于消费升级带来的政策利好而蓬勃发展的新兴行业,如今正面临重大变革。

一方面,行业标准化相关政策增添了不少不确定性;另一方面,随着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对金融市场的持续震动,各国汇率波动性加大,也给跨境电商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经历了以“线上展示+线下交易”为主要商业模式的1.0时期,以及交易、支付、物流等流程数字化、各类线上交易平台争相抢占空间的2.0时期,加上税改新规的实施、正面清单的暂停、商业银行等参与者的参与、资本的竞争,跨境电商也进入了全新的3.0时代。如何在政策、消费、竞争全面升级的背景下突围,成为行业面临的新课题。

“简单来说,跨境电商就是在剧集结束前,你就能买到《来自星星的你》的同款包包,或者《太阳的后裔》的同款口红。同样,国外的消费者也能方便快捷地买到深圳华强北生产的3C配件,或者东莞生产的家居产品。”

针对“跨境电商到底在干什么?”的问题,从事进口母婴用品跨境电商的陈艳给出了如上回答。简而言之,跨境电商有着不同于一般贸易的准入优势,让消费者能够以最优惠的价格、最快的速度购买到全球最受欢迎的商品。

然而几个月前,陈艳所在的跨境电商行业刚刚遭遇了一场“巨浪”的袭击。

从新规“急刹车”到一年缓冲期

税改的“巨浪”搅动了跨境电商从业者的心情,虽然新规的暂停实施给了他们喘息的机会,但大多数人也对“一年后这个行业将走向何方”的问题感到迷茫。

这股“巨浪”源于跨境电子商务税改及其首份正面清单。

4月7日21时左右,11部委发布《关于公布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的公告》,与此前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4月1日发布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相衔接,并将于8月8日起正式实施。

根据新税收政策,跨境电商平台进口零售商品将不再按照行邮税标准征收,而是按照此前消费税和增值税税率的70%征收,化妆品等热销商品税费将增加11.9%至47%不等。同时,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单次交易限额为2000元人民币,个人年度交易限额为元人民币。

至于7日晚间公布的首份正面清单,则包含1142个8位税号商品,未列入清单的进口跨境电商商品一律禁止销售。其中最大的变化包括:液态奶、生鲜食品不在商品清单上,化妆品不得首次进口,配方奶粉须按照《食品安全法》注册等。

“税改是为了规范市场,这可以理解,但正面清单一旦出炉,可以说跨境电商保税模式原本覆盖的70%的SKU(库存单位)都受到了限制。”陈岩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其中,他最关注的是对配方奶粉的规定——没有在认监会备案的奶粉将不能在保税区内发货,这意味着依靠奶粉获取流量的跨境电商将集体遭封杀。

想到保税仓里那些他真金白银投入的库存,陈岩一晚上都睡不着觉。

陈艳的担心并非他一人。新规发布、快速实施,让跨境电商企业措手不及,正面清单的收紧也引发了业内不少吐槽。业内人士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当时,新规从发布到实施仅有3个小时,企业根本来不及调整入仓货物。这一政策“急刹车”甚至导致跨境电商进口保税模式在新规实施初期陷入瘫痪。

不过,4月13日,食药监局对清单中相关产品的注解进行了说明,明确2018年1月1日前,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无需取得相关产品配方注册证。这20个月的缓冲期,对于主营母婴配方的跨境电商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利好。

4月15日,财政部会同12个部门联合发布第二批正面清单,将第一批正面清单中未列入的液态奶、生鲜、大米、粮油等151个8位税号商品纳入其中,行业普遍关注的品类重新上架。至此,跨境电商正面清单商品数量增至1293个8位税号商品。

在行业经历巨大震荡一个月后,跨境电商企业又迎来了一次重大提振。5月25日,财政部海关总署负责人表示,为使跨境电商企业逐步适应监管要求,对电商零售进口设置过渡期,2017年5月11日前,对10个试点城市的网购保税商品进区时不再进行通关单证核查,不再对化妆品、婴幼儿配方乳粉、医疗器械和特殊食品(含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食品等)的首次进口许可、注册或备案要求。

