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吸引新用户,一些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巨头纷纷推出新手机卡,这些手机卡大多有申请便捷、月费低、免费定向流量等福利,半月谈记者近日在采访中发现,很多人申请的卡并不是新卡而是别人用过的旧卡,并因此遭遇不少困扰:
刚刚开通新手机卡,就收到银行通知,要求补缴欠款;注册了滴滴,却被告知有车费未付;虽然是新卡,但无法享受平台很多新用户福利;想注册铁路客服APP,却被提醒不能再次注册,因为我已经注册过……
我买了一个新卡号,但必须支付前任的账单
今年年初推出的阿里宝卡旨在为阿里应用提供专属的免费流量服务,用户可通过淘宝APP、支付宝等渠道申请,目前有“阿里小宝卡”和“阿里大宝卡”两个套餐。
办理这张卡非常简单:打开支付宝,选择阿里宝卡服务号,选择套餐和号码,只需半天到一天的时间,用户就可以收到一张全新的联通阿里宝卡,通过上传身份信息等,卡片即可激活成功。
近日,在福建福州申请并激活阿里宝卡的朱天告诉中新社记者,开卡不到一周时间,他就接连收到了“惊喜”。
“我注册了滴滴账号,显示是新用户。但当我收到优惠券准备叫车时,APP却提醒我交了一笔老费。”朱天告诉半月谈记者,除了出行APP,其他日常生活服务类APP使用起来同样麻烦:饿了么APP里的任何新用户优惠都用不了、国网平台上的手机号还绑定了别人的账号,甚至铁路客服都告知不能用同一个手机号再次注册账号……
更让朱天困扰的是,该手机号曾被用来注册微信、微博、支付宝等社交和支付软件,他甚至可以清晰地查阅到该账号前主人在淘宝等电商平台的购物记录。
无独有偶,福州的王峰也告诉半月谈记者,自己开通阿里宝新卡没几天就收到了光大银行信用卡2毛钱的还款通知,“明显我是‘别人家的债’的继承人”。
网络社会治理专家、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周晓表示:“风险有两方面,一方面,现开户人可能会遭遇很多遗留账单;另一方面,可能通过手机卡号提取前开户人的信息,从而造成财产损失等。”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曾披露一起案件,用户张先生将自己的手机号与支付宝、银行卡账户绑定,犯罪分子将手机号登记到自己名下,再利用这种绑定关系窃取用户个人信息,张先生账户中的30万元现金被盗。
王峰担心不还银行债会影响自己的信用记录。朱天说:“感觉自己掉进陷阱里了,我们买了新卡,是为了享受平台新用户优惠,现在不但享受不到优惠,还要帮别人擦屁股。”
平台推卸责任,法案继承问题难以解决
中新社记者就支付宝卡用户反映的账单继承等问题,联系了阿里通信和支付宝,客服人员均表示“支付宝卡的问题需要找联通解决”。
滴滴出行APP一位未具名客服人员承认,该问题并非首次出现,解决需要向滴滴内部相关部门提出申请。该客服人员还称,将在两小时内致电《半月谈》记者,商讨账单继承问题。但截至发稿时,尚未接到任何电话,用户继承的账单也并未消失。
中新社记者还致电福建联通,客服人员解释称,“号码是稀缺资源,不能完全避免使用二手机卡”,“对于超过三个月没有使用的账户,联通会进行回收注销,然后重新发放”。
该客服也表示,对于支付宝卡的问题,他们无能为力,“联通能做的只是删除原账户所有人在联通平台的信息,但无权操作其他平台登记的信息。”在福建联通客服投诉热线,另一家运营商则表示,运营商不是互联网平台服务的提供者,对于支付宝卡的问题,用户应该与具体的服务提供者(如支付宝、银行等)沟通解决。
“由于号卡缺乏自我信用担保体系,也没有明确法规支撑,所以不难理解平台之间互相指责的原因。”周晓认为,账户继承等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互联网平台服务机制存在问题。
北京炜衡律师事务所律师周浩认为,手机卡的发行方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平台公司对个人信息保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仅要保证现在的账户主人不受骚扰,还要保证前一个账户主人的隐私不泄露,不造成财产损失。”
此外,通讯行业专家、飞象网CEO项立刚认为,消费者也有相应的责任,原账号主人应及时解绑并注销与其号码绑定的网络、银行账户,以免给自己留下后患,也省去了账号下一任主人的麻烦,利己利人。”
半月谈记者发现,这些转卖的手机卡很多都是被动注销的,很难要求个人主动在各平台注销账号。另外,很多APP注销手续繁琐,甚至无法注销,即便用户决定注销账号,也无法注销绑定的应用。
新矛盾凸显,二手卡该如何重启?
行业创新研究机构亿欧副总裁、亿欧智库研究院院长游天宇认为,遗留账单等问题,体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经济与传统运营商手机号体系的矛盾,它以手机号作为唯一标识,运营商号码回收后,未结清的账目并不会消失。
根据2013年9月1日起施行的《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在用户终止使用电信服务或者互联网信息服务后,应当停止收集、披露用户个人信息,不得再使用,并为用户提供注销号码或帐号的服务。
“运营商出售二手手机号时,要告知新用户该号码是重启号码。”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玲认为,解决账单继承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隐瞒,从长远看,这有利于规范和管理网络失信乱象,有利于我国信用社会建设。田雨提出:“最终的解决办法是,手机号永远不重新分配,或者5年、10年后,当有可能的时候,所有存在的坏账都由平台处理,重新分配。”
“平台防范网络失信的顶层设计空白需要尽快填补”,周晓说,“希望有关部门在国家层面推动建立运营商与APP服务商之间的信息共享互通机制,彻底排查每一个二手号码的格式,将可能出现的网络失信风险降到最低。”
请在文末评论区留言参与互动,点赞最多的留言将免费获赠《政治道德》一书,祝好运!