对此,多数进口B2C跨境电商从业者心情复杂,一方面,新规的推迟实施让他们有了喘息的机会;另一方面,多数人也在担心“一年后这个行业会怎样?又将走向何方?”问题令人困惑。

与此同时,随着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对金融市场的持续震动,各国汇率波动性加大,也给跨境电商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跨境电商,这个直接受惠于消费升级带来的政策利好而蓬勃发展的新兴行业,如今正面临重大变革。

形势变化中的机遇

一年的缓冲期将是政策完善的时期,新的、更切实可行的政策将出台,助力跨境电商行业更好地发展,企业仍然有很多机会

跨境电商的政策红利是否消失了?下一步该怎么办?这些都成为从业者关心的重大问题。

有业内人士指出,探寻跨境电商行业发展前景,需要回归跨境电商的本质,从国家战略来看,无论是“互联网+”还是“自贸区”还是“一带一路”,近年来,随着国内跨境电商进出口城市试点、海外购开放等,跨境电商受益于政策红利,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迅速崛起为新兴产业。

根据商务部今年初公布的信息,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正逐步成为外贸发展新的增长点,2015年跨境电商增速达到30%以上,而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检测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消费总额预计将达到857.6亿美元。

“只要国内新兴中产阶级对海外优质产品的需求持续存在,无论有没有过渡期,进口跨境电商的市场和需求就永远存在。”卓智跨境电商总裁李金玲表示。

采访中,多数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税改意味着行业进一步规范,增加了行业继续存在的“确定性”,税率调整势必会增加跨境电商企业的经营成本,但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跨境电商进口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税改会导致部分跨境进口零售商品价格上涨,但这在业内人士眼中并不是问题。粤海购CEO王岩认为,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越来越低,品质才是消费者最在意的。威仕配云电商事业部总经理王宏杰也表示,税改并不意味着政策红利取消,虽然没有个人车船税,但增值税、消费税都减免30%,相比一般贸易,跨境电商的优势依然存在。

在贝贝网负责人看来,2016年以来跨境电商进入了更新更快的发展阶段,行业内仍然存在的红利仍然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远未饱和的网购市场、逐渐年轻化、从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蔓延的庞大用户群体、以及各个细分领域涌现出的更加专业的中介服务商等等。

但近期可能影响消费者购买欲望和商品定价的不确定性因素有所增多。有分析指出,随着英国“脱欧”公投风险释放,英镑近期持续贬值,导致美元被动升值,同时给人民币汇率增添下行压力。对应业内人士认为,近期英镑贬值或将促使进口跨境电商短期内进一步拓展英国市场,同时,对于已经深耕英国市场的出口跨境电商而言,商家普遍可能会降低利润以维持市场份额。

“汇率短期内可能还会继续波动,但脱欧进程需要较长时间,不确定性因素仍较多,目前不会对行业造成直接致命影响。”此外,在英国与欧盟的长期谈判过程中,电商在英国和欧盟的物流布局或将面临调整。

如今,一年的缓冲期让行业有了更多的政策期待,多位业内人士指出,从跨境电商试点城市扩围到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进一步推进,再到跨境电商监管流程、征税方式的优化,各项政策举措已发出明确信号,跨境电商及其阳光化、规范化进程势不可挡。

“对于跨境电商这种新生事物,不可能一下子就制定出完美的政策,这一年的缓冲期会是政策完善期,肯定会有更加符合行业实际情况的新政策出台,让这个行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上述人士认为,在政策预期和市场驱动下,跨境电商还是有很多机会的,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方向。

对于一年缓冲期或者一年后行业发展趋势,“差异化竞争”、“压缩供应链”、“海外仓布局”、“垂直化”、“移动化”等均是上述业内人士提出的且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

移动支付怎么说_移动通信支付_永付通移动支付

另一位跨境电商供应链资深从业者建议,在一年的缓冲期内,除了等待更加完善的配套政策,从业者也要抓紧时间做好功课,透彻研究现有的新规。“两份正面清单中有近1300个品类值得仔细研究,有很多新的发展方向,我们不必一直在红海里竞争,可以开发一些有意思的品类。”

银行也想参与其中吗?

众多的网点、大量的客户资源、数以亿计的银行卡、清算的便捷性和安全性……商业银行在金融服务方面的这些先天优势是很多传统电商企业无法比拟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跨境电商玩家圈,除了传统的百货零售商、国内外电商巨头、初创企业、物流服务商、供应链分销商等,银行也在逐渐崛起。

以工商银行电商平台“融e购”为例,截至2015年底,融e购平台上提供跨境电商服务的海外门店仅有8家,截至发稿时,该平台海外门店数量仅有1000家,目前已拓展至15家。

“银行在自身电商业务中加入‘跨境电商’,一方面可以满足自身庞大客户群体对海外商品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能为银行海外机构拓展业务,增强客户黏性。”某股份制上市银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向上证报记者表示。不过以该银行为例,虽然在跨境电商领域做了小小尝试,但对于运营电商平台的风险如何把控,如假冒伪劣、消费者欺诈、纠纷等问题仍需摸索,因此短期内不会推出独立运营的平台。

有业内分析指出,银行代运营跨境电商平台成本较高,且存在被大型跨境电商平台分流的风险,同时在信息流、物流等方面也存在短板,银行在跨境电商领域的布局仍以金融服务为主。

例如中信银行推出的“跨境宝”、浦发银行推出的“浦商盈”、工行前海支行推出的“快付通”、平安银行推出的金诚(跨境)电商俱乐部和“跨境电商金融”平台等,都旨在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包括支付、通关、融资等一揽子金融服务。

据工商银行前海分行负责人介绍,“快付通”主要为跨境电商产业链各参与方提供高效透明的结算、通关、融资、推广等一站式综合服务。自2015年7月项目上线以来,前海已有100家跨境电商企业使用快付通结算,截至目前,通过快付通结算的跨境人民币金额已达200多亿元。据悉,未来“快付通”模式有望在全国其他跨境电商试点城市的地方分行复制推广。

“银行在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方面有很大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跨境电商企业在支付、供应链、通关协助等方面的诉求。相应地,银行在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方面有很大空间,而电商、电商等关键环节的积极参与,也能推动整个跨境电商产业链的逐步完善。”前述行业分析师表示。

浦发银行交易银行部总经理杨斌透露,与传统电商企业相比,商业银行在金融服务方面拥有很多先天优势,比如庞大的网点、大量的客户资源、数亿张银行卡、对数据的获取及其真实性的准确判断能力、结算的便捷性和安全性等等,这些优势是很多传统电商企业无法比拟的。

工行前海支行跨境电商负责人告诉记者,工行外汇业务优势可以降低跨境电商企业的资金成本,供应链金融服务也能帮助跨境电商企业解决逾期账款问题,此外,多家国有银行在海外设有分支机构,可以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

对于行业政策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该负责人表示,4月初跨境电商税改及正面清单实施后,交易笔数明显减少,但由于单价上涨,总体交易金额基本持平,结算量也在逐步恢复。

该负责人也坦言,虽然融E购平台跨境电商业务交易量对于整个融E购平台来说还不够大,但今年同比增长势头非常强劲,即便政策对进口B2C继续进一步调控,跨境电商金融服务市场仍有大有可为,比如出口B2C、出口B2B等,该行对跨境电商的增长还是持乐观态度,并透露,工行还将在提升清结算效率、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全球金融管理等方面继续发力。

资本盛宴或许才刚刚开始

跨境电商正处于投资的风口浪尖,资本不断注入。然而融资并不是成功的保证。如何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考验着每个跨境电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跨境电商走在投资的前列,不断获得资本的注入。

过去几年,获得融资的跨境电商企业可谓百花齐放,根据IT桔子数据,2016年共有33家跨境电商企业向公众披露了融资信息,其中17家完成了A轮及3轮以上融资。

但融资并非是成功的保证,如何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考验着每个跨境电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机构人士认为,跨境电商行业近两年发展十分火爆,在传统零售与“互联网+”融合的过程中,简单复制或者同质化竞争在所难免,差异化定位和自身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仍然比较稀缺,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如果企业继续单纯通过低价争夺更多资源,市场空间或趋于萎缩。

因此,随着大量资本瞄准这一新兴行业,投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

崇诚投资研究总监钱康宁表示,从产业链布局来看,她更看好真正以品牌为主导,拥有渠道资源,能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并能规划全球物流仓储,尤其是支付平台、供应链金融等衍生服务的跨境电商企业。

“从市场角度,鉴于欧美市场已经日趋成熟,我们现在会更加关注包括中东、印度、东南亚等新兴跨境电商市场。从产品角度,我们更倾向于投资非标产品。非标产品的起步相对较难,但一旦成功,竞争壁垒和竞争优势会更加明显。换言之,企业要有自己的产品特色,或者自己独特的品牌,而不是去追求同质化、低价化的产品。另外,我们也希望标的企业能够利用移动社交平台和手段去推广和营销。”鼎峰资产合伙人郭旭从市场、产品、移动化三个角度阐述了自己寻找新投资标的逻辑。

联创永轩合伙人吴晓峰指出,专注于某一品类(垂直品类)的跨境电商公司是他未来的投资兴趣之一,他表示,行业已经快速发展了几年,未来发展的重要突破点在于精细化管理。由于跨境电商涉及的环节较多,投资者会更看好在精细化管理上有优势、有突破的公司。

“采访中,多数投资机构也建议跨境电商企业应该尽早考虑资本化,利用资本的力量争取更多时间,与竞争对手拉开距离。行业会处在快速扩张、野蛮生长的阶段,但很快,这个行业的集中度会逐渐聚集在一些跑得更快、更早的公司身上,他们会利用资本的力量进行外部扩张和内部持续增长。”安赐资本投资管理部总监梁超峰说。

事实上,一些企业已经借助资本的力量“跑在前面”,据上证报不完全统计,涉足跨境电商概念的奥集电商、有棵树、万众凯旋等16家企业在新三板上市。

申万宏源证券高级分析师秦聪表示:“跨境电商的高增长潜力非常确定,盈利模式也得到了很大改善。”

据跨境电商公司有棵树2015年年报显示,作为新三板首家进出口双重布局的跨境电商公司,受益于跨境电商出口销售收入和跨境电商海淘业务的持续增长,有棵树在爆发式增长和A轮、B轮融资的带动下,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10.78亿元,同比增长362.58%,净利润6486.71万元,同比增长1739.64%。

另一家拥有自有3C品牌的出口跨境电商奥克电商去年净利润也实现了232.6%的大幅增长,达1756万元。

随着新三板分层实施,上述部分跨境电商企业也已达到创新层的标准。

目前A股市场跨境电商概念股较多,如跨境通、摩登大道、奥康国际、苏宁云商等。同时,跨境电商也成为不少上市公司拥抱“互联网+”的途径。至于布局的新业务方向,“多数上市公司只是在跨境电商领域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而不是将其作为核心业务。目前,二级市场上纯粹的跨境电商标的还比较稀缺。”业内人士指出。

“我个人认为,跨境电商行业的资本化才刚刚开始。”秦聪表示。

前言·新信息

加盟支付宝服务窗口及微信公众平台行业O2O营销解决方案,产品覆盖10大行业,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代理加盟!

请拨打全国招商热线:

0519-;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